“四”缘而起 和谐交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ma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当幼儿遇到问题,自己又不能解决时,孩子便要寻求他们心目中的权威——老师的帮助,这就是幼儿的告状行为。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对于幼儿的成长、社会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告状行为;引导;策略;和谐交往
  中图分类号:TN959.2,A,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37-01
  本文通过笔者对幼儿告状情况的多方面观察以及应对策略的多方面探讨,总结出减少幼儿告状、引导幼儿和谐交往的四个策略,通过这四方面的策略助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引导幼儿和谐交往。
  一、幼儿告状动机的分析
  幼儿告状行为的 發生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密切相关,这是处于幼儿期的孩子为了寻求帮助、表现自己或者检举他人等而引发的行为,是幼儿想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来解决自己困难的一种人际行为。根据幼儿告状动机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原因。
  (一)寻求帮助
  这种类型的告状是由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的,他们的思维是直观的,有任何情感和想法都是从外露的。当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可能出现意愿不合或者争抢玩具等状况。当这些事件发生,会引起幼儿的不满意或者不认同,而幼儿又不能独自解决问题,就会向老师告状来寻求帮互助。
  (二)寻求老师的关注
  幼儿希望自己被老师关注,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所以当幼儿看到同伴有不好的行为时,他为了获得老师的好感而向教师告状。
  (三)受到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评价会影响幼儿处事行为和对于是非的判断,当教师的处事行为成为幼儿的评判标准时,幼儿往往会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其他小伙伴,当同伴的行为与教师的要求不符合时,幼儿为维护规则或者打抱不平便会向教师告发,即检举对方的告状。
  二、幼儿和谐交往的四大策略
  (一)和谐交往,缘于优秀绘本
  许多优秀的绘本故事都传递着友爱、分享、包容等幼儿社会性发发展的重要品质,是对幼儿进行和谐交往教育的优秀载体。
  因次,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绘本来减少幼儿此类的告状行为。通过阅读这些绘本,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自发地减少同伴的告状行为。
  (二)和谐交往,缘于多方活动
  (1)以集体教学为“重点”促进幼儿社会性
  首先,我们应精心筛选对幼儿社会交往具有重要价值的集体教学活动,并且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如社会活动《我们能自己解决》中,通过观看视频,邀请幼儿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同伴之前有了矛盾,首先要学会自己解决。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良好的品德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以区域活动为“媒介点”促进幼儿社会性
  区域活动可以极大地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但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对于区域以及材料的选择往往会发生很多告状的行为,以区域活动中的某些片段作为导引或延伸环节的一个媒介点渗透幼儿社会性的教育,是帮助幼儿学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之一。
  比如,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的建构区的人员设定是7个人,而此时建构区已经有7个幼儿在建构区里进行活动,彤彤很想玩,但是又考虑到区域的规则,于是就向老师告状:“老师,是我先到建构区,而文文是比我后到的,她不可以玩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告状行为即求罚型的告状,这种告状是幼儿未达自己心里的平衡到而引发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而区域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能够和谐相处的契机。幼儿告状的减少,对于幼儿和谐相处会有极大地裨益。
  (3)以游戏为“融合点”促进幼儿社会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幼儿的多元智能提供了发展空间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其他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作为一个“融合点”可以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例如,在扮演顾客和服务员的角色游戏中,可以让幼儿随意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但幼儿扮演的每个角色都需要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才能够保证游戏顺利开展。在游戏中,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移情,告状的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三)和谐交往,缘于健康环境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满足幼儿的多方面发展需求,获得有益生心发展的体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和谐、宽松的精神环境。
  比如,积极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地参与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妈妈我爱你”“我是中国人”等主题环境的互动中关心、体谅他人。当幼儿学会了关心、爱护同伴,告状的心理不自觉地就减少了。
  (四)和谐交往,缘于家园合作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在家大都是爷“小皇帝”“小公主”。在幼儿园里,孩子离开了家长,在家里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导致孩子们之间矛盾重重。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徳修养以及人际交往水平,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以及亲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只有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地发展,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和谐的同伴关系对于幼儿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幼儿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幼儿,而对于同伴的包容、减少告状的行为则是幼儿拥有较好的社会性所迈出的第一步。因次,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努力去帮助孩子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w Roman";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color:black’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按照教材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創新精神、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24-01  生物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高中学校改革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实行立德树人教育,将高中生培养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57-01  高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
摘 要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教学的管理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转折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的氛围也需要班主任的严格把控。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案,使相关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獻标识
摘 要 教书育人,育人在先。面对现在的留守学生、独生子女,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生;做人;育人  中图分类号: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9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發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而微课与教学的联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微课与农村小学数学低年段教学有效整合的现状与意义进行论述,针对性地提出了重视微课教学,引进相关设备、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加强微课教学时间段的掌控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四方面整合策略。  关键词微课应用;数学教学;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當前“核心素养”一词成为了新课改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重点关注英语学科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了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等,《小学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英语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强
摘 要 儿童本位理念就是把“以儿童为中心”作为目标和出发点的一种观点,其他人或者是事物必须要服务于儿童利益的理念。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可以遵循儿童本位理念,由此凸显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能够得到技能和情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创意美术活动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 儿童本位理念;美术;幼儿  中图分类号:F768.7,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宗旨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因此,政治教师还应当重点关注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析这些情绪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习进步产生的影响,并从中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情绪;初中生;思想政治  中圖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需要对学前教育有充分的认识,确保学前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通过学前教育推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从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学前教育推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途径,以期使学前教育的效果逐步提升。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个性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9,G616,TH1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 美术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强化美术教学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学美术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关键词 中学美术;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056-01  中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绘画技术的教导,而忽视了情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