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城猪蹄及其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厂的闻师傅下岗了,在街上开了一家小吃店,店名“邓城猪蹄”。
  邓城,是西华县的一个镇,因猪蹄而闻名,闻师傅便把邓城猪蹄引到项城。作协的一位文友领着我去了几次,我便喜爱上了这家小吃店,而且,闻师傅把袁世凯写的对联“南有猪蹄香,北有熊掌肥”贴在店里,说明邓城猪蹄的渊源,但究竟是不是袁世凯写的,没有人去考证。从心理上说,我不喜欢去大饭店,更钟情于闻师傅这样的小店,实惠。再说,大饭店动辄上千元,不是我等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
  闻师傅最拿手的面食——芝麻叶豆面条。大豆是豫东平原主要的秋作物,还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可以制作豆腐、豆筋,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著名的《七步诗》让无数人景仰诗人的才华。我上的是农业大学,对庄稼有一种骨子里的亲。我国曾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也是出口第一大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网上说,进口大豆比国产大豆便宜。美国大豆比国产大豆每吨便宜200元,所以,油脂企业多选用美国大豆。使用国产大豆的企业没有利润,而使用美国进口大豆的企业却利润丰厚。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减少了从美国进口大豆,有理有据。国家出台政策,每亩地补贴200元,鼓励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就是说,这200元给了农民,我們的钱还在国内,购买了美国大豆,钱就出国了。吃豆面条的时候,不免要对中美贸易摩擦做一些点评。我问过闻师傅,你做的豆面条用的是美国大豆吗?闻师傅说,咱的豆面条用的是纯正的河南本地大豆。
  豆面条是闻师傅的妻子手工擀的,很有功夫,也很好吃。豆面条配芝麻叶,更好吃,也是我们这里的美食。项城,是全国有名的白芝麻基地县之一,每年种植白芝麻10万亩左右,小磨香油更是项城土特产。制作芝麻叶的话,要在芝麻即将成熟的时候采摘叶子,早了影响芝麻产量,晚了芝麻叶老了,影响口味。新鲜的芝麻叶要用水焯过,捞出,晒干,用时先用清水泡上。没有芝麻叶,还能叫芝麻叶面条吗?
  我家原在项城市标南边的朱营村,因修迎宾大道需要拆迁,我便借住到妻子的弟弟的房子里,与闻师傅的饭店相隔一条马路,不足200米。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与妻弟、妻子的表弟,经常去闻师傅的饭店。妻弟在工商局上班,他有朋友来让我作陪,我有朋友让他作陪,有时两天一趟,有时一天一趟,有时一天两趟。没有客人,我们就自己喝,从家里拿瓶白酒,到饭店点几个菜,不足百元。我们都是争着付钱,甚至点菜时先把钱付了。即便家里做好饭,也不在家吃,留给老婆孩子吃。闻师傅对我们也很客气,有时点菜,闻师傅说,汤不要点了,他送个汤。这样,我们又省下十多兀。
  姜大哥是我的同事,我们原在一个科室上班。姜大哥来过闻师傅的小饭店,也喜欢上了这里的猪蹄和芝麻叶豆面条。姜大哥退休后,便跟着孩子们生活,今天上海,明天郑州,后天就是三亚。姜大哥两口子很善良,很有爱心,亲戚家的孩子都住在他家,嫂子负责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早上催孩子们起床,晚上催孩子们熄灯。嫂子没有什么文化,但她培养的三个孩子、亲戚家十几个孩子全都成了大学生,有的是硕士,还有一个博士。我与姜大哥和嫂子就经常在闻师傅的小饭店消费,有时要的猪蹄吃不完,姜大哥让闻师傅再添一些,让我打包拿回家,给我5岁的孙子啃。
  忽一日,说猪肉涨到30多元一斤,比平日高出许多。究其原因,专家说,是非洲猪瘟闹的。专家的话不容置疑。前几年,说是因为环保,一些地方限制养猪,更不允许农村散养。其实,农户家养头猪,过年杀了,自家吃,肉好吃着哩。但是,国家不让养就不能养了。一些大型养猪场,没有做好防疫工作,导致非洲猪瘟蔓延。猪少了,推高了猪肉的价格。要把猪崽养大,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更何况,要养猪,需要有猪崽,没有那么多母猪,哪来的猪崽?这一刀切政策留下的苦果,只能有老百姓自己买单了。
  我不理解的是,有些饭店为什么一桌菜能要几千甚至上万元,吃的都是什么呀?毕竟,正宗的家常饭最养人,如同闻师傅做的邓城猪蹄和他的豆面条。
其他文献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还常常浮现出老三的形象,他那沙哑的歌声和忧郁的眼神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  当我在伊宁市民贸商场的马路边见到老三的时候,他正披着桀骜不驯的长发自弹自唱,黝黑的脸庞在热烈的阳光下发出汗渍的油亮,过往的行人向他投来不解的目光,他并不在意,依旧不紧不慢地弹唱着。他脚下的行李箱上摆放着几张歌碟和诗集,封面上他倔强的眼神与我不期而遇,我的眼前一亮:这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一本诗集和
期刊
童年的冬天很冷,每年都下雪。下雪还不算冷,要说冷,是打干霜。冻死老狗的天,房顶上的干霜白茫茫一片,像童话里的宫殿。到了正午,太阳穿破浓雾,地上湿漉漉的,就更冷了,手脚不知搁哪儿好。  吃不饱不说,家里又没有多少穿的,“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都是大的穿不得,留给小的穿。衣服裤子是这样,鞋子也是这样。所以,留下来的鞋,都是烂的,不是没后跟,就是前面破了洞。而且解放鞋居多,当然,能够有单鞋穿
期刊
我倆从走廊经过,隔壁办公室里有个清瘦的中年人,带着不加掩饰的纯真笑容,远远地向着我们点点头。这算是我与他的第一面,只照面,没说话。长春说,他是个画家、农民,文化馆聘请他来上班。  不久,惊喜砸到我头上——长春给我捎来一张横幅山水画。这幅画,石山秀美,树影参差,峰峦居中,左边小船飞禽,右边留白落款。款日:革新长春合著一书,余读后感其同学情缘,情义无价。庚辰仲春茶山王学钊写于奇石楼。  我把这幅画送到
期刊
彭老师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同时兼任着我们的班主任。大概是自己没有孩子的缘故吧,彭老师特别喜欢孩子。  在彭老师眼里,我们是他的学生,更是他的孩子。  小时候,我顽皮得几乎难以形容,且不说频频做些偷鸡摸狗、拔蒜苗那种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下流勾当”,就连飞檐走壁把新婚宴尔的夫妻搅得心神不宁、如坐针毡的糗事,我也组织过不少次;也曾富有创意地在别人家牛马的尾巴上拴几块石头和数串鞭炮,让它们在硝烟弥漫中负重奔
期刊
七大大,我称他为“七侠”。  原来,他还在当“娃娃老师”的时候,这个窑洞是被生产队征用养牛的地方,具体养几头牛,我不记得了,后来“七侠”和七娘要结婚,奶奶就找队长要回了这个窑洞,收拾干净后作了他俩的新房。  至于说到“侠”,单从外表上看,他算不上侠,单薄的身体,瘦削的面庞,但他非常的英俊,修长的个头,四方脸,好看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和他的哥哥(我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脸盘稍长一些,显得更斯文。现在
期刊
东乡,是我二姑母的家。  地处小城北郊的我们,习惯把小城上游的湍河河段附近叫作西乡,下游河段叫作东乡。可能是家里姊妹多,父母照顾不过来,少年时代的我,一到寒假就被父母“发配”到东乡。  东乡的冬天真的叫冬天。朔风一起,雪花就疯狂起来了,村外的小麦,树木和枯草,村里的池塘和小路几乎分辨不出来,鸟雀更是难觅影踪。  谁家的屋檐下,挂满了晶晶亮的冰凌条儿,老长老长的,不经意就触碰到你的头、你的脸,乐坏了
期刊
提到季桥猪头肉,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腌渍好的猪头。虽没烫洗、切割,但我分明感觉那猪脸上挂着莫名的笑意。瞧!那猪拱嘴、那猪耳朵、那猪舌头、那猪脸肉……说得我馋涎都下来了!  不过,你可别说我好吃!好吃猪头肉这一口的前辈如过江之鲫,多得很呢!宋朝的文学大师苏轼不仅喜欢吃猪头肉,还亲自煮,更难得的是专门写下了煮猪头的笔记:“净洗锅,浅著水,深压柴,头莫教起,日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
期刊
今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学生正常开学受到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全国学校纷纷响应,网络直播教学成为热潮。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对于上网络直播课,以前从未尝试过。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本校教师在QQ群上网课,我心里很是忐忑,QQ上如何上课呢?  开课的前一两天,年级组对我们进行了业务培训。一名熟悉网络教学的青年教师,将录制好的操作视频放在群里,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亦步亦趋,严格执
期刊
去年初冬,与闺蜜相约到黄姚古镇游玩。晚饭过后,我俩漫步在光洁润滑的石板街上。  青灰的墙、黧黑的瓦、锃亮的青石板,还有那吱呀呀响了千年的木门,古镇就像一位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女,静养于黄姚这一方青山秀水问。  拐弯处,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从一所房子里飘出来,声音不大,却很吸引人。我在房子前停下脚步,抬头便看到“阿姚的房子”这几个简约的红色艺术字。  推开半掩着的木门,探进头,看了一眼。屋里像一个小茶馆,
期刊
春末夏初,雨水就旺了起来。  那来自上苍的雨粒,在雷电的陪伴下急遽而下,横扫每一条山岭。用不了多久就有两块雪白的布帘,直直地挂在家对面的崖壁上。门前的小溪,也一改往日的温柔,洪波涌动,震撼着这一方土地。  小溪边泊满了小木排,每块木排上立着一位汉子,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竹篙,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开排哕!”不知谁大喊了一声。汉子们将竹篙轻轻地一点,木排便不断地飘了出去……  这是儿时在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