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浪漫的碰撞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奏曲是勃拉姆斯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体裁,也是较之同时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之处,《D大调原创主题变奏曲》是勃拉姆斯五首独奏钢琴变奏曲中唯一一首自创主题的变奏曲,它于1859年在汉堡创作,本文从乐曲的结构出发,浅析该曲中古典元素与浪漫元素的碰撞。
  【关键词】变奏曲;古典;浪漫
  一、创作背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5.7 - 1897.4.3),出生于德国汉堡,他虽然是身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但是在创作中追随古典时期的传统,被誉为“德奥古典大师最后一人”。在他的早年生活中,家庭环境有很多的暴力因素,父亲对家人动之打骂,正是这样的生长环境影响了勃拉姆斯往后的音乐创作,都充满着庄严、严肃的风格,之后,他跟随Cossel与Edward Marxen学习钢琴和作曲,在这段时间,接受了古典精神的熏陶,同时为之后音乐创作的古典因素铺平深厚的基础。
  变奏曲是古典作曲家非常钟爱的体裁,到浪漫主义时期,大多数作曲家所钟爱的写作体裁是叙事曲、幻想曲、练习曲等,而勃拉姆斯对变奏曲情有独钟,他认为主题与其变奏,可以在织体的框架中发挥出很大的自由度,在整首作品中能出现不同的情感色彩。勃拉姆斯的变奏曲的主题呈多元化,有的来自民间曲调,有的来自其他作曲家的创作主题,也有自创的主题,《D大调主题变奏曲》便是一首由勃拉姆斯自创主题的变奏曲,于1859年创作于汉堡,当时,舒曼已去世三年,勃拉姆斯已向克拉拉表明了心意,却因为各自的理由没有结合,之后也遇到过准备要订婚的女子,却始终没有坚持到最后,自此之后,勃拉姆斯的性格更加矜持,从而致使他的作品也摒弃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潇洒、自由,回归到了古典时期的均衡、规整。
  二、作品中古典与浪漫风格的体现
  (一)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乐曲由主题部分及其十一次变奏和尾声构成。
  主题,D大调,广板,3/8拍,庄严的歌唱性音乐,18小节的再现单二部曲式。A乐段(4+5)为对比关系非方整性的开放性乐段,B乐段(4+5)为对比关系非方整性的收拢性乐段,A、B乐段都分别作反复,主题从弱起小节开始,在主持续音的映衬下一点一点的加强,柱立式织体结构,低音声部有音阶式的推动,在B乐段出现时,转入F大调,三个小节的发展后回到主调性。
  变奏一,调性与结构的布局与主题一样,整体织体变薄,大范围使用十六分音符进行,左手低音分解和弦慢慢的出现,四小节后右手声部出现,左右手相同的十六分音符的律动进行,右手大量的分解和弦中隐藏着音阶流动的旋律的发展。
  变奏二,由原本的弱起拍发展为正拍开始,主题的轮廓非常清晰,由最初的八分音符发展为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型,拉伸了旋律的线条,使右手的旋律更赋歌唱性。
  变奏三,切分节奏出现,将前一小节的弱拍延留到下一小节的强拍,打破了节拍的强弱规律,给人听觉上一个新的音乐形象,织体变厚,音乐集中,包含了四个声部的发展,左手部分低音为四分音符,高音部分是级进上下行的八分音符。
  变奏四,近似于四个声部的复调陈述,低音为主持续音,高声部连续的二连音“落滚”演奏使乐曲具有律动感,
  变奏五,三连音的大量使用使这个变奏中出现了新的节奏形象并且拉伸了音乐的张力,依旧是四个声部的陈述,左手的高声部音阶式的上下行走动,体现了反向卡农的复调特点。
  变奏六,旋律呈现连续的三连音音符律动并且右手是八度和弦的分解,旋律线条呈抛物线进行,曲调速度有所加快,然后渐弱减慢至下一个变奏。
  变奏七,流畅的行板,节拍为2/4拍,新的节奏型出现,两只手交替进行,两个声部跟对话一样。
  变奏八,最显著的变化在于调性转入了主调的同主音小调d小调,休止符灵动的使用以及低音跳动的八度和弦使该变奏在速度与与情绪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主题歌唱性的旋律产生较大的对比,这一情绪上的对比充满着浪漫主义交错复杂的感情,同时主题轮廓的清晰度在此时降低很多,至此,该变奏的出现,似乎使音乐进入了另外一个层面。
  变奏九,调性仍然是d小调,节奏的密集以及力度的的要求都使这一部分音乐变得铿锵有力、富有激情,像是在激动的诉说着一件耿耿于怀已久的心情,左手低音持续八度分解主音进行,低音音域扩大到小字4组的C,大跨度的和弦跳动与鲜明的强弱对比都使这一变奏达到整曲的高潮。
  变奏十,前一变奏的情绪在这一部分并未平复,但这部分很赋有歌唱性,每句的开始都使用波音,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也让音乐有很强的流动感。
  变奏十一与尾声,回到主调性,速度与主题保持一致,三个声部,低音主音颤音持续,18小节处低音为属音持续,和弦为属七和弦,本在19小节要出现的主和弦却意外的降了三音,随后出现的便是带有补充意义的尾声,可以看成三个部分,低音全以颤音演奏的第一部分,低音为分解和弦的十六分音符最后慢慢变成密集的三十二分的第二部分,具有四个声部的第三部分,最后出现的十一个小节才是真正意义的尾声。
  整首变奏曲进行了十一次变奏,引伸发展了各种类型装饰性和动力性的材料,然而在另一个方面它保留的主题的基本轮廓和和声功能骨架,每一变奏的和声功能都与主题的和声紧密联系,调性的变化每次都出现在同一时间。纵观各个变奏的布局、逻辑性、内在的音乐推动关系以及变奏八中的调性变化,可以看出,整个变奏曲式之下又体现出了传统的三部式原则的附生性结构,第一部分(主题—变奏七)、第二部分(变奏八—变奏十)、第三部分(变奏十一与尾声),这种严谨、规整的结构写作思维无疑体现出了古典时期的创作手法。
  (二)旋律线条
  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称为三“B”,而在创作中,勃拉姆斯受古典时期另外两“B”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他的复调思维对勃拉姆斯影响很深,并且在它的作品中体现出了精湛的对位技法。勃拉姆斯的创作强调与民间歌曲联系,此首变奏曲的主题接近德国民间歌曲的风格,是一个四声部的织体,每个音之间基本都是级进上下行,跳进音型中三度、纯四度与纯五度较多,整体旋律平缓进行,犹如一曲大合唱,与巴赫的很多赋格曲相像,但是在踏板的大量使用、中部力度的大幅度变化以及旋律舒缓,极具歌唱性和连贯性的手法便与浪漫主义时期风格大相径庭。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他的器乐小品的创作手法都以德国民间曲调或者民间舞曲结构为基础,旋律多使用分解和弦并且常由弱拍进入,节奏三拍子较多,此曲便是一个以三拍子为主的变奏曲,主题由弱拍进入。
  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强调个人内心的感觉,作品经常用来抒发自我情感体验,喜爱将作品与诗歌、美术、建筑等艺术相关联,并且会赋予一个对作品情绪带有描绘性的标题,有的甚至在每曲的曲头会引用一段诗句,诉说乐曲的情绪,但是身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勃拉姆斯沿袭了古典时期的典型特征,更多的采用无标题音乐。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沈徐芳子(1992—),女,江西九江人,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实施又是关键,课程实践环节的落实是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仍有不少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本文从课程的实践性方面,列举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并提出完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办法。  【关键词】高校; 公共艺术课程; 实践活动;探索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6 年颁布《全国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从加强学生论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文字写作训练、注重论文选题的宽度与广度、掌握检索与收集音乐文献的能力、专业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阐述,以寻找提升音乐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问题;途径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大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在理论高度上的
期刊
乐谱:丝路梦
期刊
乐谱:成语之乡美名扬
期刊
乐谱:温柔
期刊
【摘要】春秋战国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和文学家,对此后的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思想领域的大开放,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呈现出灿烂多姿的景象。先秦诸子百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音乐美学理论中“和”、“同”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论题。至今为止,“和”“同”观仍具有现实意义和美学功用。本文关于我国先秦时期音乐美学中的“和”与“同”进行研究与讨论,试图说明我国古代音乐
期刊
摘要:在现在的中国,对于生态建设方面的信息十分关注,因为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大部分的野生动物生活在森林或者林缘地带,如果森林环境情况持续恶化,就会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或者迁徙至人类生活区而发生冲突,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共生。树立生态治理全局观,认真开展林业工作,科学实施造林绿化美化工程,共同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林业生产;造林与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一、现代林业常见的
期刊
乐谱:变奏曲
期刊
【摘要】《蜀绣》是一首极具意境美的流行歌曲,歌词直接引用或化用了大量经典诗词名句,是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的典范之作。这首歌曲对于古诗词的运用彰显了“中国风”这类流行歌曲的独特美感,也体现了音乐与文学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音乐文学;流行歌曲;歌曲《蜀绣》  “在人类全部的艺术成就中,音乐与文学是两座并峙呼应的高峰。既遥遥相望,又脉脉相连。”①音乐与诗词的结合至少可以追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期刊
【摘要】金钟奖作为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类大奖,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14年。本文从钢琴赛制的复赛、决赛、半决赛的参赛要求及评分规则入手,从而阐述了金钟奖钢琴赛制的科学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音乐;金钟奖  一、金钟奖由来  中国音乐金钟奖创办于2001年,经历了在河北廊坊、福建厦门的搬迁,终于在第三届长久落户广州,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文化品牌,并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