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合作、体会探究,采用学习小组的方法进行,本文从学习小组的结构,建设学习小组的注意事项和成功之处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64-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实际。要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建设学习小组的办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体会探究,学习分工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建设学习小组和开展合作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 学习小组的结构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思路
建设学习小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进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基本学科素养,整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针对这个建设思路,经过近三年时间的不断尝试,我们最终确定了“抓优、促中、带差”的小组建设原则和思路:每个小组中包含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等三类学生,以保证学习小组的建设能够达到目的。
(二)学习小组的规模和组成
在参观、观摩了国内课改成功学校的小组建设规模和组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实践,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化学备课组在与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共同商定,最终确定了每个班6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规模为6-8人,在确定学习小组成员时,均衡学生各科的成绩和表现情况,最后敲定学习小组的组成为:优生为1~2人,中等生3~4人,差生2~3人。这样的学习小组的规模和结构,既灵活又便于管理,学习小组的结构相对合理,既有学习领头人,方便在解决难题时能够讨论和引导,又对中等生有促进作用,还可以适当的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方式
为了方便学习小组在课内外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为前后两排,课堂上坐的方式仍然为面向黑板。需要独立思考时,以及需要面向黑板、电子屏幕时同向而坐,需要合作学习和探究时则面向而坐。因为学生和教师多年的习惯,如果一直采用围坐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部分学生将很不习惯,时间稍微长一点。
(四)学习小组的职责划分
按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在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和充分征求科任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将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了初步的职责划分:每个小组中,一个学生负责检查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并引导同学们进行知识探究,将预习情况和学法、教法建议汇总给课代表或者科任老师;一个学生负责收集讨论情况、发言情况等并作记录。需要对学习小组的职责作出说明的是:小组不设小组长,包括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小组情况等均采用轮换制,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带领整个小组共同进步的均等机会。
(五)学习小组的成员轮换制
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过程中,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整体提高素质的情况,因此我们经过探索和研究,每隔一段时间换,以保证学习小组成员的结构的合理性。
二、 建设学习小组的注意事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在学习小组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小组的建设不能一劳永逸:部分学习小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学生偷懒,有依赖情况;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在合作探究时不参与;部分学生出现了抄作业现象;甚至部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等。为此,我们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真的思考,提出建设学习小组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预防“学霸”
学习小组中的学霸是指在讨论、合作和探究过程中,滔滔不绝的话语,大量挤占了小组其他学生在组内发言交流时间。尤其是化学学科的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这样的学霸在客观上剥夺了实验小组其他成员的动手机会。这样的学习小组中的学霸的存在,不利于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进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甚至是出现这样的苗头时,教师应及时召开小组成员会议,提醒学生应注意小组成员的公平和公正原则。
(二)预防“麦霸”
在合作学习之后通常都是小组展示,这时容易出现一个学习小组一直都是某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板演,这是学习小组中无形的“麦霸”。学习小组中“麦霸”的形成,同样会剥夺小组其他成员的展现机会,影响小组整体的进步。在发现情况时,教师一边要做好“麦霸”的思想工作,还要鼓励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展示自己,增强自身的学习机会、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预防随大流
由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有差异、学习基础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有差异、自我表现欲望有差异,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即使有不同意见和建议也不愿意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发现这种不良现象伊始,应立即找出学生随大流的原因,并有意采用原始的点名方式让这部分学生展示,并且给予真诚的鼓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预防合作变成形式
学习小组在建立之初,绝大部分学生是很有学习兴趣的,但由于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和差生的表现机会逐步减少,学习上出现惰性,合作则变成学得走的学生的合作,而部分学生则加入到随大流和抄作业的大军之中,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可能导致课堂的合作气氛变得沉闷。
三、 学习小组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成功
在连续三年的学习小组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学校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老师的负担也开始有所减轻。可以这样说: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合理的建设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和优势,和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相比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单位:四川省叙永县营山中学)
关键词:小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64-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实际。要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建设学习小组的办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体会探究,学习分工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建设学习小组和开展合作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 学习小组的结构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思路
建设学习小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进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基本学科素养,整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针对这个建设思路,经过近三年时间的不断尝试,我们最终确定了“抓优、促中、带差”的小组建设原则和思路:每个小组中包含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等三类学生,以保证学习小组的建设能够达到目的。
(二)学习小组的规模和组成
在参观、观摩了国内课改成功学校的小组建设规模和组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实践,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化学备课组在与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共同商定,最终确定了每个班6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规模为6-8人,在确定学习小组成员时,均衡学生各科的成绩和表现情况,最后敲定学习小组的组成为:优生为1~2人,中等生3~4人,差生2~3人。这样的学习小组的规模和结构,既灵活又便于管理,学习小组的结构相对合理,既有学习领头人,方便在解决难题时能够讨论和引导,又对中等生有促进作用,还可以适当的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方式
为了方便学习小组在课内外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为前后两排,课堂上坐的方式仍然为面向黑板。需要独立思考时,以及需要面向黑板、电子屏幕时同向而坐,需要合作学习和探究时则面向而坐。因为学生和教师多年的习惯,如果一直采用围坐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的座位编排,部分学生将很不习惯,时间稍微长一点。
(四)学习小组的职责划分
按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在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和充分征求科任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将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了初步的职责划分:每个小组中,一个学生负责检查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并引导同学们进行知识探究,将预习情况和学法、教法建议汇总给课代表或者科任老师;一个学生负责收集讨论情况、发言情况等并作记录。需要对学习小组的职责作出说明的是:小组不设小组长,包括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小组情况等均采用轮换制,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带领整个小组共同进步的均等机会。
(五)学习小组的成员轮换制
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过程中,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整体提高素质的情况,因此我们经过探索和研究,每隔一段时间换,以保证学习小组成员的结构的合理性。
二、 建设学习小组的注意事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在学习小组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小组的建设不能一劳永逸:部分学习小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学生偷懒,有依赖情况;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在合作探究时不参与;部分学生出现了抄作业现象;甚至部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等。为此,我们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真的思考,提出建设学习小组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预防“学霸”
学习小组中的学霸是指在讨论、合作和探究过程中,滔滔不绝的话语,大量挤占了小组其他学生在组内发言交流时间。尤其是化学学科的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这样的学霸在客观上剥夺了实验小组其他成员的动手机会。这样的学习小组中的学霸的存在,不利于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进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甚至是出现这样的苗头时,教师应及时召开小组成员会议,提醒学生应注意小组成员的公平和公正原则。
(二)预防“麦霸”
在合作学习之后通常都是小组展示,这时容易出现一个学习小组一直都是某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板演,这是学习小组中无形的“麦霸”。学习小组中“麦霸”的形成,同样会剥夺小组其他成员的展现机会,影响小组整体的进步。在发现情况时,教师一边要做好“麦霸”的思想工作,还要鼓励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展示自己,增强自身的学习机会、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预防随大流
由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有差异、学习基础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有差异、自我表现欲望有差异,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即使有不同意见和建议也不愿意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发现这种不良现象伊始,应立即找出学生随大流的原因,并有意采用原始的点名方式让这部分学生展示,并且给予真诚的鼓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预防合作变成形式
学习小组在建立之初,绝大部分学生是很有学习兴趣的,但由于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和差生的表现机会逐步减少,学习上出现惰性,合作则变成学得走的学生的合作,而部分学生则加入到随大流和抄作业的大军之中,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可能导致课堂的合作气氛变得沉闷。
三、 学习小组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成功
在连续三年的学习小组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学校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老师的负担也开始有所减轻。可以这样说: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合理的建设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和优势,和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相比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单位:四川省叙永县营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