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整合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初探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的知识也在基础教育方面逐渐普及。信息技术已广泛被应用到教育领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同时整合劳动教育来助力提升学生的全面成长,这是广泛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劳动教育 全面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66
  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教学整合,主体侧重劳动教育而非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并非仅仅作为辅助劳动教育的工具,信息技术还是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向老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同学之间可以合作探究、相互分享,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知识和健康,同时在“信息技术”整合劳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整合手段提高成长教育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使教学具有丰富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使老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设计教学情境,多媒体带来的信息技术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观,通过生动的图画使枯燥无味的劳动具有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的获得开阔眼界,同时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其次,在课堂上合理的安排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真实场景的活动中,师生间在活动中进行频繁的互动;其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老师的教学课程具有直观性、多元性、重复性等,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劳动事物和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与掌握,课堂的趣昧性也得以增加,有利于劳动教学效率的提高;最后,可记录利用信息技术技术整合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过程,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探究和分享,为“信息技术”整合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初探的深人开展提供借鉴的经验。
  二、解决劳动教学方面难点的措施
  解决劳动教育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劳动教育的艰巨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整合劳动教育从而解决这些难点,让学生学的更加轻松,对劳动教育的了解更加全面,同时使学生认同劳动教育。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造多种劳动情境,使学生们对劳动教育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力培养,在劳动教育的开展,同时使学生的成长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观看劳动视频的同时对劳动这一传统美德的认同。通过“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整合去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与认可。信息技术兼具声音、图像、文字等功能,为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活动提供了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劳动教育的更多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制作自己的教学方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整合。
  三、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劳动教育
  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儿童的劳动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生活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平常的劳动活动区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老师讲《综合实践活动》中第四章第二节走进社区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分布任务,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们对劳动的兴趣爱好,并带领学生真实走进社区进行服务,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并从劳动中学到知识。为了利用信息技术在劳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应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劳动:分组打扫卫生,让学生和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分组,共同保持教室的卫生。制作劳动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收集资料,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其次不直接向学生明确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进行自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劳动无处不在;最后亲自参与到劳动环节当中,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创作自我个性的空间,再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成果,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进行整合,要从课本知识出发,但又不要仅局限于课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多元化的看待劳动,并能夠轻易认同劳动、参与劳动。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老师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相关资源。同时在科普宣传、科技博览等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广泛的宣传。信息技术使劳动教育的形式灵更加活、内容更加丰富,在“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整合下,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得以保障。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师生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而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巧用"信息技术"整合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更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劳动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成长过程。现代信息技术下整合的劳动教学,应是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劳动教育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学生参加劳动活动,与同学合作完成劳动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满足对劳动活动、健康成长等方面的需要,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和社会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绪.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1(02):204-205.
  [2]满春燕.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2):40-4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阵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新课改的目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较高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89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目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是学生认知学习中所应具备的一项基础素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解析思路,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保证其认知效果。草稿是学生解析验算的工具,有助于理清条理、明确思路,提高其计算质量。将草稿验算与数学思维相结合,以草稿为依托,更易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对问题信息的把握。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其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初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以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的主要工作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本着一切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为依据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以生为本;意义;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93  体育教学在提升国民体格,增强民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小学音乐教师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这些都是互联网的功能,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互联网展开合理有效的利用。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十分
期刊
摘要:社会的进步鼓励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学习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水平,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技能作为主要目标,并建立高度创新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学习,尤其是操作培训,是一种智力活动,与手,眼和大脑紧密配合。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以便
期刊
摘要:当下纯校园的线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线上教学作为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已经遍地开花,学习强国、QQ 直播、钉钉课堂等平台为广大学生丰富了各种学习资源。一个新生事物的崛起就必定催生一个新的技能产生,老师长期在线下课堂教学,如何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创设高质量的线上课堂教学,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教师将要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阐述如何创新小学数学线上教学模式,来促进小学生线上学习知识的能力
期刊
摘要:预测策略教学是一种借助文本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的教学方式,能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开展预测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预测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94  阅读策略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教材自三年级开始有目的地安排了学生在预测阅读策略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信息化开始迈向融合创新的深层次发展阶段,推进教育系统重构、加速学校变革、打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已成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在线学习环境下开展习题教学需要开发并应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列化、系统性的数字资源。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微课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87  引言  习题教学是高中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易于理解知识,以达到创造高效教学课堂的目的。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要知道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脱离语言,因此教好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作,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对语文教学情境的巧妙设置,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
期刊
摘要: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现阶段,随着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还要求教育和培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避免损害中等学校的价值。职业培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后。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管理教学中,物流业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也需要密切关注。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物流业服务并有序地运作,并为发展提供必要的协助。从学生教育培训的角度出发,为了突出中等职业物流管理培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