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美学思想,然而,园林建筑艺术往往与这个民族的美学思想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认为:园林建筑艺术是在美学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分析中国园林以及园林建筑的基础概念,总结出中国园林建筑的形态、建筑特征以及其作用所在;从中国园林建筑的造型美、空间美、布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几个层面对中国园林建筑内在的美学思想以及文化底蕴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园林;园林建筑;美学思想、艺术
  一、引言
  灿烂的古代榜样的生命力将激励我们追求某种特定效果而不是无益的模仿,如果我们寻找出这些遗产的基本特征并将它运用于现代条件,我们将能在看似贫瘠的不毛之地上播下具有新的生命力的种子。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
  园林是人化自然环境,是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一个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便是自然山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园林建筑属于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园林又不同于长城、桥梁、庙宇等,它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园林建筑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这一有利条件,既满足游者观赏自然风景的需要,又成为了被观赏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园林建筑是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的建筑,换句话说,园林建筑具有观景和点景双重功能。
  二、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形态及作用与艺术特征
  (一)艺术形态及作用
  中国园林建筑各式各样:厅、堂、轩、楼、阁、榭、舫、亭、廊等,无与伦比的美尽显其中。园林建筑布局形式颇有章法,疏密景致、虚实结合、步移景异、亦动亦静。无论是厅堂、楼阁、小榭、回廊以及扶梯小品,均展现了“灵动”两字。园林中的建筑临水而建、建于园中心、屹立于小山之巅、因势而曲、亦或藏于藤蔓之间,可谓情趣横生、意境深邃。布局随意,亲于自然,巧于借鉴,小桥流水,建筑与自然生态景观融和为一体。
  园林建筑通过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形态变化体现灵动和雅致美,主次分明。其建筑秩序与逻辑有高低起伏,韵律和谐,气韵生动之特点。园林建筑的空间结构与音乐的旋律相同,时而呈上行时而下行。有不同大小、形态、开合的对比,虚实的对比,明暗的对比。由窄入宽,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而后逐步收敛结束,使这种和而不同但几近完美的序列空间呈现出一股强烈的“音乐旋律感”。
  (二)艺术特征
  任何一种建筑设计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和精神需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组织特定的建筑空间。园林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和艺术的结合,适用和美观是其符合的原则。因此,中国园林建筑则本着适用美观的原则着重创造其‘意与韵’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感受。通过园林建筑中采用步移景异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感觉。
  西方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对称、规则式表现手法,而中国园林建筑回归大自然,呈现的是自然生态之美,构成手法多变。其次,中国园林建筑的文化美学思想在于其有限的空间中观赏到无限空间的含蓄之美。可谓“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园林中迂回的小径、弯曲的河流和百态的园林建筑,以自然生动的曲线结合,使人倍感愉悦。园林中高低起伏的长廊,造型蜿蜒曲折,小亭也造型各异:三角形、四角形、梅花形等等,亭顶部呈抛物线状,亭柱间是半墙或半栏设计,别致雅观。群体结构由简单组合成复杂,但在对称上既存在变化又相互协调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说法名副其实,使园林达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
  三、中国园林建筑美的体现
  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中国古典建筑是一种生命的建筑,这句话始终贯穿着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美学思想的界定。
  建筑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建筑特征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审美的不同反映。中国古建筑追求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提倡“顺天理,和天意”,讲究文人气质。园林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建筑、山水、花草树木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我国民族传统的礼、乐文化与传统园林建筑审美思想是息息相关的。园林建筑的内、外部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精神底蕴,如亭、台、楼、阁、轩、榭等。总之,园林建筑更多的是考虑其审美思想所在。
  (一)园林建筑的布局美
  在布局上,园林建筑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结合千姿百态的自然生态景观,地貌、地形随意结合、穿插、自由变化,与山水、花草、树木为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而巧妙的结合。园林建筑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称规则的结构美;另一种是曲折迂回的自然美。
  (二)园林建筑的造型美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是集观赏、游憩、步行、休息于一体的建筑景观。不仅满足了游者欣赏自然生态的需求,而且建筑本身成为了被观赏的对象。园林建筑的屋顶千姿百态,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造型美。利用木质的纹样营造不一样的屋顶造型,依景而异,千变万化。
  其次,传统园林建筑的造型美体现在其建筑形态上,依景而异,设计出亭、台、楼、阁、轩、榭等不同园林建筑类型。亦或威严壮观、气势宏伟,亦或变幻无穷、玲珑别致,却都与周围环境融合协调。
  (三)园林建筑的空间美
  中国园林建筑中空间形态是最关键的。中国园林建筑营造了千姿百态的空间形式,闭合空间、虚实空间、比较空间的大小,为创造一个形态多样、含蓄的建筑空间。园林建筑空间内外结合,彼此交融,又离不开大自然的衬托。园林建筑中的厅、堂十分开敞,通过镂空的窗扇观赏到园中的风景,强烈的层次感,变化无穷。
  (四)园林建筑的韵律美
  中国园林建筑的韵律美是从其艺术造型上的别致与精巧中体现出来的,给予了人心的内涵、陶冶了人心的情操。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北京天坛全部用木架穿插而成,没用一个钉子,可谓尽善尽美,天衣无缝的写照。这样完美极致的建筑,不知不觉之中精神受其所感,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五)园林建筑的文化美
  中国园林建筑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伴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园林建筑可陶冶情操、有情趣意境之美、丰富的美学价值,属于中国的无价之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吸收并发扬广大,不能把灿烂辉煌的无价之宝淹没。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建筑审美的影响
  “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一开始就用完全新的方式来建造,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
  ——黑格尔
  (一)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中国园林建筑讲究建筑与风景相结合的手法,风景是营造建筑的基础。中国的园林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欧洲古代建筑形式有很大差别。中国古代建筑师注重的是建筑周围的环境,与其相结合,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这正是我国“秒级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山水园林的体现。
  (二)园林的静谧之美
  现代繁华都市中的建筑体现了个性、精美、大气,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园林建筑的静谧之美。中国的园林讲求“灵动”的气息,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天地相通。园林中寺院建筑,通常与山水相依,环境幽雅,香烟环绕,不时的诵经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油然而生。
  五、中国园林建筑中的意境美
  “意境”一词最早出自王昌龄的《诗论》,有物镜、情境、意境之别,物镜在与形状,情境在于表情,意境在于意蕴。而园林建筑中的意境是虚实、情景的结合,既要有内在的感受,又要有实际的建筑作为基础,从而表达其内心的感受。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充分体现了一个“境”字。通过园林建筑的形态传达着一种静谧的美感。通过园林中摇摆的树木、安静的溪流、歌唱的鸟儿,传达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美。
  六、结语
  中国园林建筑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它蕴涵了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木、诗歌、书画等所展现的深远幽静、耐人寻味的情怀,从有限的空间中体会无限空间的丰富情趣。有着强烈的自身特色与别具一格的轮廓特征。功能丰富、意境深远、融于自然是它的个性符号。从中也体现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境界,给人以美妙绝伦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建筑艺术”。
  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处安静休憩之地使人格外的依恋。而园林建筑便创造了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空间,再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愫,达到了自然美、生态美、建筑美、和谐美的统一,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其他文献
陪审制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后被英、美、法、德等国家继承和发展,虽然其在各国呈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体现了公正、民主、监督、公开等永恒的价值观念,这正是陪审制历经风雨而经久不衰的原因。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虽然在名称上称为“陪审”,但与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完全不同。多年来,人民陪审员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陪审员参与审判大多流于形势,陪而不审,成为了威严法官的陪衬,这是我们的司法
期刊
摘 要:宋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戏剧从这个时期成为一个独立的演出形式,为此后元、明、清时期戏剧的繁盛打下了基础。集30年的关于宋杂剧的文献资料,作如下叙事。  关键词:宋杂剧;叙事;元杂剧;南戏  兰文蕙的《宋杂剧初探》一文从宋杂剧的特点、演出规模、场地、角色等等与之前散乐百戏进行比较,宋杂剧继承了散乐百戏的演出形式,但也有其特色:戏语滑稽讽刺,有固定演出场所及演出程式,情节复杂化并
期刊
摘 要:口风琴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课堂乐器,直键盘观,发音标准,音色优美,演奏技术相对较低,可独奏或单独组成乐队,也可配合其它乐器合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乐器。由于现行小学音乐教材中口风琴教学内容较少,教师在教授时不得不选用教材之外的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提倡合理利用小学音乐教材,将教材中唱歌、鉴赏、多声部教学等内容与口风琴有效结合,使之为课堂音乐教学服务。  关键词:口风琴;小
期刊
摘 要:赏识就是一种认可,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方式,俗话说就是“你行”。本文从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激励孩子、宽容孩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赏识;艺术  赏识就是一种认可,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方式,俗话说就是“你行”。  《新课标》的出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标准》不仅对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
期刊
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位滴定仪在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来确定终点的,它可在有色、浑浊或胶态的溶液中进行滴定,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是测定深色或加有添加剂石油产品酸值的理想方法。但是,该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复杂,测定过程注意事项多,初次操作难度大,试验失败概率高。为了能够成功测得结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试验中的难点一一进行解析。  难点一:电极的处理  电极的灵敏性,直接关系到测得电位的准确性和稳定
期刊
Abstract: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sthetics is extremely widespread, which mean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aesthetics is particul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常见现象,但它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和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抵抗能力,即使裂缝的出现不会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或建筑物的倒塌,也会影响到建筑外观,当裂缝宽度超出一定限度时,也会造成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能。本文介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裂缝的控制方法及裂缝的处理措施,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控制;处理  一、混凝土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已总结的「お·ご」特殊规则的基础上,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剖析该语言现象存在的合理之处,并透过其认识和语在日本人的语言生活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抓住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更全面地理解并正确掌握「お·ご」的特殊规则。  关键词:「お·ご」;特殊规则;和语本位意识;文化语言学  接头词「お·ご」作为日语敬语的表达形式之一,其搭配规则主要分为基本规则和特殊规则两种。所谓基本规则主要指:①「
期刊
摘 要:本稿主要以砂川(1990)有关主语非省略论述为基础,以夏目漱石第一人称小说《心》为例,来试图分析总结出日语非省略的条件。经过分析,笔者总结出主要有前后文的不连贯、其他登场人物的介入、构造上的不可缺、「は」的结束谈话功能、更自然地表达感情、叙述者“我”视角的变化六个条件。  关键词:心;主语非省略;条件  阅读夏目漱石的第一人称小说《心》和《哥儿》时笔者注意到,《心》中使用了很多的“私”,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生活的环境更加完美,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最终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即为人服务。  关键词:环境艺术;以人为本;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绿色设计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