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新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其他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备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考生面对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行文时往往云里雾里,不能切中要害,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章所及只停留在表皮,未能一语中的,触及骨髓。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全国卷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和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虽然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角度不只一种,但找准一个最佳立意角度,一定能技压群芳,高出一筹,在激烈的角逐中一举夺魁。在此,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解剖新材料作文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阐述,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分析原因
  
  运用这种方法审题立意,可以按照以下思维流程进行:是什么(概括材料内容)——为什么(探究事件原因)——怎么样(提出观点看法)。
  例1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为了促使信任,双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交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为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解析:运用以上思维流程进行分析,可以自问:是什么?(羊和狼握手言和,羊最终落得被吃的下场)——为什么?(羊认错了对象,被狼所谓诚意的假象所迷惑,错把敌人当朋友)——怎么办?(不要轻信美丽的谎言: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平固然值得珍视,但对言而无信的人只能针锋相对,决不妥协)。这里的“怎么办”,当然就是立意的最佳角度。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运用这种审题方法必须步步深入,直抵靶心。而有的同学在审题时浅尝辄止,不能切中要害。以致于偏离了中心。比如:从“是什么”只审到“为什么”,而没有“怎么办”,即羊最终被吃掉一因为狼本性难移一展开论述。如此立意,文章所论述的“本性难移”毋庸置疑是真理,但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触及材料的要害。因为“本性难移”是一种客观存在,无需论证,显然没能把握好命题意图。立意的最佳切入点应该是针对狼的本性难移,应该怎么办?即认清本性,不被迷惑,针锋相对,不能盲目握手言和。
  
  二、抓关键句
  
  有的材料为了突出中心,会在字里行间设置关键句(如开头句、结尾旬、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全面理解材料寓意,以便正确立意。
  例2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海水拍打和潮汐涨落会在风琴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美妙的乐声也随之产生。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解析:通读材料不难发现,划横线的句子是材料叙事的关键句。抓住“小时候就喜欢”和“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立意为:兴趣和爱好使人成功。抓住“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就可以立意为: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等等。
  
  三、明确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材料中的这些关系。有利于准确立意。
  例3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逃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解析: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如果没有了这个小小的“1”,那么,“99”也就等于“0”。据此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明辨是非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议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非好恶一目了然,这恰好给了我们一把审题立意的金钥匙。一个聪明的考生。总是善于从作者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这的确是一条难得的捷径。
  例4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来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解析:这则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语,贬斥之情显而易见。很显然。作者对想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持讽刺否定态度。而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肯定态度。据此可以立意为:①凡事应该顺其自然;②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③残缺之美,等等。如果不注意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知难而进,不迭目的誓不罢休”,就难避偏题之嫌。
  
  五、比较异同
  
  有的材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材料组合而成,这些子材料有机组合在一起,共同揭示某种意蕴,就像人体四肢,不可分割。剖析这种材料的最佳方法,就是居高临下,通盘兼顾,找出这些子材料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再综合对比,准确立意。绝不可任意“肢解”,断章取义。
  例5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解析:这则材料由五个小板块组成,五个子材料都是叙述伟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显得片面,也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比较就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人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学有所成,其年龄特点与其他四位伟人差异很大,这是他们的不同点。综合以上异同可以这样立论:青年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成功的关键在于具有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的立意肯定是全面的、深刻的。
  
  六、寻求互补
  
  针对没有共同点甚至意思相反的几个材料立意,就要考虑它们的互补性。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误入歧途。
  例6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解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相信自 己,具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强调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命题意图。据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这样才能走好人生之路的每一步。
  总之,面对材料作文,要全面仔细地吃透材料,挖掘其深刻内涵,进而深层次立意。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偏离材料另搞一套。在实际运用中,以上几种审题方法不是孤立的,应当综合使用。每则材料都可以运用几种方法解读,这样,才能提高保险系数和准确度,确保审题立意游刃有余,稳操胜券。
  如以下作文材料:
  1797年7月15日,一个孩子不幸身亡。其父母择地为他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坟墓。后来土地转让,其父把“墓地作为土地的一部分不可毁灭”写入契约。一百年来这片土地几易其主,但孩子的基地却凭借契约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897年,这片土地被选中用来修建总统陵园,孩子的墓地也没被迁移。1997年7月,恰逢总统陵园建成100周年,政府在修整陵园时,也重新打理了孩子的墓地。一个总统的陵园和一个孩子的墓地毗邻而居,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针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准确立意。如:
  1 分析原因
  是什么?(小孩的坟墓历经200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为什么?(因为有契约的保护)——怎么办?(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找关键句
  这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其父把‘墓地作为土地的一部分不可毁灭’写入契约”和“凭借契约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据此可以立意“生活中规章制度、法律公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等等。
  3 明确关系
  材料中坟墓“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与“凭借契约”是条件关系,“契约”是必要条件。明确了这种关系,“契约”(法律、规章、条约)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新材料作文立意热身训练]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上文介绍的不同方法,给材料准确立意。
  (1)一次书法大赛上,一幅大胆夸张的行草“龙腾盛世”招来了一些人的非议。一位老者感慨地说:“一个‘龙’字竟占了两个字的位置,真是一条飞龙啊,也太霸道了,连常识都不懂!”三天后,评奖揭晓,这幅作品获得一等奖,众人大惊。看来,常识也未免可靠,有时反而成了一道枷锁,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2)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了过来,一场悲剧发生了。
  (3)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4)①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鹫猛扑下来,说道:“鸣叫得这样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味道一定好极了。”
  ②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江景。友人问:“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和尚闭目答道:“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
  ③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心灰意冷,消极埋怨;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动辄就说:“我算看透了。”
  (5)有人饲养着一只山羊和一头驴子。山羊整天无事可做,驴子天天勤恳地工作着。山羊得意地对不断劳作的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太辛苦了,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兽医诊治。兽医说要用山羊的心肺熬汤作药给驴子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就杀了山羊为驴子治病。
  [解题指导]
  1 用“抓关键句”的方法:由“霸道…‘连常识都不懂”到“获得一等奖”“众人大惊”“一道枷锁”“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可以轻松准确立意:①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②常识有时是不可靠的,不能墨守成规。
  2 用“明辨是非”的方法:游客的举动导致了错误的信息,以致于引发悲剧,这种举动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却是不得当、不可取的,由此立意:善举,需要智慧。
  3 用“寻求互补”的方法:鲁迅的话重在强调敢于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人们的观点是,一味跟着别人走,就会迷失了方向,无路可走。二者相互补充,可以如此立意:我们既要勇于走自己的路,又要有选择地走别人走过的捷径,这样才能心想事成。
  4 用“比较异同”的方法:三则材料乍一看风牛马不相及,似乎没有关联;仔细琢磨,材料(1)中的鹫主观臆断,材料(2)中的和尚武断可笑,材料(3)中的青年过于片面。三者的共同点是做事武断不切合实际,由此立意: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主观臆测。
  5 用“分析原因”的方法:山羊被杀的原因是主人要用它的心肺熬汤给驴子治病,进一步深究,则是因为山羊的教唆,使驴子摔伤了身体。由此不难这样立意:①凡是策划作恶的人,将自食其果,绝没有好下场。②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他文献
王建新,一九六九年生于郑州.笔名鉴心。自幼酷喜书画篆刻,对诗词也有偏爱,曾发表于报刊等媒体,二00五年《情诗》季刊推出《中国隋诗网实力诗人七人集》录入作品二十余首。
利用新开发的锥形研磨方法进行了ZrO2及HIPSN陶瓷球的加工,对影响精度的因素刊物地深入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研磨工艺。研究表明:锥形研磨法使陶瓷球在研磨过程中充分自旋,均匀研磨,有利于提高
目前找矿难度的加大和日益完善的地学信息探测手段为遥感信息与煤田地质工作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文章从矿产开发预测和煤矿地质灾害调查两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奠定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无论到了哪个教育学段,也无论选择哪个主修专业,语文是所有学校必须开设的
在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中和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的杜山周围,有一种石头名叫红丝石,其石质坚而不脆,硬而不滑,手感温柔,敲之响声清悦:其石色似晚霞,红黄相问,鸡血色的丝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高中诗词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  一、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要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创新区.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41项,总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词,其使用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
通过分析空气参数及激光波长的变化规律,研制了空气参数实时补偿系统。实验表明,测量系统加入空气参数实时补偿后,测量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利用通用数控铣床,配置高速气动磨头,对空间曲面进行数控磨削的工艺,以及对磨削参数,磨削效果,磨削区温度场分布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