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系统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型教学体系,为该专业的研究型教学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体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5903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浪潮下,新技术日新月异:2007年10月,IBM与谷歌公司开始在美国部分大学推广云计算的计划;2007年10月以iPhone的开始,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极大地推进了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与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IT新技术迅速进入了行政管理、商务办公、娱乐与生活之中。这个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大学教育“培养计划-执行计划-就业-反馈-调整培养计划“这个循环的速度,使得学校教育与IT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迫使高校主动学习研究新技术,并尽早付诸人才培养。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每年出现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能够最终生存下来并成为主流的毕竟是少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盲目引进最新技术也面临极大的风险。对强调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导向的高校专业来说,这个矛盾将增加专业教育改革风险,并可能导致“学习无用论”的流行,从而令不少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是人才培养的眼光要超越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瞄准学生职业生涯的成长性,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在教育思路方面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教与学并进;在师生关系方面从教师教学转向教学引导、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探索的合作关系,引入研究型教学方式。
  1 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在国外称为主题研究或项目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予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接受型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可以说,研究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实践来建构知识体系,而非老师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引入研究型教学,引导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收能力,以抵减教育的滞后性及新技术的风险。
  美国的大学很早就开始开展本科生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标,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潜力。学校建立科研指导中心,为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将学生参加科研纳入教学计划,同时设置与科研计划相关的课程。日本积极推行学生的“通才教育”,德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一直沿袭着博雅教育的传统。从国外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来看,这些课程体系通常都具备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功能性相结合,探究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值得我国大学借鉴。
  阮秋琦提出,研究型教学应该具备六个要素: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教学进程符合认知规律、教学内容极具启发性、实验与理论配合密切、教学环节赋予学生较大的自我发挥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2.1 良性的研究型教学环境
  三峡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定位为一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诚然,高校科研活动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学生可以在高校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出一定的创新性工作;同时,通过研究型教学培养,也为一部分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的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科研基础。因此,三峡大学认可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为大学生创新和科研创造了很多条件。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活动,学校有经费和政策支持,学生可以自主申请科研课题,在经费支持和教师指导下完成科研创新活动。为了鼓励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本科生学生导师制度,在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实现教师对学生1对1的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在本科阶段,经过培养和训练,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并写作论文,或经过实践实现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将学生的研究活动与教师的绩效挂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各类实践竞赛获奖,或教师指导本科生论文并发表,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因此来实现教师的激励机制。
  2.2 信管专业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其专业定位在培养管理加技术的复合型IT人才。课程内容包括数据库理论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开发、信息分析与预测等课程,涵盖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部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客观地说,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覆盖面广泛,有一定难度。课程的内容也决定了,不能单靠老师课堂上的灌输来让学生理解所有的内容。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的学习就显得对本专业尤为重要。为了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该专业从培养方案开始做起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展开研究型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到课程内外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中。
  2.3 信管专业研究型教学特点
  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新,与传统的以传承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相比,研究型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学校的作用更加突出、教学的时间和场所更加灵活。三峡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型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将学生的体验、应用作为培养目标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了研究型教学体系。具体的来说,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以下科研素养和技能:学会利用图书馆或搜索工具查找、检索科研期刊、论文;学会设计检索关键词、筛选文献和评价文献;掌握计划、设计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能灵活处理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方法、技术有所创新;少部分学生在学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与人合作完成实践的能力。   3 信管专业研究型教学框架
  研究型教学必须形成体系,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研究型方法。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始,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系统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学过程要围绕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当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高校的产学研课题大胆的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最后,大学的管理体制必须与培养研究型学生的目标相契合。按照这样的原则,信管专业设计了以下本专业研究型教学框架。
  图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型教学框架 (1)本科生从高中入大学,思想上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这时丢几个课题给他们“研究”,从实践效果来看是不理想的。学生并没有掌握研究方法,对科研可能存在畏难情绪,更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大一的研究型内容主要是基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参与性研究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看做未来研究活动的预备和知识储备。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的内容,训练学生掌握一般编程原理,具备基础编程思维和能力。借助管理学课程,配合ERP沙盘模拟的时间内容,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企业实践流程。同时引导学生配合教学内容,学习查找阅读文献,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从二年级开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一些课题。具体的方式是参与实践小组。二年级的实践相关课程有面向对象开发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等,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基于兴趣参加实践活动。目前计算机学院的兴趣小组的项目比较广泛,内容包括:C#程序设计,手机编程,数字媒体设计等。各个小组都有一些相关的实践和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课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数据分类和数据处理等等,同时提高阅读文献和整理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研究型学习的兴趣。
  (3)从三年级开始,参与教师或课题组一部分课题的内容,也可以自己申报本科生创新实践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简单的研究活动。三年级的课程例如生产运作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都必须在充分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来进行。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水平也较强,同时培养了对所在研究领域的初步认识和兴趣,和团队的合作氛围也初步形成,能够完成有创造性的研究课题。教师也可以指导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从事科研写作,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
  (4)进入大四,学生通过前几年循序渐进的训练,已经初步具备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将研究型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新的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将研究能力转化为毕业设计成果。
  (5)组织学生实践小组。实践小组的组合由不同年级的学生构成,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请教。这一方面帮助低年级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入科研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团队协作分为的形成,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氛围。
  (6)由课程实践扩展为过程实践。数据库理论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之间具有关联。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已经考虑到了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这些课程本身就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而通过课程之间的关联,打破了学期的时间界限,形成了持续的研究。
  (7)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养成了创新的思维,多名学生申报专利;锻炼了论文写作能力,已经有多名本科生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表科研论文;锻炼了动手能力,在编程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具有了较强的能力,初步具备了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可以适应为了社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4 研究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1)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研究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需要系统的实验安排,配套的设备和其他实验环境,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指导,以及与研究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师生的教学和实践空间不局限于课堂,时间不局限于课时内,考核方式不局限于卷面,评价标准不局限于分数。
  (2)真实的企业实践。本科生科研和研究生科研具有明显的不同。本科生更强调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借助真实的企业实践,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了社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的意义。本科生如果写科研论文,大多数也是从实践出发进行创新,因此,真实的企业实践必不可少。
  (3)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研究型教学体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从上向下教授知识的关系变成了平等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种等级关系向平行关系的转化,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以及更强的沟通和引导能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形成了这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成了激励教师前进的动力。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才能应对学生在科研探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
  (4)鼓励学生科研的管理环境。研究型教学体系想要真正的成为高校主导的体系,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有学校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只有形成以培养研究型学生为目标的管理体系,以此为导向,才能一方面鼓励学生客服畏难情绪,主动向科研活动靠近;另一方面确保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型学习上来。
  5 结语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具有一定研究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样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而言,研究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能结合信息技术解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各种问题问题。本文在三峡大学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并提出相应教师激励机制的环境下,构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体现出了科学的教育规律:在有序递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研究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专业的知识、方法,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8587.
  [2]韦宝平,创新教育与教育模式改革:兼论研究型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3]刘赞英,王岚,朱静然,张瑜,张艳红.国外大学研究型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6875+50.
  [4]蒋友梅.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5]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8587.
  [6]韦宝平,创新教育与教育模式改革:兼论研究型教学[M].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7]刘赞英,王岚,朱静然,张瑜,张艳红.国外大学研究型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6875+50.
  [8]蒋友梅.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其他文献
事业单位实施聘用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在聘用单位和应聘职工之间建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的内
海表面温度(SST)是海洋-大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所以,提供高精度的海表面温度,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他各种海洋科学工作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提供了获得海表面温度的有效可行方法。MODIS具有强大的海洋信息探测功能,其存储和分发格式为HDF,可以通过交互式语言IDL编程,实现利用MODIS数据进行全球SST反演。
在不能够进行静载试验的情况下,介绍了流口桥承载能力确定方法。
口译课作为大学本科语言专业的必修课,对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本科口译课开设时间相对较晚,且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上课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译
时光似流水,逝者如斯夫。80年前,红军长征走到生死抉择的关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半个多月之后,也就是1935年的春节刚过,扎西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
结合九景公路湖口大桥引桥的特殊复杂地质层,研究钻机选型,确定最佳成孔方案,阐明钻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注意事事项,针对钻孔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篮球联赛产品的本质进行探讨,并对篮球联赛产品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分析。经分析认为,篮球联赛产品就是篮球比赛,篮球联赛产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