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故事看德育的误区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几乎从生下来开始就接受德育教育,开始主要是来自父母亲人的,上学后主要是来自学校老师的。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教育者做了大量工作,而取得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更是受到多方面的指责。这不能不让人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德育如此的低效?我想,我们的德育工作肯定是有问题的。本文从一些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入手,分析德育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道德故事;德育;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06-0047-04
  
  当官的都知道贪污受贿一旦东窗事发,就会锒铛入狱,身败名裂,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官员“前赴后继”去贪污。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就像一些人所说的,金钱、美女的诱惑太大了,难以抗拒;贪污被发现,那是因为贪污者做得不够高明,是他运气不好。也就是说,做坏事不一定被发现,做了不该做的事能带来巨大的回报。
  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开始接受学校所谓的德育,但说谎、作弊、打架,甚至偷窃,这些事在校园里还是经常发生。做学生的都知道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处分,一些大学甚至会因此而开除学生,可作弊还是屡禁不绝,签“考试诚信承诺书”都没有用……一些学生做了坏事被发现,周围的其他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他“运气不好”。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不是太低效了?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反思了。我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那些道德故事,它们或许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狼来了”:恐吓式德育的虚弱
  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突发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哪里有狼,这只是放羊娃的一个恶作剧。大人们便下山了,这个孩子继续日复一日地放羊。
  又一天,他又一次在山顶上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人们听到他一声比一声高的呼救,想必是经过多多少少的犹豫,还是拿着扁担锄头赶上山来。这一次,大人们依然上了当,狼的影子都没有,放羊娃和羊群安然无恙。大人们只好又纷纷下山了。
  这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在山顶上高声呼救,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再没有一个大人赶上山来。放羊娃与羊群被狼吃掉了。
  这个故事估计每个小孩子都听过。或许是故事的结尾太过恐怖,有的版本的结尾说“大人们还是来了,羊被吃了,放羊娃的命总算保住了”。父母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是要教育我们不要撒谎,这正是该故事的道德主题。主题是没有错的,我要分析的是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达到教育的目的,讲述者采取的叙述结构、过程:
  故事的结尾狼真的来了,放羊娃的羊真的被狼咬死了,撒谎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羊之所以被咬死,是因为撒谎者此时虽然讲了真话,但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人们姗姗来迟。
  很明显,讲故事者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你撒谎了,你就会遭到这样的负面后果;如果你不想接受这样的后果,就不能撒谎。这样的逻辑和劝诫的方式在儿童心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应呢?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第一反应上害怕大灰狼。我也给4岁的女儿讲了,她刚开始也觉得大灰狼很可怕,也说那小孩不该说谎话。可是过了一会,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要是大灰狼没有来,怎么办?”我一时语塞,只好说:“故事就是那么说的,大灰狼真的来了。”这让我又想起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我骑车带女儿,遇到红灯停下,趁机教育她说不能闯红灯,否则警察叔叔会批评的,还会撞车的。可是,刚说完就有人骑电动车闯了红灯,交警也在,没有批评他(也来不及拦住他批评),那人也没有因此而撞车。于是女儿问我:“爸爸,那人闯红灯,警察叔叔怎么没有批评他啊?”我只好说:“警察叔叔没看见,他骑车太快了,来不及批评他。”
  综合以上故事,我们可以把“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概括为:不能不听话——不听话就会受罚;要听话——听话的人会受到奖励。推广开来就是:不能不讲道德,没有道德的人会受到惩罚;要讲道德,讲道德的人会受到奖励。借用佛家的话来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很明显,这样的道德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一个人不违反道德原则,主要不是因为其自身认识到违反道德行为本身是不对的,而是因为违反道德原则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同样,一个人如果能践行道德原则,不是因为他认为道德原则本身值得践行,而是因为他知道践行道德原则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比如得到他人的认可)。也就是说,他的遵守道德是因为“道德他律”的作用,与个人的“道德自律”无关。这样的“道德他律”是否有效呢?如果有,在何种条件下才会有效?会不会在某种条件下失效呢?
  “他律”当然有效,十字路口,有红绿灯、摄像头和没有的差别是很明显的。而我想分析的是会不会失效。
  放羊娃受到了惩罚:一是前两次农夫们的批评,可是他撒谎就是要拿他们寻开心的,所以面对板着脸批评他的农夫们,他只会认为他们生气的样子真好玩。批评这样的惩罚没有用。二是狼真的来后,把他的羊吃了,连他都差点小命不保。这个惩罚才是根本性的,能起作用的。问题就出在第二点上:如果这次狼又没有来呢?或者狼一直都没来呢?结果只能是放羊娃再次挨批评,以后他要想新的办法才能骗到别人;再后来就是,大人们觉得他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狼不一定会来,所以撒谎不一定受惩罚。人们希望撒谎者受惩罚是一回事,撒谎者会不会受惩罚是另一回事。大量的事实说明,撒谎者可能会受到惩罚,也可能不会受到惩罚(甚至可能得到好处),受到惩罚的前提是谎言被揭穿了。这种情况孩子迟早会知道的。一旦他们了解了这个事实,那他们担心的主要就不是撒谎的后果,而是担心谎言被揭穿。而且,撒谎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只要谎言不被揭穿。难怪佛家要虚构所谓的“地狱”来,因为在现世“不是不报”的事情很多,要有报应的时候往往只能是“死后”。于是,起初的一个谎言带出了无数个谎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掩盖。如此一来,他们说谎的水平就在不断地撒谎中提升。也难怪,那些贪官们在位时都高喊“反腐倡廉”。这样一来,我们的道德故事试图建立起来的道德秩序就轰然倒塌了。
  “狼来了”这类道德故事采取的是以“恐吓”的方式来试图构建道德秩序,而它用来吓唬人的结果又很可能不会发生,再加上有巨大的撒谎利益的刺激,所以最终起不到它想达到的作用。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很多教育者都习惯于用各种管理制度制约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化妆、不能带手机等等,学校的育人被泛化为一些所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制度条例。在这里,教育者教育的潜在逻辑是:学生遵守规定,就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反则要接受校规的处分。但是实际情况呢?学生往往会因为校规的高压和不断的强化训练,去暂时服从学校的规定,但他们并更没有从内心认同这些规则,更没有把这种德性生活作为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去体认和欣赏。所以,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学生不断地和教育者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而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原先被压抑的毛病就都露出来了。很多学生,在学校时是好学生,一出校门就像“小混混”,甚至所谓的“好学生”怀孕了,老师和家长都不敢相信。还有一种让很多教育者感叹不已的“5-2=0”现象:学生在学校里的5天都是“好孩子”,放假回家呆一天就变成“坏孩子”了。只是我听到的评论往往是感叹“学生家长太不会管教孩子了”之类的。
  “孔融让梨”:利诱式德育的苍白
  出生在农村,也长大在农村,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真正说得上是“跳出农门”。很小我就开始跟父母下地干活,上了高中后更是家里的劳动主力。下地干农活,真的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双抢”期间,大热天,穿着厚厚的破衣服,头顶火热的太阳,脚踩炽热的大地,在田地里劳作。那时父母经常跟我讲:“你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热天吹着电扇,不用这么辛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将来夏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电扇(那时还不知道有空调这种东西)。
  我也问过我的学生们,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时也大多说过类似的话:“好好读书,争取考一所好一点的大学,读一个好一点的专业,将来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以后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报纸上也报道过某语文教师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
  “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吴湘韩:《某重点中学一语文老师这样讲入学教育课“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3日)
  这些教育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用所谓的“美好未来”诱使人往好的方面发展,而所谓的“好”,常常是人的物质需要和成就需要排在首位,甚至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又想起了一个几乎人尽皆知的道德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故事的结尾,孔融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我料想,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讲这个故事后可能要补充这样几句话:“宝宝,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好孩子,好孩子别人才会喜欢你。”我就这样讲过。故事和家长们的叙事过程和逻辑是这样的:
  让梨——得到称赞——好孩子——人见人爱
  很明显,故事直接告诉我们,“让梨”会有好处的。这样一种“利诱式”的德育当然是有用的,我自己就是一个明证。但是,是不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故事本身。孔融的付出是“让梨”,回报是“得到称赞”(当然,其本人在让梨时可能没想到是为了获得称赞)。付出与回报成比例吗?这很难说。但肯定会有人会认为不成比例的,回报比不上付出,不划算,那么他就不会那样做了。而且,这种付出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你做好事的付出,可能会没有丝毫的回报。这样一分析,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抬头了:读书,考大学,目的是为了找好工作挣大钱,结果,工作没找到,或者没找好,没挣着大钱,那读书还有什么用?不能否认,人一般总是在付出之前要考虑是否有回报。如果我看到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我当然要考虑该不该努力考上大学了。老师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结果却不是一定的,那我还要不要好好读书呢?
  我又想到一位作家讲的一个故事。他到朋友家去做客,朋友家4岁的孩子在吃苹果,他跟孩子开玩笑,让孩子把苹果给他吃一口,孩子笑着把苹果送到他嘴边,作家真的咬了一口,没想到那孩子哇哇大哭。朋友说,以前也经常有人这样逗孩子,但他们都没有真的吃,都只是夸孩子真乖。很明显,孩子在一次次的把苹果送到大人们的嘴边时,大人不但没吃,反而夸他真乖,真懂事,他的心里就认为:只要我那样做了,不但苹果不会被吃,还能得到表扬。当这成为他的思维习惯后,如果真有人跳出来把苹果咬了,他就要哭了。因为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就算此时大人说他一万句“真乖”也没用。我想,这孩子如果不经过合适的教育,他以后是不会再“主动上当”了。善有善报,但如果是为了得到善报而行善,那还是真的善吗?就像有的企业捐款是为了提升知名度,还会有人夸他们是慈善家吗?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民间的那些所谓的善男信女们,没有几个是真正的佛徒,因为他们拜佛是有所求的。
  为了获得某种好处而行善,虽然不能说是不道德的,但也不能说是道德的。同样,用利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作用也是微小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说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乐于助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表面上看这样说没有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要想“手有余香”,我得先“送人玫瑰”,玫瑰从哪里来?自己种,或者掏钱买,而我的获得仅就是“手有余香”,值得吗?如果觉得不值呢?那还要送人玫瑰吗?这样一问就明白为什么有一些人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后心里不开心了,因为“受座人”没有对他表示感谢啊。
  “利诱式”德育的致命处正在于: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或者回报可能远远比不上付出。到此我们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了:父母教育他们,好好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将来过上好日子;老师教育你是为了你好,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做好事、好好学习不是出于学生内心自觉的需要,不是出于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现的需要,而是为了利益,这样的德育注定是低效的。
  最后我想用两位学者的观点来结束全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个体“超越性需要”这一概念,他认为,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沿着归属需要、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在这些需要最上面的,就是“超越性需要”。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一再强调教育应当有超越世俗的功用目的,要把精神陶冶作为教育的中心价值,他甚至认为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过程——他力图为学校教育寻找一个智慧和精神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而所谓良好的道德不应该是因为“害怕”,或者“有好处”才拥有的。德育,真的应该有一个智慧和精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浙江嘉兴第四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甘 璐)
其他文献
德国教育主权在各联邦州,16个州各自负责和举办高中考试,这一体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德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的不满。因此,近年来推行全德高中毕业统一考试的呼声越来越高。1月21日,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新任副主席、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教育部长Tesch表示,任期内他将重点推进设立全国高中毕业统考制度。他认为,高中统考不是要取消教育联邦制,而是要使各州的高中毕业文凭和成绩更有可比性,
创造性思维是开创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学生学数学负面心理的主要表现    当今中学生学数学的负面心理,已经影响、制约、阻碍了他们积极主动、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禁锢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不愿思考的依赖心理。中学生学数学
【正】教学常规是学校内部管理的"灵魂"工作,更是教师日常工作的核心所在。多年来,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我校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日,重庆某民办职校承诺发放重庆某高校的大专文凭,但在招生后却“变脸”,被入学新生发现仅是网络教育大专文凭。近年来,由于各地正规院校也在不断扩招,生源危机早已浮上台面。某
近日,一则校外补习班把孩子逼哭的报道再次引发了舆论热议。在“唯分数论”教育体制引导下,补习班多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超前超难知识和机械的解题套路,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遏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孩子被塑造成“解题机器”,家长们却乐此不疲,甘愿剥夺孩子童年的种种美好。  对补习班的种种弊病家长们并非不知晓,思前想后还是“拉着孩子往火坑里跳”。一些补习班甚至火爆到“一席难求”。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和优质
目的初步分析不同督导模式在肺结核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转变督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为对象,根据不同的督导服药方式分为视频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济源要争当河南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就必须牢
【关键词】 素质教育;探索创新;生活;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1—01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态度的
当前,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相关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当前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
十几年后,我回到了母校,也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当年教我的余老师,尽管头发已花白了,但现在仍然还在教学一线教书。刚走上教师岗位,我心里很胆怯,怕教不好书。让我欣慰的是,我被安排与余老师搭档,我一下感到踏实了许多,有余老师帮衬自己,我对教好学生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要当好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广,活泼、好问,甚至很调皮,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班上的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