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数据挖掘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科学规划、系统构建课堂教学体系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众多教学名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规模受限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利用MOOC的技术和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已在国外高校引起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到实验现象的内涵。因此,构建一组与课堂教学体系相照应的、梯度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系统能力的内化。教师可遴选能力强、有热情、敢于挑战和创新的学生及其作品,使其进一步优化功能。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1.收集丰富的立体化课程资源
  配合课堂和实验教学体系,将每个章节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精心制作课程讲义和课件,规划课程视频。视频建设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在教学改革之初,以难度适中的MOOC視频作为主体,其余相关MOOC视频作为补充,通过遴选和整理,形成适合本校的视频体系和实施方案;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的需要,在充分考虑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实验教学的配套关系后,制作完善的课程视频。
  2.SPOC教学
  将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织,搭建在线课程平台,实施SPOC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可以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所有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提前布置在线学习的视频、相应的文献资料、作业、学习要求、完成时间及课堂讨论问题等;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提炼出知识框架、重难点、存在的问题等,撰写学习研究报告,做好充分的汇报准备;在课堂上,每个小组完成指定的课堂汇报次数,其他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继续参与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点评、串接、拓展和深化,回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其他任务等,以保证教学效果;定时发布测验、在线讨论等,以获得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
  3.实行基于过程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
  探索学习效果跟踪机制,将在线学习、课堂学习、实验学习的评分机制有机结合,形成贯穿于全课程的综合考评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成败”的不科学评价模式,例如,利用过程监控和评测系统,在线成绩由学生视频学习、作业、互评作业、测验、在线讨论等成绩综合构成;课堂成绩由小组汇报、参与提问和讨论、新技术小课堂(学生讲授)、课后大作业等成绩综合构成。针对实验教学,探索团队协作评分机制、实验创新加分机制、综合课程设计机制等,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实践参与情况。
  4.实行与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结合的多元教学方法
  计算机数据挖掘课程具有抽象、难度偏大等特点,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启迪思维,教师应广泛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障系统能力培养的效果。讲解抽象原理时多采用类比教学,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或处理事务的方法引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
  5.形成有特色的第二课堂
  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学科前沿结合,在专业范围内,广泛开展与数据挖掘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定制计算机设计竞赛,鼓励学生与计算机学科前沿结合,进行游戏开发、机器人设计、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完善,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习,进而达到以学促赛、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 艳.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新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4(4).
  [2]李海林.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4(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少儿需要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但是思想逐步被公式化理念所套住,思维被客观物象所束缚,严重影响了其今后的发展,为了激发少儿的创造欲,培养其创造能力,需在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营造相应的创造环境,充分地发挥少儿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少儿的创造性。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一、转变教育观念  少儿
摘 要:文章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验式教育理念和项目式教学等方面,对项目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究,探求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深度合作,如何全方位深层次地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创业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式教学;校企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一、分层次的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
准 备  掏空的鸡蛋壳两枚,筷子若干。  A.爸爸和宝宝每人选择一枚鸡蛋壳,从起点处向同一方向吹一口氣。  B.爸爸引导宝宝用筷子测量谁吹的距离远。  C.爸爸引导宝宝思考用其他生活用品比较蛋壳滚动的距离远近,如笔、线绳、勺子等。  D.爸爸请宝宝猜一猜,蛋壳在不同质地的场地上(沙发上、地毯上)滚动的距离是否一样?
摘 要: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课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融入其中,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成长。文章分析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探究培养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对策。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课程,逐渐形成的
摘 要:因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专业性较强,所以学生学习期间常常容易产生迷茫心理,不仅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还会对中职教育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在此情况下,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要逐渐向理实一体化过渡,确保理实一体化能够积极落实执行。文章主要对中职电子电工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应用  一、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理实一体化存在的作用  中职机构主要服务于社会各行业,是否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