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创新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china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了太阳东升西落,习惯了雨来伞挡,光来眼闭;默许了老师独占讲台,学生独留台下;无可挑剔你讲我记,两不相干,这样你侬我侬,意欲何求?然大雁飞过总有痕,青春人儿走过,岂无声?语文课堂 语文课本 初中特别是面对耳目一新的现代教材,学生是喜上眉梢,兴趣大增,教师又怎能继续独占讲台,视学生于不顾呢?
   既然我们不能,我们为何不迎接挑战,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来一个彻彻底底的脱胎换骨,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都乐于接受的融洽氛围呢?
   面对这样的挑战,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以下尝试。
  1. 表演艺术的运用
   翻开高中第四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前三单元是小说,四、五单元是戏剧。材料这样编排,自有他的目的,那怎么教,就是教师应该考虑的。
   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是有一定情节,就相当于一个故事。那么这样的故事单靠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讲,即使再怎么绘声绘色,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疲惫的。于是,我想不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再现小说或戏剧的整个情节。此想法一说出,学生中一片哗然,都积极参与。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在如此热情之下,我规定他们只能选择课本上的小说或戏剧。目的是先立足课本,了解小说和戏剧的基本情节,对小说和戏剧表现人物的性格有大致理解。而后再向外拓展。为了不使学生流于形式,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看的时候认真思考人物的性格,看完后,任选一个人物写一篇评论文章,加以巩固。
   学生理解了我的心意,都卖力地去准备了。一周的时间,他们就把一切安排的井然有序。
   精彩的表演来自精心的准备。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中人才济济,他们运用各种方式把小说或戏剧的情节以及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舞台上,浸透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让他们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感悟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别里科夫,祥林嫂、葛朗台、孔明、周朴园、陈奂生、罗密欧、玛蒂尔德、王利发,吴太太等等,每一位人物的表演都让我们刻骨铭心。这五彩缤纷的快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看到这些,您还能忽略学生的存在吗?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2. 音乐艺术的运用
   音乐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山涧的一泓清泉;有人说它是大地上的一声惊雷。而我要说它是语文课堂中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洗涤了学生的课堂睡眠,扫荡了学生那茫然的神情。带给课堂的是默契或兴奋!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歌都情有独钟,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把学生的这种才能发挥出来,而且可以让其往深的发展。
   (1) 谱曲。《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亦是元杂剧的扛鼎之作。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了解,熟悉并记住呢?在介绍作者及大体情节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每人在本文选一两段文字谱曲(自己谱曲或借用别人的)。并能唱出来,上课时来一个拉歌比赛。同学们热情都很高,还问长问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我把那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男女生对唱。要求歌词只能是课文中的,不能更改。男女生可共用一段,即男生如唱了某一段,但女生针对这一段还有更好的曲子,不妨再唱一遍,比比高低,看谁唱得好,曲子配得妙,感情把握得准!经过这一部分学生就基本上把握了整个课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了窦娥的情感变化。
   第二部分:选男女和唱得好的,把精彩的曲词当堂教给大家。整个课堂就充满了一片歌声。大家快快乐乐地记住了“歌词”(课文),快快乐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何乐而不为呢?
   (2) 配乐。在教《长亭送别》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阳关三叠》,营造一种离别的氛围,当感伤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时,我们可让学生齐背柳永的《雨霖铃》感受离别的难舍难分!这样,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品读《长亭送别》这篇文章,困难指数就会降低,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就是人的课堂,就是情感的交流所。不能平平淡淡,死气沉沉的度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他们,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
   当然,凡事总有个度。无论是表演还是音乐艺术都要适可而止,不可为了投其所好而刻意为之。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快乐掌握知识才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收稿日期:2012-04-17
  
其他文献
古之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他们学中乐,才能使他们乐于学,学生一旦对某些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情绪饱满,想象横生,好奇心胜。求知欲强,使知识迁移加快,信息流量增大从而克服各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如何唤醒、激励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便是化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1. 兴趣的产生   初三的学生刚接
期刊
【摘要】成语试题一直在高考中出现,学生难于准确解答这种题,本文对高考中成语试题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归纳。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中的成语试题,值得我们大家一读。  【关键词】高考;成语;辨析;方法   成语试题在高考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题,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们一般对此题感到害怕,不好应对,下面就高考中成语试题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1. 注意感情色彩   有些成语,感情
期刊
中学课业逐渐加重,课余时间有限,我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堂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堂课,并且要对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所保证,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特别是在目前的教学学科分配上,美术的学科定位并不显著,使得很多基本的美术知识学生并不了解,而且很多时候,特别是乡村学校,并没有在小学时为学生打好一
期刊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1)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 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精妙传神的语言。  2. 能力目标   (1) 学习运用个性化描写,抓住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色。  (2) 深入人物心理层面,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艺术特色。  3. 情感目标    认识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感悟作者对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旧社会黑暗的控诉。  【教学重点
期刊
一阵急促的铃声,将我从作业的海洋中唤醒。  “喂,您好!”改了两节课的作业,头脑已是昏昏沉沉!  “您好,魏老师,您能来我办公室一趟吗?”听到数学老师低沉而带点怒气的声音,顿时清醒不少,一股寒气由脚底直窜上脑袋。  “又出什么事了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推开数学办公室的门,果然不出所料,我们班的小梅正低头绞手站在数学老师前面,旁边还有她的母亲。  “魏老师,您先看一下这份检查,了解一下情况
期刊
【摘要】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设置的科目之一。在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评价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有效的教学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时,如何注意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技术学习、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探讨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设置的科目之一。在现阶段这门科目的资源建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复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总复习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在练习题的选择上,强调时效性、趣味性、拓展性和反思性,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益。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精讲;拓展性     1. 如何复习计算   计算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且计算贯穿整张试卷,不管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还是解决问题,都用到了计算,可以说计算的准确率对学生考试的好坏、成绩的高低影响最大。
期刊
【摘要】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教授语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法;语境;趣味性;归纳和演绎    语法是联系词汇与句子的纽带,有了语法规则才能完整地表情达意,才能使语言具备有条理的可为人们所理解的特质(符春焕,2003)。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
期刊
【摘要】严抓德育,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班级管理的经验。  【关键词】严抓德育;班级管理;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繁琐,作为班主任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好学生怎样做人,品德教育是关键,它既有宏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的导向,又有微观上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有讲究技巧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期刊
数学,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些要求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小学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