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兼具的林黛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abyy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即是她日后长期生活之所。曾听母亲说过外婆家与别家大有不同。至于如何不同,她当然不明就里。如今来到外婆家自当细心观察,好生判断。通过林黛玉之眼,读者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考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兼以皇帝御赐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更有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殊有不同。正所谓人在桥上看风景,自己也便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那么,林黛玉是怎样一个人呢?在众人眼里,她“年貌虽小,其举止言淡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在王熙风眼里,“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贾宝玉眼里,她美丽多情、弱不禁风、姿容俊逸、聪慧过人。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大家都知道贾母非常疼爱林黛玉,所以都尽最大的热情赞赏她,真实的、虚假的,看得真切的、双眼模糊的,多情毕现,借以讨好老祖宗。不过,大家更想静中窥动,细看端详,看她到底有何样修为,能不能与众为伍,融入金玉锦绣之中。试想,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女孩,又来自偏远的地方,未曾见过大世面,突进王侯朱门,需有多少情商与心智,方才进退自如?我们不禁为她捏一把汗,忧愁剪怀。但林黛玉就是林黛玉,虽非大家闺秀,亦非豪门千金,她就要施展本事,让人们知晓,与别家不同的贾府还有一个寄人篱下而有不同殊俗的小女孩。她备足功课,不许自己有丝毫闪失,无端的或有来由的让人低看小视,那不是她要的结果。在她内心深处,气高使然。且看林黛玉是如何将演技发挥到极致。一言以蔽之:抛出“情”与“智”利器,且运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一是情智显于语言。例如,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此番说话,林黛玉语言之得体,声声入耳,字字入心。既表示对邢夫人的尊敬,感激之情,又明示自己顾全大局之礼,极富教养,端的是“步步留心”的具体表现。又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的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及至后来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一个问题两种回答,判若云泥,怪异得很。之所以改口是因为她从贾母的片言只语中,迅速领悟到贾母是在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贾母压根儿不喜欢女孩读书,林黛玉就立刻改了口,接了答语,顷刻间,各种思绪涌上心头。贾母问话,她当然要如实应答,不该也不能扯白撒谎,诚实品节断不可污。而她又不是轻浮之流,像王熙风在贾母面前不惜阿谀恭维之能事,绝不可行。但贾母究竟是贾府的太上皇,她说不喜欢,就没有人敢说喜欢,林黛玉当然心知肚明;她不愿忤逆贾母,惹人恼怒不是明智之举,只会吃不了兜着走。一旦如此,恐怕就要自冷于贾府,自绝于贾府,遑沦什么被人怜爱,哪怕是虚假的怜爱。紧张思考,反复权衡,她不动一丝衣袖,不露声色,解除尴尬,足见她聪颖机敏,年少持重。
  二是情智现于举止。例如,贾母正面榻上独坐,西边四张空椅,熙风忙拉了黛玉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稍事分析,不难看出,贾母正面独坐,“正面”且是“独”坐,大有来头,显示了贾母特殊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四张空椅中左边第一张依序为上座。黛玉虽是外姓,是客人,但有舅母、嫂子在旁,辈分之别,焉肯就坐,因而“十分推让”。经贾母解释,才落了座。这里一方面写出了林黛玉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表现了她彬彬有礼、聪明懂事的鲜明性格。堪称细微处,演绎举止得体大手笔。又如,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此举更是难能可贵,超拔俗常。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长期历练形成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要改变难度非常之大。为了识时务,不做另类,她心一横,咬碎玉牙下咽。她读过《论语》,文中有“不知礼,无以立也”。说的是人不懂得礼仪,就不能立足社会。而对林黛玉来讲,等同于她难以在贾府存身。她也深知,高墙重院规矩繁多,而且要求极严。在这个去处,大家闺秀也好,小家碧玉也好,丫鬟下人也好,都必须恪守礼规,举手投足绝不可造次。于是,林黛玉瞬间转身,将本有定规却变数极大的礼仪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智融于礼仪,水乳交融。她以一己独力,捍卫自己的尊严,更捍卫林家荣誉。其超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远在许多阅历丰富的成人之上,显得那样的华丽而凄美。
  在此,曹雪芹“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罗曼·罗兰语)。”小小林黛玉,她的身体单薄但不嬴弱,她的品性孤高但不猥琐,她的灵魂骄傲但不枯萎,情智生辉,风范十足。
  作者单位:湖北枣阳二中。
其他文献
一、高中文言文篇章与情感教学的互动延伸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课程一直以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难点。由于缺乏时代语境的引入,和对古代文化的陌生,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体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历来也是在高考中可以体现学生差异的重要部分。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我们在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自身的教育引导,来实现其对
《宋高僧传》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佛教史籍之一,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范祥雍先生的点校本,嘉惠学林,其功甚巨。然该版本在标点方面尚有一些可资商榷之处,笔者近日在阅读该书时,随录其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7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检查。结果:超声观察76例患者中73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至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8月接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从理疗,牵引,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康
目的探讨喉结核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进一步加深对喉结核的了解。回顾分析2000年来总收治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全部经过常规痰液涂片检查、胸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1943年写成的一篇作品。朱光潜曾为《中央周刊》写了两年稿子,后来集成两本册子,一是《谈文学》,一是《谈修养》。《说文嚼字》即收入其中的《谈文学》
一、语文作业要体现“语文味”  在现实中,我们语文作业,一般重“写”轻“读”,重“表达”轻“交流”,重“统一”轻“个性”,这样的作业安排和设计,不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智慧。如程少堂所说“不会用‘我’的语言(吾言)来表达‘我’的内心世界(吾心),就不能算是会学语文,语文素养(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就不会高”。显然,语文作业作为对语文学习的巩固和拓展,更要求学生“用吾心去悟”“用吾言
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是河南省、南阳市重点交通基础建设项目。是二广、沪陕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在3年建设期内,内邓项日公司紧紧抓住质量和安全两个重点,把内邓高速建成
作为一名教育者,从教学的角度去理解《亮剑》,同样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受益匪浅。生活中的每个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管方法如何,都有相似之处: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幽默的性格;敢于拼搏的精神,强烈的自信……从《亮剑》中的男主角李云龙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师,也就是课堂上学生的“领导者”,我们该如何做好“领导”,如何赢得学生爱戴,如何带领学生在高考
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崛起以及教育市场化的推进,民办高校开始由原来的规模扩张进入到加强内涵建设的阶段。而内涵建设重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