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作品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概念史研究是当前中国知识界颇为关注的学术方法。尽管以此名义标举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累积,但究竟什么是概念史,似乎还是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本书作为“乐道”文库之一种,正是要正本清源,确立中文学界接受概念史方法的知识前提。
期刊
近年来,关于城市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日益增多,出现了一些研究范式转换下的成果,这些成果既包含对城市文明所表征的历史道路的评价,也表现出新的美学标准和研究方法的生成。然而,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渐渐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在使用“空间”“市民社会”等概念时的非历史化倾向,没有将城市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整体结构中;其次,在塑造城市主体及主体认同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化的谋生个体形象,遮蔽了社会劳动更广泛的含义;再次,在探讨日常生活问题时,将日常生活本质化、绝对化,制造国家与城市的二元对立;最
置于传统文化体系和近现代革命历史之中,“红色”并不单纯是指对一种颜色的视觉感受,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革命精神。中国画的红色主题创作,需要探索作品的精神内蕴与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艺术语言与视觉效果的彼此映衬、设计构思与画面构成的理念交会,借以创造和挖掘出红色经典在当下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1949-1959),艺术家周令钊创作了大量与天安门有关的艺术设计作品。围绕天安门视觉形象的建构问题,可以探讨这一图像作为国家象征的确立、艺术家基于特定时空的视觉感受和身体经验形成的“视像”与重要公共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图像在社会层面的衍化传播。对于周令钊这样把设计和装饰性语言建立在精准的写实基础上的艺术家来说,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形成的“视像”对其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所谓艺术家个体在重大集体项目中的贡献,往往就是这样一些个体经验被意识形态或公共话语充分抽象和提取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