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ram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例以“1型糖尿病”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视乳头萎缩、尿崩症或听力下降等表现的Wolfram综合征患者,基因检测均携带WFS1纯合突变,对家系成员进行验证明确诊断。以“Wolfram综合征”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筛选出目前国内外报道48例中国患者(包括本文3例),其中仅14例行基因检测,总结分析发现,Wolfram综合征累及多个系统,糖尿病及视神经萎缩大多出现在10岁以内,而诊断年龄多在11~20岁,发病年龄较早,误诊率及漏诊率高。因此临床上对儿童及青少年出现任何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应尽可能进行基因筛查,及早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COVID-19流行期间皮肤科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方法回顾性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4月15日)及2019年同期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人次、性别、年龄以及病种等。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流行期间,本院皮肤科门诊量大幅下降,日均门诊量(236人次/d)仅为2019年同期(2 678人次/d)的8.81
2型糖尿病(T2DM)是世界上增长迅速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人体肠道菌群(GM)在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T2DM患者中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异常促进了肠道细菌及其有害代谢产物进入循环系统,通过干扰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和免疫稳态而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笔者从代谢组学在T2DM中的应用出发,主要从T2DM中的GM失调、代谢组学阐释GM对T2DM代谢调控的相关机制、基于GM代谢的T2DM治疗几个方面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菱形、圆形及泪滴形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8月—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云南省剑川县人民医院接诊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面部病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3~88岁。患者创面面积为1.0 cm×1.0 cm~7.0 cm×5.0 cm,其中菱形创面10例、圆形创面12例、泪滴形创面8例,均采用自行设计
报道1例青年女性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4年,左足溃烂1年,6年前出现双眼白内障,入院后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非均匀型脂肪肝及多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呈“鸟样外貌”,头发花白,声音高调且沙哑,四肢纤细,皮肤菲薄,左足第一跖骨背侧及外踝处可见深达骨质溃疡。采集口腔拭子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检测到患者WRN基因存在2处(c.1270-1G>A和c.3475A>T)杂合突变,诊断为Wer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作为一项血糖监测新技术,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整体血糖控制,并提高长期管理水平。但新技术一般伴随着高成本,因此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十分必要。本文就近年来针对CGM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