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学段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情感感知方面的教育也不可忽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认知教育地位相当,得当的情感教育既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增进,又能够在学生丰富情感的养成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要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重视起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系,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所谓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情感领域范畴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感能与教师的情感产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和情绪,从而达到学生品行和道德观念端正的教育成果。小学班主任必须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纳入班级管理计划的一环,在情感教育上狠下功夫,将情感教育的成果最大化,让学生不仅在认知方面得到培养,在情感方面也能够获得成长,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一、 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侧重点,学生情感教育缺失,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情感上无法融入教师创设的情感环境,降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新课标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作为对学校的教育考核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重视起来,让学生不仅在文化知识方面得到提升,在品德和情商方面也要有所成长。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好对学生情感的正确引导,将情感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长期开展。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情感和思维发展还不充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因此教师的情感教育工作在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 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事物的评价上缺乏正确的判断,学生往往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自我评价能力欠佳,导致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存在壁垒。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让学生对自己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端正与同学、老师的相处态度,为教师的情感教育寻找切入点,让情感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比如现在由于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家长都尽量满足,使许多学生开始有了攀比的虚荣心理。一旦提出的要求没有被满足,情绪就会失控,轻则大哭大闹,重则拒绝上学,以此逼迫家长妥协。教师在发现这种不良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干预,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不论是攀比之风还是其他不良的风气都不允许在校园出现,一旦出现要及时干预,制止事态的发展。这些不良的风气极容易让学生受到影响,误入价值歧途。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为学生清理可能干扰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障碍,净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端正情感态度,以正确的方式和同学以及老师相处,让学生能够无忧无虑的学习、成长。
  (二) 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且情感波动较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首先要有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原则的意识,给予学生情感教育足够的重视,细致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小学生心性单纯,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特征,在情感教育中加以利用。比如本学期开学初期,我班原本品学兼优的一名女同学上课常常出现走神发呆的问题,下课也不像之前一样活跃。在发现这个现象后,我首先向其他科任教师了解该同学的上课情况,发现该同学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和上学期相比确实出现了下降。接着我又向和该同学关系较好的同学了解情况,发现在暑假期间,该同学的妈妈出现了中风情况,目前还处于康复阶段。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私下跟该同学进行了沟通,通过讲述自己家庭曾经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亲身经历,打消了该同学不愿意交流的顾虑。最后学生敞开心扉,表明了自己是因为担心学习成绩下降伤妈妈的心,给自己施加了过大的压力,才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开导了情感后,让该同学打开了心结,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一定要花时间多留意学生的情感动态,帮助学生梳理情感,培养学生自我开导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不良情绪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双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 发挥好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在模仿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且乐于模仿他人的言行。教师作为学生校园生活时光中的主要参与人,要从自身做起,端正自身的品行,规范自身的言语,始终将教师的道德规范牢记心中,为学生做好正面的积极的榜样,让学生有样可依。只有教师严于律己,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情感往好的方向發展。发挥好榜样的力量,既能够有效树立教师的威信,让学生在心中产生信服的情感,又能够让教师顺其自然地开展情感教育工作,不易于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与传统的说教相比,学生对榜样的接受度更高,情感教育的开展效果更好。
  总之,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完成认知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更高效以及更快乐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6(12).
  [2]沈吉刚.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220.
  作者简介:
  官超,山东省青岛市,胶北柏兰光彩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是小学阶段的学科内容,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音乐教育作为开发学生智能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灌输性过强,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影响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奥尔夫教学方法,解决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
摘 要:美术教育是综合培养中职生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总结出了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希望借此能够对中职美术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兴趣培养;创新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其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
摘 要:美术,是对学生的美育培养,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社会观,而情感与审美往往是分不开的。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往往会带来情感的变化,在创造美的时候也需要运用到情感的因素。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情感教育提升美术教学的教学深度和教学内涵,本文将从此角度入手,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教育;美术;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对于学生审美品位的培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情感思维有较大作用。虽然我国在传统教学中,忽视了音乐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音乐教育的开展。在开展音乐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体现一定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涵养。文章主要通过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与实现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任何阶段的音乐教学都能够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岁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璀璨的瑰宝,已深深融入到国民精神之中,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传统民族元素是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同时还应当不拘于传统,借鉴国外经典,与国外流行時尚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中西融合,进一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感的中国民族化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运用  一、 中国传统元素
摘 要:对于中职美术专业来说,基础课在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是起到一个“起始性”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门外汉”转变到“专业人才”的重要过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想要保证基础课教学的质量,还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与经验,谈一谈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  从当前中职美术的教学状况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当中会以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作为重要的标准,然后对学生在学习体验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此来对学习效果的好坏进行评价。在中职音乐的教学的过程当中,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突出。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职;音乐教育;应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中职教学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
研究背景:应激是机体对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导致内分泌和行为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在应激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但调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