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示性教学述评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改革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典型案例,一改原来“指令型课程的全预制、全垄断、全封闭为生成型、开放型和个性化”。2004年5月10日至11日,由《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浙江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在江山中学如期举行。2005年5月郑逸农老师在浙江师大执教了陈钢的《梁祝,我初恋的墓志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指示性教学突出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学生与教师都从指令型课程中走出来,使师生的心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
  
  一、新课标对选文的功能分类
  
  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在研究者看来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功能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
  “定篇”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定篇”不承担任何附加任务,同样,“定篇”也不俯就任何学生,不管他们生活处境如何、阅读情趣如何,每个学生都要按同样的要求去学习、掌握它。
  “例文”采用的是夏丐尊的定义。“例文”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发生于所选用的外部环境,它们或者是从许多文本的研读和分析中所概括出来的“共通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或者是从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和行为规范。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
  “样本”说,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样本教学的内容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读写及文学鉴赏的现实状况。换句话说,在本质上,“样本”说的课程内容,是不能事先约定的。作为“样本”身份的“选文”,在目标取向上要求向主张过程模式的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靠拢,要与艾斯纳提出的“表现性目标”有某种贯通。
  “用件”关心的主要是内容方面,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这种类型,学生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东西出发,去从事一些与该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材里的“用件”,大致有“语文知识文”、“引起议题文”、“提供资料文”三个品种。
  非指示性教学就是要把选文处置成“样本”。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学生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中,而不是权威的阐释——无论是专家、教材编撰者还是教师。所以整堂课没有先验的答案去评判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能够放胆去说、用心去听。
  
  二、非指示性教学的基本流程
  
  非指示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指示学习的方向,整堂课的学习重点由学生讨论自主决定;教师也不指示教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己取得合理的解释。其核心精神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非指示性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1.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说出各自的原初体验;2.再读,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3.小组研读,班内交流,提出研读中的各种疑问,教师根据研读情况适当补充,并介绍自己的研读体会;4.迁移尝试。教师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由于突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学生用手、用口、用心,去读、去听、去思、去感受,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学生智慧的火花,感受到他们心灵的脉动。
  
  三、学生心灵的飞翔
  
  1.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结论
  非指示性教学,教师并不给学生提供问题的参考答案,这样便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思维的弹性空间。因为教师不提供答案,学生就可以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必担心招来教师的批评或嘲笑。这样的情景便会促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思考,从而形成自主思考的局面。同样的一个疑问,不同的学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教师对于这些看法,并不简单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对于一些完全个性化的内容,只要学生用心想了,可以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
  
  2.学会如何表达
  在迁移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播放了阿炳的《二泉映月》,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第一位学生:“音乐首先是低沉的,接着转入豪迈,最后有点欢快。”我们注意到在学生的发言中,其精要点是三个形容词,然而这三个形容词能说是学生的独特感受吗?显然不能,它可以是对音乐的客观的概写。第二位学生稍有进步,他说:“二胡的声音挺吓人的,感觉有个瞎子在街上哭泣。”接着教师又告诉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用“我以为”、“这说明”这样的字眼,并提供了自己听后的感受,基本上说出了自己在听音乐时眼前所再现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真切地学会了怎样用言语表达。
  
  四、教师心灵的飞翔
  
  1.从烦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非指示性教学不提供给学生正确答案,所有的答案都是在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教师只在课堂教学流程中进行适度的引导,而没有必要对课堂的每分钟都加以控制。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流程的调控上,教师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腾出来给学生,自己则可以聆听学生的意见。以往的讲解只是教师把设想好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传授,教师与文本之间没有心灵的碰撞,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并无心灵的共振。而在非指示性的课堂中,教师要做的事情却很多。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都有所了解。
  
  2.敢于陈述自己的见解
  由于标准答案的限制,在指令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的是教参内容的翻版。他们只要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过来,然后依样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没有对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新课程背景下的非指示性教学摆脱了教参的束缚,教师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五、非指示性教学的教师功用
  
  1.教师并非不预设
  非指示性教学尽管对学生不指定学习目标也不指定问题答案,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在上课时不作任何预设。这样类型的课例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与教材实际设想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知道自己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他们决不把结论灌输给学生。
  
  2.教师并非不作为
  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的功能已经从讲解中脱离出来。他们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但是绝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动向,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正确的加以引导,不合理的及时加以化解。在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从讲解者演变为引导者、观察者、发动者、支持者。
  
  (章 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1 我国钢管行业的运行特点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3年以来,钢管行业运行的基本特点是: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通过结构调整,而不是通过产能增加来推
【正】 王希杰先生的新著《修辞学通论》96年6月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修辞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摆脱了以往的框架,在一个全新的语言观、修辞观指导下建立了一个
共振,是一物体的振动引起另一频率相同物体振动的物理现象.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教师"投入"与学生"产出"严重失衡的现象,正是因为教者与学者之间不能产生和谐共振.和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武汉市六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其创业意向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就业难度、创业难度、行业壁垒、行
【正】 量词是汉语的“特产”,它除了具有“表示人、事物、行为的单位”这一语法作用外,有时还具有独特的修辞作用。本文试分三点说说量词的修辞功能。 一、暗含比喻,描形绘
2014年8月,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包钢股份)在中400mm自动轧管机组上试制了200mmХ200mm、150mmХ160mm两个规格的热轧无缝方矩形钢管,其力学性能、尺寸公差符合与用户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展示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个句子.高语(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和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的配套录音磁带,都把
摘 要:针对江西省职业技术人才就业问题和企业的招聘问题,提出了政府可与人力资源公司和高校搭建三方合作的“移动工厂”平台,并提出平台工作的五大机制:人才信息创建机制、高职学生培训机制、就业动态追踪机制、人才回流招聘机制、重度垂直服务机制。  关键词:江西省;高职;就业;“移动工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40
介绍了3种HFW焊管生产线内毛刺切断装置——内毛刺刻痕断屑方式、内毛刺刀具切断方式和飞锯出口切断方式的结构形式,并分析各种结构的适用机组和优缺点。分析认为:3种内毛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