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长们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幼儿教育往往大家都会想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其实一个完整的教育还离不开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家庭。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发展中直接的生活空间,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随着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越发感觉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而家长对于我来说,也从最开始的“服务对象”变成了“有着共同愿景的同行者”。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也互相成就。所以我现在喜欢把我们的教育称为“在一起”的教育。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所接触的家长数远远超过了我教过的幼儿数,有多少家长就有多少记忆的画面。
  焦虑到看不到孩子的妈妈
  记得有这样一个妈妈,她在我接班的第一个月就和我进行了两次约谈,第一次约谈的时候说到一半便开始“泪流满面”,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她表示很“无力”,感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家中其他成员不能达到一致,不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而自己为孩子放弃了很多……听着她的倾诉我的眼圈也跟着红了,但我并没有去询问太多细节,也没有对这件事情做任何的评判,因为我想,她那一刻需要的可能只是有一个听众听她诉说,只是需要有人接受她的情绪和情感。在听了她的倾诉后我对她说:“谢谢你愿意把这些告诉我,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有很多妈妈其实都有和你一样的困惑,所以你不用着急,也不用害怕。但是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容易,所以她们往往会选择放下自己的一些东西。”(今天的我可能会对她说:“作为妈妈的你一点都不柔弱,而且也不一定就要刚强。”)虽然这一次的约谈没有谈很多关于“孩子”的事情,但却让我和新家长建立了彼此接纳的关系。随后我们之间的面谈、電话交谈就非常频繁。
  第二次沟通时她仍然在说要不要搬出去和老人分开住,但是她自己也知道分开住面临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那时我便开始意识到,她完全被这件事情困住了,并没有真正关注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孩子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于是我便邀请她来参加孩子的活动(她平时很少来园接送孩子),想让她看到“孩子”。那一天晚上她马上给我打来了电话,并整整和我倾诉了1个多小时。虽然这通电话打破了我当天的计划,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因为我发现让她来参加活动是有效的,她已经开始把关注点从怎样让爷爷奶奶按她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转移到了孩子本身,话语中都在描述她看到的孩子行为。
  这以后我会通过给孩子拍照片、写学习故事的方式和她一起分享孩子的闪光点,分析孩子的需求,告诉她一些幼儿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并且定期追访她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在孩子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约谈时她欣喜地跟我说:“现在爷爷奶奶都有变化了,爷爷愿意主动和我说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会用我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了。”其实爷爷奶奶的变是因为妈妈在变,当他们看到妈妈努力地用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时,他们才有了真正的认可;而妈妈的变是因为她放下了自己的“自以为是”,她的教育真正开始关注孩子本身了。
  照书本教育孩子的妈妈
  记得原来班中有一个学历比较高的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当时为了孩子辞掉了工作。她经常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并和儿童心理学专家进行沟通。这位妈妈很喜欢和我进行约谈,第一次约谈的时候感觉我们在做学术研究。结束后我觉得约谈的意义不是很大,她的表情也让我看到了她的不满足。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这样的家长不需要我给她提供很多专业理论知识,我能够给她的就是用孩子的真实表现说教育。所以后来我会记录很多这个小朋友的行为表现和言语,并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因此每次约谈之前我都要做很多的功课。
  在孩子毕业前的几天,这位妈妈表示想做最后一次约谈。那天晚上,她来到班里的第一句话就说:“祁老师,我知道这么晚了还打扰你很不礼貌,但是我觉得这次机会很宝贵。”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她眼圈红着对我说:“我觉得你是懂我的,每一次约谈我都很愉快,对我也有新的启发。现在我不会再去完全靠书本了,我也开始学着你的方法去观察我的孩子了,现在发现以前可能有些偏执了,你看我也是个好学生吧……”直到孩子上了小学,这个妈妈还会经常和我聊聊孩子的情况。
  在这些年的家长工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家长和幼儿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所以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方法去与所有的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家园沟通我也给我自己制定了标准,首先是“四不做”:不做投诉者,不做批判者,不做旁观者,不做等待者;其次是“三要”:家园工作既要有温度也要有态度,家园工作要走在家长前面,家园工作要“真”沟通。
  这些故事可能在很多教师和家长身上都曾发生过,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将发生。怎样更好地做家园沟通,怎样更好地与家长、幼儿同行,需要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无边界理念下的幼儿园泛在式主动学习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号CDBA19086)的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校园网上高效地搜索信息,Web搜索引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介绍了搜索引擎的一般架构体系和Lucene——一款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全文搜索引擎开发工具包;然后结合MVC框架和JSP Servlet JavaBean技术将Lucene引入具体实践,实现并提供了一个校园网信息搜索平台。  关键词:搜索引擎 Lucene Web搜索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
施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即如何把节日变成“课程”来实施。近十几年来,在园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热潮中,全国各地许多幼儿园都在建构幼儿园的节日课程,有的把节日课程作为园本课程的架构、开发来研究,有许多的节日课程的研究成果。研究此项内容的幼儿园应该不计其数。有的幼儿园开发园本节日课程时,中国传统节日不足以支撑整个课程,幼儿园就自己设定节日如科技节、阅读节等来丰满支撑课程,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美工区、建筑区、家庭区、图书区……这些耳熟能详的区角,已经伴随我们多年。每天在这些角角落落里,都会上演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教师们的教育故事。区角到底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发展?是否已经成为幼儿最适宜的发展场所?开学初,教师们的一场关于“自由角色游戏”的争论,拉开了这场思想蜕变的序幕。这场争论对曾经陪伴我们十几年的区域游戏有了新的诠释,让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有了新的转变,为幼儿园
身体的感觉是“我”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一刹那所产生的一种行为反应。孩子们一出生就开始了对身体的最初运用,婴儿期的身体对外界会产生种种反应。可以说,身体是一种工具和媒介。成人通过观察孩子身体的变化来了解孩子的需求,如冷了身体会蜷曲、热了身体会舒展开、肚子痛身体会扭曲。同时,孩子们通过身体感知与外界的连接,在成长的过程中探索自己身体的各种可能性,如他们爬到椅子底下,探索身体与椅子产生的空间关系;从台阶上跳
硕硕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生性顽皮,体格比一般小朋友强壮,所以在班上经常恐吓、伤害其他小朋友,主班李老师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都没什么作用,其他老师对硕硕的行为也非常无奈。面对硕硕在幼儿园的表现,他的父母认为,这只是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因此并不理会。但同班级其他孩子的父母经常向李老师投诉、抱怨,认为硕硕的攻击性行为会给其他小朋友造成心理阴影和伤害,并且认为老师花了太多时间在硕硕的问题
拉普兰森林博物馆位于芬兰拉普兰区罗瓦涅米地区内,于1968年对外开放,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集中展现芬兰拉普兰地区森林历史的博物馆。  该馆集中展示了拉普兰地区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森林密集型劳动时期的历史。博物馆内的引导老师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森林工业原始阶段的情形,说明建立该馆的主要目的是保存遗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拉普兰伐木工地以及伐木工人的生活、劳动用品等。每年芬兰各个教育机构及园所都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情感上的碰撞,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合使用,让自学有了支点,课堂成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理解的场所,也为拓展学习找到延伸点。尝试自学、合作交流、探究理解、拓展补充、评价反馈五个教学要素的实施,使语文翻转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 五要素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曾遇到过和武老师一样的问题,在这里分享几个我们图书区里的小故事,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Q阅读区没人去?  A 营造一个好环境!  2016年9月,贝贝班正式成立,小朋友入园伊始,阅读区就以“标配”的形式存在,然而区域活动时间,我们常常看到益智区、生活区等操作性强的区域总是人满为患,但阅读区里却冷冷清清。  于是,我们告诉幼儿:“如果老师玩区域时,看到想玩的区域人满了,就会换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经意间我坚守在幼师岗位上已有20个年头。20年,让我懂得教育就像“养花”一样,我们是“护花者”,需静待花开。  还记得那是小班上学期的一天中午,吃完午饭的孩子们正从户外回到教室。突然听见班级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什么声音?我赶紧跑到教室外,朝教室里面一看,原来是贝贝打碎了花盆。正好经过我们班的刘老师告诉我:“他(贝贝)听到教室门突然关上了,就使劲用椅子敲门,打碎了几盆花…
园本教研是提升园所保教工作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区园本教研工作能够深入开展、不断推进,每学期每位教研员都会在自己负责的学区内进行园本教研展示活动,在园所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一至两所幼儿园面向本学区的园所开放园本教研现场,再由教研员组织业务干部、教研组长针对教研现场进行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给业务干部搭建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得到锻炼,同时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开阔教研组织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