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对经济周期的作用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周期是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或长期趋势的偏离。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规模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投资规模对经济周期具有明显的作用。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投资的过度扩张及随后的收缩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学者们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于内生的投资因素与技术革新、新发明、农业欠收等外生的诱因结合到一起而造成的。
  近些年来,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实施积极宽松的财政金融政策,短期拉动了经济增长或延缓了经济下滑,但其对经济周期的中长期效应,已引起经济学界和经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投资规模增长率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投资规模增长率对经济周期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借鉴。
  1970~1990年拉美投资规模
  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资本形成总额、国内信贷额明显持续较快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在70年代年均增长率达104%。在投资的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实现了年均5.7%的GDP增长率,效果显著。虽然其间不乏有增长率的小幅波动和通胀率的大幅波动。最终的危机在80年代初正式爆发,GDP增长率大幅下跌甚至为负,同时通胀率也因为全面衰退而下降,整个经济受到重创,进入紧缩时期。可见,过度的投资建设与过度的投资资金发放,会引发后续的经济从增长转为下行,加剧经济波动。
  2000年以后美国投资规模
  宽松的金融管制和货币政策,提前消费和投机理念,致使美国信贷规模尤其低信誉信贷大幅扩张,房地产投资持续火爆,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在2007年前信贷规模和股市规模的高速扩张,它们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28%和5.13%,高于年均GDP增长率2.38%。资本形成总额和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和13%,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结束了上一轮高速增长的经济周期,全球经济整体呈下行趋势,时至今日在诸多经济体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经济下行的同时其巨大的波动也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危机本身的冲击以及各经济体实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后遗症,给后续经济的发展埋下了诸多不确定因素。2009年世界经济发生了自二战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萎缩,世界GDP下降了2.2%,同期世界贸易总额更是以14.4%的惊人速度下降,是上世纪8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所受到的最大挫折。
  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及全球经济危机等国际经济波动事件显示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后续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对国家、企业、居民、家庭的经济增长及当下的生活都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货膨胀,失业率升高。尽管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在过去被证明是一个祸害无穷的东西,但是全世界仍然在像吸食毒品一样将其视作救市之宝。
  1978年以后中国投资规模
  大规模投资是基于大量的货币发行,中国1978~2011年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的7.7倍。2011年中国的GDP规模为47万多亿元,是1978年3645亿元的128倍。广义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5.2万亿元,为991倍。
  1981年至2010年的30年间,中国GDP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10.22%,增加了30倍,表现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高投资基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会累积货币风险与财政风险。特别是2007年四季度以来的刺激政策,使2009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7%。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全国彻底掀起了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尤其是投资需求激增和信贷大幅膨胀,导致经济运行表现出过热征兆。数据表明,1992年GDP增长率达到14.2%。但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的是,物价在经历1990~1992年连续三年平稳之后,从1993年开始逐月攀升,最终1993年CPI为14.58%,1994年为24.24%,发展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际从1993年开始GDP增长率已经开始缓慢下滑,过度投资的影响立竿见影,如果不能及时调控,新的一场经济危机很有可能爆发。幸运的是,中央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及时实施宏观调控,1995年通胀实现缓慢回落,并且GDP增长率保持了稳定,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过高的投资规模、过低的投资效率、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势必造成金融低效率和经济金融风险的集聚。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波动,经济波动出现时,看得见的手——政府往往干预,常常导致过度投资。在政府干预的经济体系中,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往往会出现基于货币和财政杠杆的过度投资,表现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和投资效率相对低下的投资规模扩张,可能会在短期内拉动经济走出低谷,但很難解决经济运行规律本身的问题,甚至增加金融风险,增加中长期经济波动的波幅和波频。
  过去30年重化工业飞速发展,产能过度扩张,在这一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的盈利模式十分简单,尤其是国有企业,只要批项目、发贷款,就可扩产能、赚大钱。然而,随着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再加上低端产能及落后产能无法淘汰,这些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最大阻力和障碍。因此,“稳增长”的本质,是要从质量与效益着手,实施行业整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唯有如此,才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粗放式增长的困境和尴尬。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如今,无所不能的电子商务,像水对土壤的渗透一样,渗透到社会家庭生活的旮旮旯旯。谁不曾网购,谁不对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们如数家珍,谁不对马云、杨致远、湛炜标们了如指
期刊
你是我的“盐”,带我领略食物的变换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在诗句中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意思是,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可见,“盐”这玩意儿对食物的作用非同小可。  食盐调味,能解腻提鲜,祛除腥膻之味,使食物保持原料的本味;盐水有杀菌、保鲜防腐作用;把盐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鲜,用来腌制食物还能防变质。  医学“盐”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但经常吃却不一定健康。在中国上千年的饮食传统中,一些本土食物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有助健康长寿。松子——清肠润肌肤珍珠般的松子,在传统御膳中运用广泛,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约有3.5~4.0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死于HBV.本文扼要介绍HBV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同时指
太宰治出身名门贵族,年幼的富裕生活让他感到自傲,成长环境中的压抑与爱的缺失又让他感到自卑。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经济崩溃、文化失衡,传统文化遭到否定,贵族制度开始没落。社会的
生活像奔走在悬崖峭壁,有时只要往前一步就会掉下万丈深渊,但人们却只顾着你追我赶,不懂得悬崖勒马,等出了事才悔不当初.rn出访美国时,曾经遇到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才貌双全,各
无论是足不出户,只需轻点触屏就能送菜上门的电子菜篮子,还是不用课本,只要打开平板电脑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电子书包,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正在将"智慧城市"的虚拟概念一点一滴地融入人们的生活。8月5日,住建部下发通知确定10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此后仅三天,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也共同起草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占地807亩,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