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施背景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即立德树人这一关键点提出的,就是希望培养出什么人的问题。提出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基础,是起着关键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更深层次的细化,让教育实践更具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自古以来都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及文化都极其落后,加上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加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极大地制约着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教学的进度,也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当然也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作为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重点。
  二、实施措施
  1.抓好幼儿学前的双语教学工作
  少数民族多以本民族部落聚居,婚姻也以本民族联姻为主,汉族或其它民族通婚现象很少,所以少数民族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住在少数民族山寨,几乎没有接触汉语,少数民族语言成了他们一生的母语。自八十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重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開始开办学前班,目的是通过学前教育为一年级学习做好铺垫。幼儿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幼儿能同时掌握多语种,这为提前学习汉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实践中,我们加强幼儿学前教师的选拨,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双语教中。由于学前班的学生已经有了母语做基础,所以进入学前班后的主要教学工作就是以学习汉语言为主。通过母语辅助来学习汉语,从认识周围事物开始,从认识词语开始,不断丰富和积累词汇,并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每天说一句简单的汉语,为汉语学习打好基础。
  2.加强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从小使用本民族语言,长时间的语言发音方式直接影响了汉语音的标准度。云南昆明两区倘甸镇鲁嘎村委会主要聚居的是彝族的支系黑彝族,虽然所分布的地区并不广,但每个地区的语音却有很大的区别,这都为教学汉语形成了种种障碍。且常常不分和分不清前后鼻音。拼音是低年级学生识读汉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少数民族学生正确说汉语的前提。如果不进行重视,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纠正,那还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说不好汉语,连查字典、使用电脑等都会发生笑话或不良后果。所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学校要选择普通话过硬的教师来担任,教师教学时要教学生做好正确的口形,发正确的音。只有培养学生发正确的拼音,才能让他们说标准的普通话,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视低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教学
  少数民族的语法和汉语语法有一定的差别,学生由于从小和父母家人使用母语,很少有家长在进入学校之前对孩子进行汉语启蒙,也无法提供汉语学习和交流的语言环境,习惯了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一旦到了学校在练习口语训练时,常常会闹出很多的笑话,以致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以云南昆明两区倘甸镇鲁嘎村委会为例,在语法上和汉族的最大区别是动宾结构的语句。彝语的“我们做作业”译成汉语为“我们作业做”“我买了一本作业本”译成汉语为“我作业本一本买了”等。这样的病句在少数民族学生的习作里是屡见不鲜的,也成了学生理解课文、口语表达和习作水平的提高的拦路虎,所以学校要重视低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教学,有目的、有计划、长期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训练,教材口语交际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课堂口语教学和课外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结合起来,创设普通话交流的大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朗读能力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学,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小学生到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读书”。顾名思义,既然是读书,就应该把书读好。所以学校要把书读得好不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更应该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以前学校重视应试教育,抓分数,抓做题,分数却一年不如一年。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感的培养,忽视了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准就是要把字读准确,咬准字音,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读通就是把句子读通顺,把握住停顿、断句,便于理解内容;读流利和读出感情最重要,就是要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能让读者享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更能让听众在语言大餐中陶醉。
  5.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受地域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所接触的事物很狭窄,交通的不便,信息的封闭,影响了学生的认知交流内容和表达能力。而语文实践活动既能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能使学生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施展,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开展课本剧表演来体验语言的美。新大纲明确提出小学毕业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据专家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利于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这就告诉我们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还要开展海量阅读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巩固拓展学生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6.重视在评价中渗透语言元素
  以前谈到考试就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样的方式不能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更要考虑到更多的元素。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欠,我们在评价管理中,不仅考察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且还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综合能力测查中,分为作业习惯、背诵、朗读、看图说话、演讲等,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得到全方位发展。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有许许多多,只要学校和教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就会探索出新的路子,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己任,树立“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合适学习方法的学生”的信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
期刊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愉悦、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打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而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大多留在农村,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而农村的老人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全面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有的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服,没有时间学习。这样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問题。梁启超先生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潜心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朱作仁教授曾在
期刊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把写作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敢于“以我手,写我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一、激发写作兴趣,引起写作欲望  首先,从形式上激发兴趣。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就指导学生建立成长存储袋。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成长存储袋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鼓励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定形式,在成长存储袋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集中的暴露。农村小学生普通怕写作文,所写作文缺乏表达力,没有创造力,没有新奇感。农村小学学生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标准》写作教学理念和目标,结合我多年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教农村小学的作文的方法和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大语言环境,随时随地地讲普通话  农村小学生作文難,首先难在表达上。目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我们且称之为写作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从写作障碍走出
期刊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开始重视教的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甚至利用备课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出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若干个重要问题,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优化教学设计”的课堂中,学生看似主动了,课堂也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学生仍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轨道前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仍处于被动接
期刊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 外貌描写能更好的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如五年级下册22课《人物描写一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片段: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息时
期刊
由于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贯彻实施,社会各层都对其普遍关注,这在一方面推动了小学教育传统理念的革新,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但想要让传统的教育观念完全从中解放出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沉淀。教育体制的深入也使得小学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教育行政管理的地位在社会管理中所占的分量逐步提升,这也赋予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多的使命,加之国家教育的规划蓝图引导,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效率和质量势在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