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人物写生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1983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 外貌描写能更好的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如五年级下册22课《人物描写一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片段: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息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光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对王熙凤这一见面过程的肖像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可以表现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如五年级下册第20课《景阳冈》中武松没上冈前和酒家对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來。”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这段描写通过对武松说话内容、语气、声调的描写来表现武松的豪放、倔强的性格,使读者能由此而了解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三、心理描写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景阳冈》的片段描写: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来。不到半里路,看见一座破烂的山神庙。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武松读了才知道真的有虎。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就很好的表现了武松倔强、好胜的英雄性格。
  四、动作描写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而不是作者下评语和论断。动作描写要显示人物的个性,这样人物才“活”起来。
  如我们五年级下册第20课《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以上是武松打虎的场面,通过一系列的动作“闪、靠、提、拖、插、拿、抡、劈、丢、揪、按、踢、打”等描写得惊心动魄,有声有色,一个勇敢无畏的打虎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五、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作文给人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如五年级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中的片段:……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老板赶紧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他兴致勃勃地问道:“喂,怎么回事?出了什么岔子吗?”……读了这里,托德与老板的可耻嘴脸就呼之欲出了,这都源于对人物细致入微的神情描写 。
  六、总结
  那么,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多角度地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得到充分的展示。描写的技巧多种多样,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同时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就能把人物写生动了。
其他文献
当今的时代,是个创造性的时代,是个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时代,它呼呼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这块教育大基地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中能具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人始终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必须要具有文化素质,是必要的第一位,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而人们对情感的疏导,心灵的慰藉
期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哈佛大学时曾进行“小世界实验”,该实验启发他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简单说,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无论以谁作为出发点,最终都要回归与本身的联系,这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圆形轨迹,如蜘蛛网一般,纵使千丝万缕,核心都是本身。现在,我们大胆地将语文课堂比作一个语言文字交流的“小世界”,学生作为主人翁,要与语言文字建立联系,以学生为核心,如“六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己任,树立“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合适学习方法的学生”的信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
期刊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愉悦、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打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而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大多留在农村,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而农村的老人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全面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有的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服,没有时间学习。这样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問题。梁启超先生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潜心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朱作仁教授曾在
期刊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把写作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敢于“以我手,写我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一、激发写作兴趣,引起写作欲望  首先,从形式上激发兴趣。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就指导学生建立成长存储袋。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成长存储袋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鼓励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定形式,在成长存储袋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集中的暴露。农村小学生普通怕写作文,所写作文缺乏表达力,没有创造力,没有新奇感。农村小学学生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标准》写作教学理念和目标,结合我多年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教农村小学的作文的方法和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大语言环境,随时随地地讲普通话  农村小学生作文難,首先难在表达上。目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我们且称之为写作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从写作障碍走出
期刊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开始重视教的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甚至利用备课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出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若干个重要问题,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优化教学设计”的课堂中,学生看似主动了,课堂也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学生仍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轨道前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仍处于被动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