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现状调查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现状,为临床开展产后盆底康复宣教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的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调查问卷,对150名2017年4—6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后42 d复查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产后漏尿的发生率为14.7%,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次产妇在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总分为(66.6±11.97)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基本资料、孕期产后情况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3%的产妇希望了解盆底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72.0%的产妇倾向动画视频形式的宣教形式。

结论

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丞待加强,建立和完善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宣教体系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狭窄部位局部注射丝裂霉素(MMC)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或食管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狭窄患者48例,分组给予扩张联合放射状切开结合或不结合局部注射MMC,评估治疗前后食管直径改善情况,同时对MMC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ESD术后狭窄中,MMC组治疗后狭窄部位直径由(0.26±0.14)cm增至(1.07±0.12)cm,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用于预防胃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胃癌行联合脾脏切除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分为两组: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30例(观察组),不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2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观察组2例,均经鼻肠管减压
目的运用改良的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TAMP)对新生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新生儿营养风险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NICU、新生儿科、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2 300例运用改良的STAMP量表进行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新生儿疾病与营养风险高风险居前5位的依次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肠扭转、便血原因待查、早产儿、腹胀原因待查。不同
目的了解我国会阴保护方式的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产时会阴保护方式评估工具。方法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10名专家进行访谈,探讨会阴切开综合影响因素,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得到产时会阴保护方式评估工具的主要框架,包括3项一级条目、18项二级条目、57项评分标准,以及工具的应用指南。结论产时是否执行会阴切开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动态关注产程变化,最大限度降低会阴切开率。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择入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12月220例患者为观察组,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2015年1—12月216例患者为对照组,按胃肠道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溪山医院住院的行食管支架置入的食管癌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用饮食健康教育知识卡进行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于1周、1、3、6个月进行4次电话回访。出院前和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食欲、疼痛
目的深入了解部队官兵进驻高原后健康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部队官兵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结果部队官兵健康管理真实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即部队官兵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不全,健康管理的态度积极,健康管理的行为有待完善。结论部队有必要开展健康管理宣传活动,改善信息支持系统,联系部队医院提供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病种的最佳术后回访时机,提高手术室访视质量及护理质量。方法将某院手术部2015年6 —12月手术患者5 31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术后3 d进行术后回访;选取2016年1 —6月手术患者6 039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不同病种拟定不同的回访时机,具体为骨科术后第2~3天、普外科及胸外科术后第3~4天、脑外科术后第5~6天,特殊情况如局麻患者在术后当日或次日即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回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HFNC)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因肺间质疾病收入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住院,符合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指南的患者60例。运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给予鼻导管吸氧24 h序贯HFNC氧疗24 h,比较鼻导管吸氧后2、4、24 h以及HFNC氧疗后2、4、24 h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舒适程度、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