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功能定位的基本要素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河北各级综合档案馆就尝试举办了多起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性质的展览,如1987年的邯郸市档案工作展,1989年的河北省档案馆档案工作展等。1997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各级档案馆要建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05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指经各级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批准命名、公开挂牌,由国家档案馆管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县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为贯彻中宣部、国家档案局有关指示精神,河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其中1997—2005年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集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最为突出的时期。巡礼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珍贵档案,一幅河北各级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就的景画尽收眼底。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确立
改革开放后,随着档案馆功能的不断拓展,河北省的各级档案馆逐渐被确立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2月27日,河北省档案馆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递交《关于把省档案馆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请示》,并于同年6月12日,向领导小组递交报告。河北省最早被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是张家口市档案馆,于1998年8月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全省有29个档案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2000年增加到31个。2003年7月,省档案局在向国家档案局的汇报中说,河北省已有10个市级档案馆、51个县(市、区)级档案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各级档案馆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1个,举办展览1351个,累计参观人数1151673人,展览形式有展室、展牌、宣传栏等,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展出。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河北采取的措施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列入《河北省市、县(市、区)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规定晋升省一级的馆必须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展室。同时,要求档案部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扩大展览影响;采取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报纸上发布开放档案信息、为电视台拍摄活动提供档案资料;与宣传、党工委等部门联系,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教育活动内容等多种形式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到2005年,唐山、廊坊、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等设区市档案馆,以及枣强、阜城、桃城区、冀州市、武强、安平、香河、武安、大名、曲周、遵化、石家庄市桥东区等县(市、区)档案馆等,全省共有90个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典型教育基地选介
石家庄市档案馆:2000年成功举办“百年百事”大型展览,以“石家庄百年百事”为主题,列展照片103张以及部分实物,展出内容为石家庄自1900年到2000年100件大事,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石家庄市正定县档案馆:1998年投资15万元,建成了100余平方米,高标准的永久性展室“古今正定”展览,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正定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1月20日正式揭牌,对外开展。石家庄市桥东区档案馆:2000年10月12日被命名为“桥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先后举办了“桥东区精神文明成就展”和“石家庄市解放六十周年图片展”。
张家口市档案馆于1998年8月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设展览为“张家口市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展”,并陈列馆藏珍贵档案资料。同时,结合全市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举办各种专题展览,1999年,举办抗震救灾珍贵照片展,展出档案馆收集的珍贵照片165幅,展现了1998年发生在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交界地区的地震震情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动人情景。2003年,举办防治“非典”专题档案图片展,至2005年,接待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参观近千人。自1998年至2005年底,怀来等7个县(区)被命名为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怀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牺牲50周年紀念活动,利用馆藏和征集的珍贵档案资料,举办董存瑞烈士专题档案资料展,制作展牌10块、陈列柜3组,共展出董存瑞名人专题档案资料86卷,珍贵照片303张,接待参观500多人次。1999年,阳原县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料举办了《弘州巨变五十年》图片展,展出反映全县各行各业建国50年来发展变化的照片250张,接待参观2300人次。2005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宣化区档案史志局(馆)与宣化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抗日战争图片展,制作展牌18块,并配有文字说明,在全区中小学校巡回展出一个多月。
秦皇岛市档案馆于1999年6月被中共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 11月12日,由市档案馆和地方志办公室共同编辑的《秦皇岛老照片》一书举行首发式,《秦皇岛老照片》共收集照片258幅,主要来自市档案馆、个别单位和个人手中。2004年1月8日,由市档案局牵头承办的“《传承历史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确立
改革开放后,随着档案馆功能的不断拓展,河北省的各级档案馆逐渐被确立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2月27日,河北省档案馆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递交《关于把省档案馆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请示》,并于同年6月12日,向领导小组递交报告。河北省最早被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是张家口市档案馆,于1998年8月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全省有29个档案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2000年增加到31个。2003年7月,省档案局在向国家档案局的汇报中说,河北省已有10个市级档案馆、51个县(市、区)级档案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各级档案馆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1个,举办展览1351个,累计参观人数1151673人,展览形式有展室、展牌、宣传栏等,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展出。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河北采取的措施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列入《河北省市、县(市、区)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规定晋升省一级的馆必须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展室。同时,要求档案部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扩大展览影响;采取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报纸上发布开放档案信息、为电视台拍摄活动提供档案资料;与宣传、党工委等部门联系,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教育活动内容等多种形式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到2005年,唐山、廊坊、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等设区市档案馆,以及枣强、阜城、桃城区、冀州市、武强、安平、香河、武安、大名、曲周、遵化、石家庄市桥东区等县(市、区)档案馆等,全省共有90个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典型教育基地选介
石家庄市档案馆:2000年成功举办“百年百事”大型展览,以“石家庄百年百事”为主题,列展照片103张以及部分实物,展出内容为石家庄自1900年到2000年100件大事,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石家庄市正定县档案馆:1998年投资15万元,建成了100余平方米,高标准的永久性展室“古今正定”展览,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正定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1月20日正式揭牌,对外开展。石家庄市桥东区档案馆:2000年10月12日被命名为“桥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先后举办了“桥东区精神文明成就展”和“石家庄市解放六十周年图片展”。
张家口市档案馆于1998年8月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设展览为“张家口市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展”,并陈列馆藏珍贵档案资料。同时,结合全市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举办各种专题展览,1999年,举办抗震救灾珍贵照片展,展出档案馆收集的珍贵照片165幅,展现了1998年发生在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交界地区的地震震情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动人情景。2003年,举办防治“非典”专题档案图片展,至2005年,接待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参观近千人。自1998年至2005年底,怀来等7个县(区)被命名为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怀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牺牲50周年紀念活动,利用馆藏和征集的珍贵档案资料,举办董存瑞烈士专题档案资料展,制作展牌10块、陈列柜3组,共展出董存瑞名人专题档案资料86卷,珍贵照片303张,接待参观500多人次。1999年,阳原县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料举办了《弘州巨变五十年》图片展,展出反映全县各行各业建国50年来发展变化的照片250张,接待参观2300人次。2005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宣化区档案史志局(馆)与宣化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抗日战争图片展,制作展牌18块,并配有文字说明,在全区中小学校巡回展出一个多月。
秦皇岛市档案馆于1999年6月被中共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 11月12日,由市档案馆和地方志办公室共同编辑的《秦皇岛老照片》一书举行首发式,《秦皇岛老照片》共收集照片258幅,主要来自市档案馆、个别单位和个人手中。2004年1月8日,由市档案局牵头承办的“《传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