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催化剂理性设计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无机盐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相催化的特征出发,综述了多相催化理性设计中典型调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以芳香硝基化合物及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反应为特征反应,从多相催化剂表面的电子效应、几何效应、界面效应和协同效应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综述。指出了筛选合适的载体、合成特定尺寸形貌的活性中心、调控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是开发更高效的多相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重要方向,调控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优化活性中心的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和界面效应,微调N=O及C=O不饱和键的吸附与活化,是实现高效选择性加氢催化体系的理论设计的重要手段。进一步优化氢气
其他文献
采用SEM和原位TEM技术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不同Mn含量Al-Mg-Si-Mn-Cu-Fe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演变,定量阐述了α-Al(FeMn)Si弥散相的形核、长大及粗化行为。利用低电压高分辨SEM的超低穿透深度成像和图像统计分析,精确测定了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弥散相颗粒尺寸逐步增大及其体积分数先增加后降低的峰形变化规律,并阐明了弥散相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影响。研究发现,580℃下进行8 h左右的均匀化热处理可以得到尺寸合适且体积分数最高的弥散相和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过长的热处理时间会导致弥散相粗化从
基于ABAQUS软件模拟了Ф0.5 mm TC4钛合金细丝拉拔过程。结果表明,沿试样轴向,在试样和模具压缩椎接触区域残余应力较大;沿试样径向,残余应力最小值分布区域随着模具压缩角发生改变。随着压缩率增加,试样外侧残余应力最大值分布区域增加。压缩率大于50%时,试样断裂。拉拔温度随着模具压缩角和压缩率的增大而增加。实际生产时设置道次压缩率小于20%,总压缩率小于50%,模具压缩角小于25°最为合适。
介绍了加拿大油砂资源情况、主要性质、改质技术现状和原油外输能力,重点调研了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部分改质技术,包括工艺技术现状、核心流程、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从部分改质产品性质、改质深度、改质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副产品等多种维度,分析油砂沥青部分改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对油砂沥青进行缓和热裂解,或缓和热裂解结合沥青质脱除技术是油砂沥青部分改质的技术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加拿大管道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稀释剂用量、保证部分改质产品的稳定性,降低改质工艺过程的碳排放强度。
基于Karma薄界面连续相场模型,采用冻结温度近似,对Ti-4.5Al合金定向凝固倾斜枝晶生长形态进行模拟,获得了倾斜角为0°、15°、20°、30°和45°时的三维枝晶生长形貌.研究发
设计了拉拔不同成分铝线坯用二连式辊模孔型工艺参数,研究了铝线坯的宽展特征。结果表明,铝线坯呈现反张力导致线坯压圆宽展微小的特征,宽展随强度而发生明显变化。在拉力试验机上实测了辊模拉拔力与拉拔模拉拔力的差别,发现辊模拉拔力降幅大于28%,具有明显的节能潜力。改进辊模结构,采用与拉拔模相同的断面减缩率,在同一台水箱拉丝机上拉拔不同成分铝线材,就两者拉拔断线、电流、拉拔油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个辊模组合可以连续拉拔不同成分的铝线材,加工硬化不影响拉拔效果,具有节能、环保性佳、辊模配装简单和机件磨损低的优势。
研究了挤压铸造零件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和Cu含量,并讨论了壁厚对试样微观组织和Cu含量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直读光谱仪,观察和测量了零件各部位微观组织变化和溶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试样距内浇口距离(158、201、245、284 mm)依次增大,试样的晶粒变得粗大,晶粒尺寸由18.35μm变为39.85μm。Cu含量由表面的1.73%~1.77%增加到心部的1.81%~1.87%,硬度(HV)由表面的102.5~106减小到心部的96~99;壁厚越大(6、17、27.5 mm),心部的硬度(HV)越小
从产品结构、材料成分、模具结构、工艺方法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挤压铸造ADC12铝合金端盖件裂纹产生的原因,针对裂纹缺陷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提高补缩压力,减少保压和留模时间,出模后淬火冷却等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裂纹。
针对复杂多油道长孔铸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抽芯快换导向机构。本机构优化了抽芯快换的同时也起到长抽芯的导向作用,保证了铸件顺利抽出,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
通过对全球石墨资源的勘查与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石墨资源储量、生产、消费与进出口贸易等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全球近99.91%的石墨资源高度集中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其他六大洲的土耳其、中国、巴西、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与墨西哥等9个国家;中国石墨产量约占2020年世界石墨总产量的59.09%,石墨消费量、进出口量分别约占2019年世界总市场份额的60%、24.28%与52.73%,均居全球第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优质高级别石墨较少、获取更高附加值石墨产品能力不
针对锁模力为25 000 kN压铸机扩力倍数较低,开、合模过程中存在冲击的问题,开展了机铰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了合模机构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结构应力、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