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翻转”,需要“柔软”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宝岛台湾虽然仍荡漾着凉意,却显得明媚、灿烂与纯净。作为福建省小学名师培养对象中的一员,我怀着对台湾教育猎奇、探究的心理,和导师、同学一起走进了新北市秀山小学及台北市大安区幸安小学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进步卓越、幸福平安”是幸安小学的办学理念。“进步”即培养“积极乐观、自爱爱人”全人发展的21世纪优质学生。“卓越”即显现专业成长、创新教学、国际合作、爱心用心的优质教师。“幸福”即期盼“参与信任、鼓励尊重”全力支持的家长。“平安”即营造一个学生开心、教师用心、家长放心的学习型与社区化的优质人生。幸安小学非常重视学生资讯力、合作力、品格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与科技、智慧接轨,与国际化接轨。智慧教室、云课程展示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现代教育的奇妙。创新、多元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孩子的成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业务精湛、真诚热情的几位处室主任对学校管理模式的介绍,更使我对幸安小学心怀敬意。
  在新北市秀山小学,深深触动我心灵的是“翻转”“柔软”这两个关键词。秀山小学的林文生校长报告的精髓就是“翻转教育”“教育的柔软度”。林校长的报告就像和我们聊家常,随时让大家发表意见。没有高高的讲坛,没有长篇的论述,没有激昂的演说,带给我们的是“海峡一家亲”,学习共同体的互动交流、对话,正如佐藤学所说“真正的教育是所有的人一起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则是个人与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后建构意义,因此,学习是要靠与他人的对话才能产生。
  教育的“翻转”首先是理念上的翻转。作为校长要懂得放下,当一个快乐的人。校长要善于寻找启发孩子学习动力的密码,用一生的生命去追求、去发现。当一个校长不把学生的比赛成绩当作自己的业绩时,就会把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上。
  教学的“翻转”应该是教学形式上的翻转。当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当教师走下讲台,蹲下身子和学生互动,成为教学的鉴赏者,课堂就变成家一样的感觉,课堂上师生就像好朋友一样聊天。
  教学的“翻转”还应该是学习方式上的翻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当学生解除了课堂的禁锢,主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深度思考,深度对话,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就会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在秀山小学,福建小学名师和秀山小学的教师进行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台湾和大陆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模式。大陆的课是传统的典范教学,是精彩的演绎。而台湾的课堂比较开放,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主线,课堂上看得见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看得见学生美丽的差错。从台湾的课堂反思大陆的课堂教学:我们牵得紧,放不开,喜欢对教学进行充分预设,喜欢追求教学的完美;教师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授,喜欢一步一步呈现教学过程;教师课堂上舍不得放手,总害怕学生出错。“翻转教育”进行学习的革命必须从改变我们自身开始。只要把课堂当作学习场,合作对话,敞开心扉,彼此接纳,课堂便会像家一样温馨。
  台湾之行,还令我感动的是台湾“柔软”的校园文化。我们大陆提倡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有“阳刚之气”,但过分的刚烈,坚硬的碰撞容易造成性格的偏激。特别是现在有些学校因班生数多,害怕学生听不清楚,许多教师上课别着“小蜜蜂”扩音器,造成声音的“高八度”,缺乏亲切感和亲和力。而台湾校园的教室里、过道上听不到高声喧哗,宁静的校园滋养的是学生的文明、礼貌。课堂上教师家常式的聊天,富有亲和力,学生静静思考,无拘无束讨论,显得温馨、和谐。秀山小学4.1公顷的校园不设围墙,却没人攀越矮矮的冬青树丛。台湾的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虽然很高,但不会为难教师、学校。社区里自愿申请的志工队,热心为学生服务。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柔软的,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柔软的话语似涓涓溪流温暖着学生的心灵。教室里流淌的是温柔的实践智慧,闪烁的是学生思维的智慧火花。
  柔软是一种风度,真诚、体谅、理解、包容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柔软是一种胸怀,倾听、接纳、鉴赏、尊重,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带给每一个孩子成功的喜悦。柔软是教学中的相互沟通,带来的是课堂的温馨、和谐。柔软是一种热情,热心为学校服务,热心为教师,为孩子服务。柔软的校园文化必将带给孩子家的感觉。
  柔软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细,一种温馨。我希望翻转的教育改变的是坚硬,带来的是课堂的柔软、校园的柔软。柔软的教育培养的是孩子意志的坚忍、性格的完善。在市场经济充斥的时代,面对“问题孩子”的性格缺失,教育需要“翻转”,教育需要“柔软”!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编者按】课改之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研究曾经十分火热,但也走入一些误区;课改以来,这一研究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反复强调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一课题重新引起了小语界的关注。在新课标背景下,这一课题可值得研究的内容是不少的,比如,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怎么避免“形式主义”?怎样的“学习方法指导”才是有效的?各个学段,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课文该如何进行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如花女子,史湘云是其中的一位。曹雪芹在塑造这一形象时,表现了她诗思敏锐,才情超逸。香菱向湘云请教学诗,她“越发高兴了,没日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大观园的人送给她一个雅称叫“话口袋子”。联系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话口袋子”,只是有的“话口袋子”容易打开,有的则不轻易打开。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话袋子”,让贮藏在心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又称海绵状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及心肌发育停止导致的心肌疾病。该疾病系罕见的Xq28联结区域基因突变的遗传性疾病。到目前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生本理念”渗透教师队伍,走入课堂,“师本位”的教学理念向“以生为本”过渡。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开始更多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发言。但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践行这些新理念时,容易走进一些误区。  误区一:是谁在倾听?  走入课堂,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捧着书,非常认真地倾听某个孩子的发言,而教室里大部分的孩子或是趴在桌上听课,或是开小差,无视教师与发言同学的交流,完全没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