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给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进行能够在深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下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62-01
  在小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进行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小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小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课程教学项目,在现今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步伐下,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向着生活化、情感化的方向发展,力图让学生在情境化、形象化的创设中感悟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小学生对其的认同感,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率进行。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素质教育进行的措施分析
  1.注重情感获得与养成行为习惯两者的相结合:素质教育下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除了在课程理论的传授,教师还应强化学生对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认知和获得,切实使思想品德知识为行为的养成提供理论指导,又可以通过学生自身行为的获得强化对宣扬丰富思想品德知识的认同感。此外,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强化对生活中与思想品德课程相关的事件的挖掘,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寓情于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践行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的能力。所以,注重情感和行为习惯两者之间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
  2.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保持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高效性。思想品德课程虽然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视。但是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进行力图能够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教学的实现。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如能够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和父母等与教材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场景的转换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熟悉感。此外,综合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应加强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使用,通过各种学科常用的教学方式活跃课程氛围,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率。
  3.丰富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应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这就要求素质教育下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应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通过色彩、声音、图像等进行相关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在课程上创设一种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积极的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思想品德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体现在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还应强化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在贯穿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的过程张红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就这一方面而言,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心智的不成熟,其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学校里流行的不良风气非常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品性的形成。而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又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正面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抵抗不良事物的能力,并且定时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要注重促成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促使学生形成善于团结同学、积极合作的习惯。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设定主题,然后通过小组式教学方法的进行,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诸如此类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的进行能够促成学生之间合作关系的形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3.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进行应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形成:2016年据新闻调查,小学生之间发生暴力的事件频频出现,已经严重影响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映,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小学思想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消极反映,主动的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进行应通过理论讲授和行为获得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进行,同时通过良好人际关系的处理、健康心理素质以及合作精神的形成促成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何红梅.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管窥[J]. 新课程·上旬, 2015(12).
  [2]宋婷.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6):72-73.
  [3]畢思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教师, 2014(1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应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让学生接受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仍然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历史课不受重视这一现状要予以改善,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是我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 兴趣 改变现状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9-01  一、歷
【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班集体德育活动的概念和德育在当下的巨大意义。接着,分析了班集体开展德育活动存在的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减少、教师学生漠视、活动形式化等等问题,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班集体德育活动 中职德育活动 形式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4-02  物质丰富的当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1-0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学政
期刊
永济县40余万亩小麦每年遭受干热风的为害,致使小麦子粒秕瘦,千粒重变小,产量下降。1982年作者在栲栳公社南赵、孙常中学农场、常青公社西下大队的麦田,于5月4日至9日(小麦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法治中国建设具体到高校,就要是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和内涵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法治理念融入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依法治校 大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情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2011版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期刊
团簇作为物理,化学,材料的一门交叉学科,现在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硅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其团簇的研究必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铈作为稀土金属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轻稀土
土壤种子库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种子库是潜在植物群落,是植被补充和天然更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皇甫
【摘要】品德课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教条,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生动素材。生活永远是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儿童的品德形成只会植根于生活世界,并在它的怀抱中开花、结果。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而不可缘木求鱼,撇开丰富的生活,从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出发,导致道德教育变成纯粹的规范知识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活动来完成,总而言之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以往教师只用传统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并失去学习的兴趣,上课思维不活跃,课堂氛围压抑沉闷,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鉴于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新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探讨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