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部分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人群隐性感染调查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对有13和30年流行史的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了调查,人群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35%(9/207)和2.8%(6/214),抗体滴度前者大部分在1:160以上,最高可达1:2560,后者均在1:160以下。在首次爆发家鼠型EHF疫区共调查120户有病例报告的家庭,其健康成员的隐性感染率为20.23%(51/252)。对79例抗体检查阳性患者的78户家庭进行了感染状况分析,其中一户一例感染者的家庭有50户,占发病户的64%;一户两例者21户,占26.92%;一户三例以上者7户,占8.97%。经比较爆发当年患者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发现其分布非常相似。

其他文献
1983~1986年在河北省承德市未婚女青年中进行了风疹HI抗体筛检和国产风疹减毒活疫苗(BRD Ⅱ株)免疫三年追踪研究。结果指出:535人抗体阴性率9.9%。用小样本免疫结果说明BRD Ⅱ株疫苗反应轻,近期抗体阳转率100%,几何均值180.82±2.19~140.50±1.97;免后三年追踪有12.5%的人阴转,几何均值降至37.33±2.44~31.75±2.58。本文提出了目前应采取婚前妇
1986年6月广西桂林卫家渡村爆发一起疑似恙虫病的流行,患者表现有发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或焦痂。为了查明病原,我们采集九例现症患者血液,床边腹腔接种昆明小白鼠,柯氏培养基,胆盐培养基分离病原。同时从发生现场的鼠类、恙螨中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结果从其中6例中分离出立克次体(66.6%),未分离出钩端螺旋体,沙门氏菌。黄毛鼠、褐家鼠、螨类均分出立克次体。血清学采用外裴氏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微量间接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了1984年10月~1985年10月西安市城市居民138例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M-H为4.12(95%CI为1.57~6.54)。OR与吸烟量、吸烟年限有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吸烟作为食管癌的可能致病因子其潜隐期为37.19年。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不显著(x2=1.03, P﹥0.05)。作者认为吸烟单独或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参与食管的癌变过程。
期刊
期刊
本文介绍了灰色系统GM(1, 1)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做了预测分析。经拟合与外推预测,其结果较满意。拟合与外推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占实测值均数的1.8%和2.8%。由于此模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小、无需典型的概率分布、计算简便和预测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疾病监测的有用工具。
期刊
期刊
山东原是班氏丝虫流行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乳糜尿患病率为0.22%,新病人继续出现。在333例乳糜尿中,防治前发病者126例,占37.8%,防治中发病者40例,占12.0%,防治后发病167例,占50.2%。认为在防治后仍然出现乳糜尿的原因,是由于成虫死亡,引起淋巴管一系列慢性病理改变所致。在流行区内乳糜尿以两种形式存在:现症者和非现症者,分别占病人总数的30.6%和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