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领域在农村美术教学的应用与开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m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美术多元化的时代,美术欣赏领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在不同的年龄段,都能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锻炼个人对艺术的认识与感受。而在农村,小学美术欣赏领域教学对提升国民的整体艺术素养的提高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欣赏评述 农村学校 欣赏角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在小学美术教学欣赏课中,欣赏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欣赏课的教学,让孩子欣赏到中外美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通过老师的指引,了解作品的相关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基本的美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在《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学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而在农村,小学美术欣赏领域教学对提升国民的整体艺术素养的提高更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改善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我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从事农村的美术教学四年来,执教六个年级,大致掌握了不同学龄段学生的性格与特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比较短,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各方面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比较差。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好奇心特别重,天真烂漫,思维比较敏捷,基本上是想说什么就能够说出什么,童年无忌,往往能说出成人所想不到的话语来。恰恰在美术欣赏课中,这种强烈的色彩能够激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简单的如红彤彤的太阳、绿茵茵的草地、金黄的麦穗、蓝蓝的天……,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欣慰和喜悦,每当他们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尝尝伴随着惊讶声与喜悦声,这正是他们乐于接受的表现,曾经我尝试一幅画的黑白效果与彩色效果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低年级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会更强烈一些。
  中、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加上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赋予的巨大的想象空间,能够说出天马行空的想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敢想敢做。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把基础造型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充分表达自己感受与喜好。
  二、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村的孩子们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子女疏于管教,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别提会培养孩子的美术欣赏水平。同学们信息闭塞,见得少,就会产生局限性。
  新入职时,由于对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掌握的不够细致,在美术欣赏课的课堂教学上理解的还不够深刻,第一次在给学生们上欣赏课的时候,我准备十足,讲的绘声绘色,学生们听的也津津有味,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但是等我课后写反思仔细回想的时候才发现,大多数作品分析的时候都是从作者的背景、时代特色、构图、色彩等方面讲解,而违背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我这些专业术语的大量运用,看似讲的深刻其实学生并不会理解,这会使学生们觉得美术作品高不可攀,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艺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可能以上我的第一次讲课遭遇,也是当今美术欣赏评述教学领域的通病,在美术欣赏课中,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自己消化就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欣赏顾名思义就是重视学生的欣赏,学生不参与,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形不成自主欣赏的氛围条件,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对欣赏课学习的自觉的、主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
  三、小学美术欣赏课的解决策略
  1.引导正确的欣赏角度
  孩子们的审美是属于直观审美,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产生按照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习惯来欣赏美术作品看,进而误入歧途。一般来说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同学们表现的认同感较强,若面对表现性风格的作品的时候就能产生新奇感甚至是抵触情绪,例如三年级《形形色色的线》这一课,其中有一幅毕加索的作品《坐在藤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孩子们就很不理解那么乱的画为什么能是名画呢,会明确的说出来自己不喜欢,并产生排斥之感。所以美术欣赏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感知作品的外在形式以及艺术特点,不要在乎“像不像”,其次是观看作品的艺术形式,区别作品应该属于哪种美术类别、表现特点和欣赏方法,最后是体会作品的风格,感受到画家的个性,以及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
  2.强调欣赏与动手相结合
  欣赏教学与手工、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手工、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欣赏时安排具体的操作活动。如我在讲述二年级的《夸妈妈》这一课,先让学生欣赏有关母爱的世界名画,然后自己尝试着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一幅,不一会,一个个妈妈的形象就诞生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书本上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评价,学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的欣赏了外国名画,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3.把美术欣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在美术课中只要我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里就肯定是带有音乐的。在美术课中适当的引入音乐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学,特别是在欣赏教学中,音乐所具有的独特感染力,无形当中牵引着我们的思想,从而带领学生们的思想走进画境,能够强烈的激发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还可以适当的融入思想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领域的情感教育。像三年级《大海上的船》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跟船有关的知识,在讲到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的时候,引入了我国的国防教育思想,使学生加深爱国思想。
  4.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地理与环境优势
  農村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家乡的建筑、风土人情,感受、欣赏乡土艺术;听爷爷奶奶讲传说、趣闻,收集创作题材。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美,从而把美的事物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创造也来源于生活。
  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与开发的园地,要在充分认识美术欣赏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投入足够的热情,尤其要注重美术与周边文化与社会的联系,不脱离开农村,并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落实于教学实践,让美术欣赏领域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营养快线”。
其他文献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生本课堂”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被广泛推广和运用。生本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一切为了
5月14日,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在南宁召开全体会议,总结前段时间全区作风效能建设活动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
集团化办学是当下基础教育阶段,实现学校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多年来致力于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学校共同体"为依托,统筹规划、
农作物作为农业生产的资料,其品种的选择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可提高产出,降低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推广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无疑可保障农产品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直有个令养殖户苦恼的事情,就是关于动物发病的问题。引发疾病的原因各种各样,致使动物疾病率持续发生,对于养殖人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实际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华人19世纪开始在美国湾区打拼生活的历史古迹,将多一处纪念碑。“美国华人历史协会”(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于今日(2月9日)为2007
近40年来,淮安市主要土属中淤土速效钾含量最高,40年来含量均高于200 mg/kg;潮黄土次之,含量最低157 mg/kg,最高213 mg/kg;姜黑土、粘黄土及白岗土土壤速效钾分布于100~150 mg/kg,属于中等钾素水平;沙土及两合土土壤速效钾较低,近10年来含量均低于76 mg/kg。缓效钾方面,淤土及潮黄土两类土属含量较高,近40年均值在870~1 200 mg/kg之间,近10年
农村沼气入户率已高居全国之首的广西,决心在这一领域继续扛起农村能源革命的大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办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8年内计划继续新建户用沼气池155万座,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