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家教故事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uji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现代著名学者,著作等身,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先生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从不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家庭生活因为他的机智和幽默而显得异常温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同样是一个智者。
  1937年年底,林先生曾率妻女参观意大利西南部的维苏威活火山。在去火山口的路上,他对胆战心惊的妻女说:“面对危险,谁都会有恐惧,但我们应当保持镇定,因为灾难并非一定会降临。而世人常因为自身的恐惧失去了目睹奇观的机会。”参观完毕,刚离开火山口两丈远,火山便开始喷发了。所幸全家在有经验的向导带领下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回到旅馆,妻女兴奋中还带着后悔。林先生趁机教导女儿:“要对世界抱有好奇心,人生才有乐趣。为好奇心所驱使,有时就免不了冒险。冒险乐趣在于前方将要发生的事情是你所不能完全预料的,需要你依靠勇气智慧去应付它,战胜它,这样的话,人生就不但是有趣味,而且有了意义。”
  而今,我们安全的弦绷得太紧,大有因噎废食之嫌。自然与社会的危险系数被部分人严重夸大,害得家长和老师都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只要是跟危险沾一点点边的,就绝不去尝试,宁可扼杀孩子活泼好动、好奇探求的天性,也“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孩子们是安全了,但是独立生存独立生活的能力弱了,主动探求、尝试冒险的意识淡化了,不敢与自然为伍,不能与社会共舞,只能宅在家里守着电视伴着网络度日,哪里还有一点孩子该有的生活的趣味与热情?狭隘、自私、冷漠等不知不觉滋生出来。
  林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引导孩子大胆地接触自然,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让孩子在恐惧和安全、惊险和平淡、人和自然之间寻求平衡,在享受冒险带来巨大快乐的同时,明白人生因为不断挑战未知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林先生曾向朋友介绍,他如何教女儿写作文。没有救国论、“资本制裁”、“自强不息”这些大题目,她们只写日记,一日一篇,范围绝对自由——叙事、游记、议论、私见、回忆、抒情、描写、会话、刻画人物,都可包入,都无限制。奇怪!成绩比学校所教的好。何故?“真”字而已。
  学生常常为作文头痛,“为赋新诗强说愁”,师长们也不看好,或以为言不达意,或以为平淡无味,或以为没有意义……其实都是我们作文误入歧途之故。林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孩子无拘无束地作文,用自己的语言写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真实的生活,形成个性化的表达。当然,这种原生态作文也许不美,这就需要我们“万万不能做‘难服侍的婆婆’,也不能老做‘医生’,而是要做‘园丁’,不光注意剪莠除草,更应注意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当文学家(事实上也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作文中哪怕只有一句话是鲜活的,是充满儿童特有的灵性的,就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表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邵毅平先生认为,作文教育要改革,少命题,少规定写法,少要求所谓的“意义”和“思想性”,多让学生“我手写我口”,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如此,中国文学才有希望。
  林先生的实践,邵先生的理论,彼此佐证,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了;捡一座金山,你得拿得了;垄沟里刨食的是条好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个傻瓜。  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  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对付汽油涨价的N种方案    一级方案: 
期刊
拉姆来自印度金奈,上有哥哥,下有弟妹,家境清贫。在家乡当厨师时,他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但月工资只有一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多元)。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几年前他随朋友来到了中国重庆。  初到异国,他先在朋友打工的饭店帮忙,专门制作咖喱味道的印度食品,然而重庆遍地都是小吃,咖喱食品很少有人问津,这让他感到压力很大。后来,他发现虽然咖喱食品没那么讨喜,但是不少人却对印度的特色小吃——飞饼很感兴趣
期刊
房价只漲不降,“租房女婿”遭丈母娘白眼    赵涛出生于北京,2004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做技术员。2007年他与陈萍相恋,为方便照顾家在外地的女友,他从家里搬出来,在外租了套一室一厅的房子。  2010年元旦,陈萍的母亲张敏芝来京看望女儿。她刚走进女儿的住所,脸就沉了下来。赵涛意会了准岳母的意思,便说:“我跟陈萍打算今年8月结婚,这周末就去看房。”这下张敏芝的脸上才勉强有了笑容。  
期刊
灵光一闪,决定记日记。每天无论多忙,都抽出几分钟写几个字,放在自己的博客里。我给这个博客起了个副题:“一个人的流水账”。  日记很杂,读书笔记、路边见闻、迎来送往、生活感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一记录下来。  忽然有一天,生活发生了小小变化,节奏骤然加快,日记却明显减少。其实感悟、见闻更多了,却忙于事务性的活儿,连整理记录的时间和心情都没了。落实到文字上,只有干干巴巴简单几句话,甚或没有。  如果
期刊
装修观念大碰撞,互不买账导致婚姻岌岌可危    拿到钥匙后,我与新婚妻子彭姗来到属于我们的新房,讨论装修问题。  我想请朋友的外甥阿东来负责,他从事装修10多年,收费也实惠,彭姗却认为他是没有资质的“装修游击队”,希望能选择一家正规的装修公司。我拗不过她,只好让她先去找找看。  10天后,彭姗看中了天蓝蓝装修公司,我一看工程预算表就吓了一跳:三室两厅,竟然要12万元,太贵了!彭姗不以为然地说她咨询
期刊
路怒症,即在交通阻塞的情況下,驾驶员因压力与挫折感而迸发出的愤怒情绪,医学上称为“阵发型暴怒障碍”。    1    一次堵车,使马瑶对冤家路窄这词有了新解:路窄才会成为冤家,堵车才会成为冤家中的冤家。遇到那个路怒症患者,活该她倒霉。  丁字路口,一辆车不徐不疾地占了右转车道,开着蓝色飞度的马瑶急踩刹车,等下一个绿灯到来。这时车后传来刺耳鸣笛,后视镜里一辆亚金色悦动正喘着粗气。绿灯一亮,悦动一把方
期刊
她是我的一位邻居,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融洽,但总是一个人的样子。我时常在街心花园或咖啡馆遇见她,每次遇见,她都会微微一笑,很沉静。她长得不算漂亮,有些普通,但她微微笑着的样子实在很好看。她的衣服上总别着一枚向日葵胸针,绚丽夺目的秋天的色彩戴在她身上一点都不乍眼,反而很雅致。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季节换了又换,她胸前那枚向日葵胸针却始终不变。再次遇见,是一个秋天,女人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拿着一本书翻
期刊
1 把日志删光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般跟感情有关)。  2 从来不写日志的人不是懒,就是藏得太深。  3 主页打扮得太杂的人还很幼稚。  4 最近访客里出现频繁的人往往跟主人有较亲密的关系。  5 日志回复和留言板如上。  6 更新心情很频繁的人,要么是无聊寂寞,要么是在谈恋爱。  7 突然换掉用了很久的东西,比如头像或昵称,一般是感情受挫。  8 情侣空间的一方一般不是真正的对象。  9 留
期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结婚之后,自己的时间、自由、个性甚至尊严都受到了挑战,尽管你为此懊恼或痛苦,但大多数时候,你选择沉默隐忍,因为对方是你爱的人。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之间有一道保护个性和空间的受到婚姻的美好。  那道防线,就是你们之间的界线。    纠正对界线的3个误解    1 界线是控制对方的一种手段。  “你下班后,必须呆在家里。”“你不要老是跟那个讨厌的朋友见面。”“如果你爱我,你
期刊
给宝宝租块地    2006年,陈洁菁、卡卡妈妈、Linda、小可,4个年轻的上海准妈妈在篱笆网论坛相识。因为都怀有金猪宝宝,4个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2007年,宝宝出生后,4个妈妈的关系更铁了,这时“如何让宝宝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成了她们热议的话题。为了宝宝的健康,她们团购进口水果,想尽办法囤进口奶粉,买有机菜做菜泥,给宝宝找深海鱼补充营养……全家人的吃饭问题是她们最关注最在意的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