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户外生态空间乐享自然游戏之趣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儿童大多缺乏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深度探究的真实体验,而城市幼儿园普遍存在的户外游戏空间不足,自然环境匮乏、自然游戏缺失等问题,也难以满足城市儿童对大自然和“自主游戏”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园针对物理空间、活动环境、游戏材料三大问题,提出空间再造、环境优化、游戏内涵增值的具体设想,提炼出以“三生”(生本、生态、生活)为理念,以“五场”(畅玩场、悦动场、爱阅场、探秘场、蒙艺场)为内容的自然游戏空间再造策略和方法。探索“一园八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链接课程内容,创设“主题场域”活动环境,通过特色研修和应用评估不断优化并提升自然游戏的教育内涵,突破了空间再造和活动环境创设的瓶颈,为城市幼儿园开发自然资源、优化儿童游戏空间、开展自然游戏课程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经验借鉴。
  一、依据自然生态理念,形成物理空间再造策略
  (一)以“三生”理念再造自然游戏空间
  我们依据生态课程论相关概念,以生本、生态、生活的“三生”理念,本着从儿童出发、遵循自然生态的理念、链接社会生活的原则,对园区1400 多平方米的户外场地,开展了自然游戏特色空间再造的实践尝试。
  “生本”—以儿童为主体,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立足儿童的角度,以儿童为本位,让户外游戏环境的功能分区、游戏活动空间类型、游戏设施布置等都能适宜儿童的心理特点、身体特征、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尊重儿童个性、自主性,从而为儿童创设强大且富有生命力的环境,支持、助推儿童发展。
  “生态”—以生态为导向,再造环境、野趣创玩。以大自然为游戏空间,根据不同区块的特性,开辟出了山坡、沙池、泳池、玩水槽、瀑布、战壕、小树林、种植园等以及木屋、楼台、帐篷、吊床等休息区,为儿童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形成个体内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网络。
  “生活”—以生活为依托,就地取材、融合共生。游戏材料的取材上,源于儿童的生活,就地取材。我们以自然物为游戏材料,投放的都是原生态、低结构、贴近生活的材料。呈现的东西都是真实生态的,孩子可以触摸到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二)以“五场”内容再造游戏空间场域
  自启动打造行动计划以来,总结游戏区设置、空间处理、游戏设施等经验,并结合幼儿年龄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环境进行了通盘评估和整体规划。
  再造后的空间区块分明,错落有致,生态和谐,富有童趣,命名为“自然生态乐园”。借鉴室内功能室创建的经验,分析生态乐园的空间特点,打造出八大游戏区,分别为:乐智小天地、建构小基地、涂鸦大本营、沙水一世界、科学玩水池、奇趣小爬坡、快乐小当家、开心小農场,就此形成了“一园八区”游戏空间的功能定位,以支持和丰富儿童不同类型的自然游戏和学习活动。
  根据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要求,将五大模块课程内容指向的核心经验和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进行链接,确定“一园八区”相应的空间再造功能定位,并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出发,链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五场”课程内容,形成了“三生五场”自然游戏生态课程的相应核心经验。
  二、结合课程改革实践,积累活动环境提升策略
  (一)“五场”空间布局升级—从“单一空间”到“复合空间”
  空间布局的类型主要分为单一型空间和复合型空间。单一型空间的缺陷是中心和边界比较突出,缺乏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复合型空间由单一型空间组合而成,可分为串联结构、环形结构、分支结构、发散结构、复合结构五种。年龄越小受活动空间的影响越大,宽敞开放的复合型空间更受儿童的青睐。
  “奇趣小爬坡”空间升级:将单一的开敞型小树林空间进行局部抬高,形成坡度,中间挖空打造成山洞,四面铺设多种滑道,形成环形结构和复合结构相结合的空间。
  “乐智小天地”与“建构小基地”的空间串联:在草地下面挖出四通八达的战壕,上面架设屋顶式的爬网,爬网架下形成半开放式的秋千房,并与建构小基地进行串联,形成灵活互通的复合空间。
  “沙水一世界”与“涂鸦大本营”的空间组合:将玩水区空间进行扩大并增加了假山、瀑布和玩水槽等,把不同的开放型玩水空间串联起来,结合涂鸦区空间形成复合式空间结构,大大增加了儿童游戏的互动与交往机会,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二)课程运用功能升级—从“转换空间”到“链接课程”
  根据主题课程实施需要,我们将“五场”游戏空间链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形成“五场”课程模块,根据“五场”主题活动的轮转切换需要,升级设置以固定空间为中心、公共空间为拓展的环境布局。悦动场、爱阅场、探秘场、蒙艺场等各设置一个区域空间进行固定主题的打造,根据具体活动主题需要灵活选取其他区块作为公共空间来拓展主题环境的打造,实现同一空间的主题课程环境灵活切换,开展丰富多元的课程活动。
  三、挖掘再造空间价值,提炼自然游戏增值策略
  (一)打造材料超市,扩充材料激发游戏创想
  为提升再造价值内涵,我们将生态、环保、低结构的材料进行研究和收集,并科学规划投放的时机、种类和数量。同时,为了满足儿童多样化的游戏需要,突出自由探索、多元创造的自然游戏特点,让儿童成为游戏场的“主人”,我们打造了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智取材料超市”,并根据游戏需要及时更新与补充,供不同年龄段儿童自主选择。为增加材料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拓展了“材料超市”的空间灵动性,并设置自主募集栏,鼓励儿童用绘画的形式把需要增添或已经破损的材料记录下来,提高了自然游戏的持续吸引力。
  (二)投入运行机制,保障生态乐园长效运行
  自然游戏乐园的运行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资金、物资的支持,也需要定期进行绿化修剪、卫生清理、水质监测等,从而维护好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有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反馈。主要做法有:整体环境卫生整理、大型设施设备维护、防蛇、除白蚁、排查植物无毒无刺无飞絮、水质监测、绿化修剪、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灭蚊防鼠等。各游戏区实行网状管理,分工合作。我们还在资金预算和后续的场地、环境的维护上进行经验反思,总结行动研究经验,从而确保乐园的长效运行。
  四、梳理实践经验成果,收获自然空间再造价值
  (一)拓展了园所的自然游戏空间
  针对城市幼儿园自然环境匮乏,自然教育缺失的现象,通过游戏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再造,规划创建户外自然游戏环境,拓展了城市幼儿园现有资源,从传统的“零星绿化 配套功能室”到自然生态的“一园八区 材料超市”,打造了多维互动式的自然游戏空间,形成了利用与改造户外场地、优化游戏空间的实操性、普适性经验。
  (二)丰富了儿童的自然游戏内涵
  多维互动式的自然游戏空间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通过自然游戏空间的创建和再造,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互动、语言表达、身体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儿童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与自然环境中的人、事 、物充分开展多维互动,自然游戏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有效促进了儿童身体、情绪、社会性、学习品质等全面发展。
  (三)实现了课程的自然游戏价值
  优化环境才能优化教育,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发挥出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自然游戏空间再造、形成自然生态式的特色课程环境,为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让课程真正以自然为依托,让儿童在“自然生态”的游戏中自然生长。幼儿园凭借大胆创新的空间再造课改举措成为温州市首批课改样本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31次面向全国、省市区级的展示交流,接待了5000多人次的参观学习。《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新闻》《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日报》《温州商报》《温州晚报》等相继进行了宣传报道,体现了“三生五场”自然游戏特色课程的辐射价值,实现了特色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
其他文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應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支持、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愿望。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沁春路幼儿园秉承“顺应自然,沁润生命”理念,注重环境与幼儿的互动,让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近期,以西游文化为元素的“西游乐园”在淮安拔地而起,吸引了幼儿的目光,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说西游、唱西游、玩西游。为此,我们基于幼
期刊
今年,我们邀请王春华老师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共读好书。王春华老师有几十年的学前教育实践和教研经验,从2013年起开始绘本阅读的行动研究。她带着绘本,走进全国很多所幼儿园和孩子们共读。每一次共读,她都耐心地记录下孩子们在阅读时的真实状态,用心灵去回味、升华,又把它细化在下一次的共读中。她著有《和书婆婆一起读绘本》一书,她就是孩子们口中的“书婆婆”。希望书婆婆的儿童观和亲子阅读理念能够对您有所启发,更重
很多人认识盱眙,是从一只小龙虾开始的。管镇镇中心幼儿园坐落于淮安市盱眙县的一个偏远乡镇,幼儿园坚持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办园宗旨,以“构建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生活家园”为办园目标,围绕“园所虽小但温馨和谐,虽在农村但频显亮点,虽居偏远但努力上进”的共同愿景,精心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园所文化氛围,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充分考虑得天独厚的龙虾文化、自然生态的农村资源,和孩子们共同创设了
期刊
村子里盖了很多房子。一座又一座,一栋接一栋。有一座小房子盖在村子边缘,靠近田野的地方。这座小房子每天都能看见白云和小鸟。  白云告诉小房子,他很幸福,因为他能飘得很远;鸟儿告诉小房子,他很幸福,因为他可以歌唱……  小房子开始思考:小房子的幸福是什么呢?  大房子们咕哝着:“房子就是房子,房子要什么幸福呢!”  可是,不该是这样吧!  小房子开始问经过的每一个人。  小熊从小房子前经过,小房子问:
期刊
金湖,一座荷香四溢、充满灵性的水城,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都”“鱼米之乡”的美誉。金湖县机关幼儿园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杉、荷为主材,充分营造厅、廊、室、区游戏环境;与课程相结合,多通道支持幼儿认、识、赏、玩等活动,创设了“可亲近、可体验、可探究”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自由开心的乐园、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园、感受与创造美的花园。  一、四季荷塘  园所改造时,幼儿
期刊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儿童的表达主要呈现在儿童的记录、儿童的作品、儿童的照片、儿童的海报、班级的资源图、区域游戏中的表达与表征等方面。唯有关注儿童的表达,聆听孩子的声音,才能真正走进童心世界。我园从班级资源图到一日活動计划,从幼儿园资源图到周边环境资源图,都鼓励幼儿积极探究,参与创作。  1.班级资源图中儿童的表达。中大班的班级资源图为儿童提供了关注身边环境的可能性。孩子们通过参与绘制资源图,了解
期刊
小门厅,大宇宙,感受生命共同体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顶深邃的星空,灯光透过深蓝色的灯罩轻轻洒落下来,与右手边透明球形罩中的宇航员对视私语,使人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引导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春天萌发的嫩叶、冬日枯败的干枝、热情绽放的向日葵、干瘪却依然垂挂的果实……门厅的展示区内,不仅会随着季节及时更换植物,也会保留一部分自然干枯的枝条、果实,孩子们不仅能感受生长的伟大,也能体
小刺猬球球去找好朋友长耳兔,可是,长耳兔不在家,只在屋里留了一张字条。  变身魔法?球球傻眼了,要知道,球球不太爱交朋友,平常就喜欢跟长耳兔在一起,现在,他都不知道长耳兔变成了什么样子,以后,要跟谁在一起玩儿呀?  这个长耳兔也太粗心了,至少要说清楚,今天变成了什么,明天又变成了什么……  满脸沮丧的球球从长耳兔的家里走出来,闷闷不乐地往回走。  “球球!”花栗鼠在身后热情地叫住了他,“咱们一块儿
期刊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幼儿园,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1758平方米。建园近30年来,当年的绿树已成荫,当年的果树已丰盈,但作为民办幼儿园,也面临园舍老化、在园幼儿人数较多而场地有限的困惑。为此,在环境改造中,我们本着低成本有质量的建设初衷,力求园所整体环境优美舒适、户外空间独特自然、室内外设备设施齐备完善,朝着满足幼儿多种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而不断努力着。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儿园将“活教育”作为文化之根,坚持“幼童本位”的儿童立场,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为目标,以环境为支点,以游戏为载体,注重内容的“鲜活”、 形式的“灵活”、 效果的“激活”,让教育过程成为儿童自发生成、自愿参与、主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