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激情.激智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激趣 激情 激智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20
  
  长期以来,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原因是:“内容枯燥”、“课文难懂 ”、“上课乏味”、“学了没用”。特别是传统的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过于注重字词句的解读和翻译,常常把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忽略了古诗文的神秘和美丽,令学生对古诗文大感枯燥无味。于是,在古诗文教学中便呈现了这样两种状态:一是老师讲得激情飞扬、滔滔不绝,总担心自己没讲全讲透,学生学得昏昏沉沉、一头雾水,只机械地写满笔记。二是学生索性不听课,为了应付考试而找来各种教辅资料死记硬背。于是古诗文的教与学便长期在高耗低效中徘徊。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从教二十多年来,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热爱之情,激活学生的学习智慧,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激趣
  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来切入教学是个关键问题。
  1. 以有吸引力的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导入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古诗文因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要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如上《口技》一课,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模仿他们能够模仿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然后才导入课文:“首先表扬我们会模仿声音的同学,刚才老师观察了,每位同学每次只模仿一种声音。”再放一段相声演员洛桑的拟声表演录音,让学生找出其中模拟的声音,然后点评:“经过特殊训练的相声演员也不过同时模拟了三五种声音而已,可我们课文《口技》中的表演者却可以几十种、几百种声音一齐发出。”我话音未落,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书了。这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的教学导入更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角色。
  用一些小故事导入课文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白居易的“‘居’不易和‘居’不难”,欧阳修的“‘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等小故事,都是学生喜闻乐听的。但是要注意,故事要讲得简洁生动,不宜过长,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2. 以适当的背景介绍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积极性。
  这个“背景”指的是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和文学常识。如在教授《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时,我是从“三顾茅庐”和“洛阳纸贵”的角度来说的,学生很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背景介绍不可照本宣科,而要以简洁的、描绘性的叙述语言动情地说出来,力求给学生一种生动形象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课堂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把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教学形式时,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上《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就问学生:“有人说,欧阳修这个整天游山玩水的醉老头,应该是个昏官。你认为呢?”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抛出 ,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论据进行辩论,争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中,已经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激发学生揣摩课文的兴趣。初中生感性思维比较发达,表现欲较强,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诗文,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以小品或相声、讲故事的形式学习这类古诗文。如学习《核舟记》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苏轼、黄庭坚、佛印和两个舟子。如果学生不好好揣摩课文,是不能准确抓住人物形象、洞察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学生演好了,也就说明他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
  在课堂引进各种比赛,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要让学生对古诗文的态度从抗拒走向接受。
  激情
  从《诗经》、《离骚》、《诸子百家》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璨若星辰,投身其中,美不胜收。因此,要激起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必须把古诗文的美向学生们彰显出来。
  1. 品读古诗文的音乐美。
  入选我们课文的古诗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古文化精品,这些诗文含义隽永、言简意赅、韵律和谐。尤其是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其中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引领学生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学生通过多遍的诵读与对课文的反复接触,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同时,诵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音乐美,与此同时,古诗文的音乐美的熏陶又可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古诗文的愿望。
  2. 体会古诗文的思想感情美。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入选课文的古诗文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志士的爱国忧民情怀;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辛弃疾“赢得生前身后名”等将士自强不息,团结御侮的壮志;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士的追求真理、崇尚自由的胸襟……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入情”,用先哲的思想感情熏陶学生,引领他们品味哲人思想的精髓,提升他们个人欣赏评价事物的能力水平。如此不但让学生了解历史,受到先哲贤人的感召,还可以激起他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 咀嚼古诗文的语言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语言美。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 “念无与乐者”的“念”字,既有对月光如老朋友一般如期而至的欣喜,又有因被贬而孤独的寂寥,更有想到志同道合者的欣幸。在教学中如能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来深入,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欣赏古诗文语言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遵循文字去想象和联想,丰富文章内涵,进而领悟文章的意境美。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让人不禁随着作者一同感慨时光的流逝,思乡的心切。正如陆机所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令学生陶醉在这一篇篇的美文中。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体会出古诗文的美丽之所在,激起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究古诗文。
  激智
  古汉语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教师只有抱着“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的理念,教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借助一定的工具去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益。
  知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只要学生坚持不懈,有计划、有系统地积累知识,他们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如每课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都要归纳整理,而且不能只限于本课,还要回顾、要比较,把以前所学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进去,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古诗文还可分门别类地总结比较。如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在归纳比较中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还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引导学生引用名句,把平时熟记的名言警句自然贴切地引入写作中,使之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也使文章显得更加厚实而优雅。做这样的名句引用,让学生懂得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可以使文章更加言简意赅、表意生动。在平时学习中形成思维习惯,把名言警句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学以致用。名句的适时引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历史感的体现,而写作可以说是贯通古今的精神漫游。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只要多了一些学习的成功感,就会慢慢由兴趣升华成喜爱,掌握一定的方法后,学生自然会愿学、乐学古诗文了。
  (责编 马超勤)
其他文献
[关键词]校本教研 行动策略创新方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0.005    来宾市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已有5年多时间。开展之初,对于校本教研我们就有这样的思考:(1)校本教研必须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应立足实际依托身边资源探寻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以研究促发展。(2)校本教研必须聚焦课堂,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帮助
期刊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表现了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点出了春风让江南披上了绿装……一首古诗词常常因为一字使用精妙而神采顿现。而中学语文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对这些关键词的把握。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就常出现这种“炼字”的题型,
期刊
导语是每节课的开始,好的导语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导人方法。    一、讲故事导入    在思想品德课导人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讲故事。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还带有童心的成分,教师用一些寓意较深或者有意义的故事去引导他们,带动他们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讲故事有以下几
期刊
2011年4月12日至16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一行20人含中小学多学科教师及医务室校医等,在校长徐元生的带领下,赴香港进行教育考察,为学校“质量提高、形象提升、发展提速”寻求借鉴。他们参观了乐善堂梁俅琚学校、可立中学、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小学)、大浦旧墟公立学校等4所学校,观摩了10节课,走访了香港教育局和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两个部门,对香港教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此,我们特
期刊
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思考的问题  2004年,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风靡全国。大概是从那时候起,教育系统也开始刮起了“精细化管理”之风。张晓飞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学校管理要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以管理的精细化追求管理的高品质无可厚非,但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弄清楚下面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点到底在哪
期刊
红七中学是河池市金城江区创办最早的初中学校之一。近年来,红七中学将红军精神化为动力,致力于创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其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提起红七中学,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那段不平凡的历史。1930年11月7日,就在红七中学校园里的那棵大榕树下,红七军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动员全军北上征战。为了纪念这段革命史实和继承红七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光荣传统,1
期刊
【关键词】继承传统 创新发展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14    学校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传承办学历史、传承办学文化,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根基,才有源头,才能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往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继续前行。近三年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传承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学校精神、传承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一切为了
期刊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辅导 案例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15    一、 事情背景  “老师,今早我要陪妈妈去见律师,请假半天。”近来,请病假已经成了小露的“家常便饭”,可这回的请假令我不安——她们母女俩遇到了什么大麻烦?带着疑惑,我拨打小露妈妈的电话,她听后焦急起来,顾不上上班,一边拨打小露的手机,一边请假往家里赶。过后,
期刊
早晨上学时,谦和儒雅的徐元生校长站在校门口,微笑着向每一位走进校门的教师和学生鞠躬问好,场面温馨感人。这样的微笑、问好、鞠躬的动作,他每天重复无数次,却依然乐此不疲。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桃实验学校工作不久的钟皓,偶然中得知徐元生此举的深意。  那是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按例要举行升旗仪式。徐元生在校园里遇见在球场等待升旗的钟皓,便请她和自己一起到校门口迎接师生返校。期间,时不时有学生跑过
期刊
【关键词1篮球教学分层导学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2.029  篮球是高中生很喜爱的体育运动,也是高中体育课的重点课程之一。目前,一些教师在篮球课的教学中,还是按照“运球一传接球一投篮”这一线型的教学程序,并且,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对于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他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是存在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