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化动力 常规管理显成效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七中学是河池市金城江区创办最早的初中学校之一。近年来,红七中学将红军精神化为动力,致力于创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其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提起红七中学,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那段不平凡的历史。1930年11月7日,就在红七中学校园里的那棵大榕树下,红七军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动员全军北上征战。为了纪念这段革命史实和继承红七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光荣传统,1966年9月,河池县第一初级中学正式更名为“红七中学”。多年来,红军精神一直在红七中学里薪火相传。在创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学校的过程中,红七中学将红军精神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将红军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以“尊重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工作理念,以红七军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精神带领全体师生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全区“常规管理年”活动刚启动,红七中学就立即行动,成立了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全部参与,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为了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多次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通过全校师生会议、表彰会、教师会议、优秀学校经验介绍会、校长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学校常规管理的有关知识和内容,使师生深刻领会学校常规管理的意义,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教师管理方面,红七中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大力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学校加大了对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力度,多次安排教师到南宁、桂林及各县市学习交流,还邀请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到学校开设讲座。学校实行教学一线教师工作目标定标制,严格加强管理,确保教师完成各项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规范教师教案和听课记录,教务处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不把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积极探索提高教师工作热情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奖励机制等办法,营造教师爱岗敬业、争做表率的浓厚氛围。2011年,红七中学特别设立了“红七中学奉献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两次,根据分工不同,推选出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此举有效凝聚了全体师生的心。学校还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开拓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在学生管理方面,红七中学摒弃评价学生的“唯分数论”,提倡赏识教育,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评价学生,使学生的发展更健康、更全面。学校还加强家校联系,健全和规范家长接待制度,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此,学校与移动公司合作,推广校讯通网络平台,要求班主任每星期利用校讯通网络平台向本班学生的家长发送短信,把学生的表现及时汇报给家长,侧重表扬和鼓励。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欢迎。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被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红七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很多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往返乘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与运输公司沟通,周末派车接送学生,为学生回家提供便利。为防范外来人员进入学校,红七中学在校园内安装了监控系统,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还专门指定一名副校长为安全检查组长,发动全体师生认真排查不安全因素,并把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收集汇总,再逐一进行整改。
  红七中学的全体师生发扬红军自力更生的精神,让校园变得更美丽。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现有的材料,美化、布置教室、办公室和宿舍。课余时间,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建设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既绿化了校园,又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而学校里陈旧的门窗,全都是教师们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亲手修整和油漆的……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红七中学,青草茵茵,鲜花盛开,教室敞亮,宿舍整洁,优良的传统在这里传承,知识的种子在这里播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所用红七军番号命名的中学,它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桂林市平乐镇榕津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43年的老牌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335名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7.4%,然而,没有一个留守学生辍学。这主要得益于榕津中学下大力气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立长效机制 建管护网络    在榕津中学,留守学生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地处劳务输出大镇,学校里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边远贫困山区,长期与父母分离,
期刊
在作家的笔下,一般来说,群体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为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广阔的时代背景。《孔乙己》中的酒客们亦是如此。一个“短衣帮”、一个“长衫主顾”外加“一站一坐”、“一里一外”,就将当时壁垒分明的等级、贫富悬殊的环境、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来了。  但作为群体形象塑造的酒客,不仅仅具有反映社会背景的作用。在鲁迅这样的大师笔下,《孔乙己》中的酒客们在其形象塑造上,还有独到的特点,即他们的群体
期刊
团队活动式教学,主要是引入团队协作、创造学习、成功激励机制,以团队为学习活动单位,充分发挥学生人力资源互补作用,进行预习表达、展示交流、問题探析、检测应用、学习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促进学生有效交流、互动学习、能动发展。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建立共同愿景和共同的学习目标,大家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实现团队成员“多赢”的局面。  团队活动式教学与合作学习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以集体的方式
期刊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多元目标合作探究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2.016  中国的书院教学,作为在中国本土产生的特殊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自唐代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其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成绩斐然,教学风格鲜明独特,吸引众多的学生竞相投奔。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春风不度”的今天,学习借鉴中国传统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军在《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7期上撰文认为,当前绝大多数有效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成果都有一种“技术化取向”。只关注有效教学的操作,较少从“本体”讨论有效教学的实质。他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但对于什么是“发展”要有“新发展观”,应以“学生幸福成长”为本。学生幸福应涵盖学生生命成长、道德、品格、精神以及思维、智能等诸多方面发展,尤其是各种“可能
期刊
[关键词]校本教研 行动策略创新方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0.005    来宾市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已有5年多时间。开展之初,对于校本教研我们就有这样的思考:(1)校本教研必须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应立足实际依托身边资源探寻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以研究促发展。(2)校本教研必须聚焦课堂,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帮助
期刊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表现了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点出了春风让江南披上了绿装……一首古诗词常常因为一字使用精妙而神采顿现。而中学语文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对这些关键词的把握。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就常出现这种“炼字”的题型,
期刊
导语是每节课的开始,好的导语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导人方法。    一、讲故事导入    在思想品德课导人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讲故事。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还带有童心的成分,教师用一些寓意较深或者有意义的故事去引导他们,带动他们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讲故事有以下几
期刊
2011年4月12日至16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一行20人含中小学多学科教师及医务室校医等,在校长徐元生的带领下,赴香港进行教育考察,为学校“质量提高、形象提升、发展提速”寻求借鉴。他们参观了乐善堂梁俅琚学校、可立中学、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小学)、大浦旧墟公立学校等4所学校,观摩了10节课,走访了香港教育局和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两个部门,对香港教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此,我们特
期刊
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思考的问题  2004年,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风靡全国。大概是从那时候起,教育系统也开始刮起了“精细化管理”之风。张晓飞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学校管理要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以管理的精细化追求管理的高品质无可厚非,但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弄清楚下面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点到底在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