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朗读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平常又最重要的过程,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分析语文课文的必要手段,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启发。作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朗读与其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享受朗读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育 教学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朗读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不要让语文教师的分析讲解取代学生个体的自我阅读实践,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地阅读,并在此过程中发散思维、感悟情感,进而收获思想的硕果。因此,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有着重要的地位,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效的朗读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一、符合学生心理的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在课文朗读过程中应该投入感情,模拟语言情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实现郎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有机结合。所以,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不好的现象,如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想举手朗读;有的学生朗读时面红耳赤,声音很小……都说明学生对于朗读缺乏兴趣。
  笔者认为应该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适当的评价过程和方式,用以促发学生想朗读的心理。如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朗读效果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评价:“朗读得真棒!”“你读出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听你朗读课文就是一种享受!”“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学习学习!”“多美妙的声音呀,老师觉得,你长大后会是一位优秀的播音员!”
  又如评价学生朗读不够好的时候,要含蓄而鼓励:“你朗读很有感情,如果把字音读准,就更好啦。”“你的音质真不错,若是声音再大些,效果会更好。”如此一来,学生会不断地在朗读过程中思考、体会,而又在听的过程中对照、分析,这样就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真正体现学生朗读的价值。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感染,进而形成极大的表现欲,催生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原动力,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过程的高潮。
  二、活用机智,换位思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琅琅书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以读促讲、以读促答,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质量呢?笔者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朗读的时间交给学生,同时体现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质量,并在其过程中发散思维、感悟情感,从而收获思想的硕果。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时,学生很容易读这首诗。学生的朗读是“江——南——可——采——莲……”,这样“慢悠悠”拖得很陶醉,“说唱”得有模有样。这时,执教教师大声说道:“同学们,老师也来读一读,大家好好评价一下,好吗?”学生悉心地倾听着。这位教师却有意用学生刚才朗读的声调朗读了一遍,这时学生踊跃举手评价老师的朗读。有的说:“老师,你读得很慢。”有的说:“你像在唱歌。”还有的说:“你和我们朗读的一样。”这就是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换位思考与评价。学生一定会抓住表现机会。接着老师就让学生矫正和示范。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找到自己朗读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想法。接着教师进行了标准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效果显著。最后,在大屏幕上展示鱼儿戏莲叶的图片,图文并茂,让学生欣赏和感悟采莲人愉悦的采莲心情。所以,在朗读教学评价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示范指导,使学生找到自己朗读训练中的长处和问题,不断地改进,进而提升朗读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赞道:“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说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切身感受,适当地放大优点、肯定优点,让学生心情舒畅,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创造和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评价中学习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发展、进步和提高。
  小学语文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平常又最重要的过程,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的必要手段,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启发,使学生在享受朗读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新疆杨和银白杨×新疆杨是在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杨树品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抗盐转基因研究,培育抗盐杨树新品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利
摘 要: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当今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其具体措施是制定教学标准,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与目标;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恰当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人才强
目的探究胃癌检验中糖链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 125例患者,其中6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
语文学习是一种传承母语的方式,热爱语文,不仅是建构知识平台的重要保证,而且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然而眼下不管在哪所学校,语文学困生都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动机、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学生都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呢?乘着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自然分材”小组合作模式)的大浪潮,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组合作模式下如何在课堂上激发
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bollena)是我国多名育种专家耗时近半个世纪培育出的白杨派新品种,是由新疆杨为父本、山杨为母本杂交而成,是继银中杨后又一被广泛推广的优良树种
<正> 1986年12月,越南共产党召开第6次代表大会,这在越南的党和同家政治生活中,是一个重大事件。会议承认“党的主张和政策”方面犯有严重错误,拟定了改革方针,并对经济政策做了较大调整。这次大会还对新闻媒介提出了应当敢于讲真话,揭露消极现象,帮助党实现改革和更新思想观念的要求。为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制订并公布新闻法的任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89年12月28日,越南第8届国会第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闻法》。1990年1月2日由越南国务委员会主席签署命令,正式施行。
走马芹(Angelica dahurica Benth)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由于有毒,走马芹资源处于长期浪费状态,为使大量资源得以利用,因此,以走马芹为材料,通过走马芹粗提物的5种(乙酸乙酯
从古至今,人们对读书就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四种能力,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最低要求,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石,从牙牙学语就已经开始了。其他三种能力的形成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紧密相关,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打造“书香”校园。然而,学生的读书的习惯绝非发给学生两本书,
流动卫星转播系统是近两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电视转播方式,可被广播和电信行业用于卫星新闻采集,户外体育和重大事件转播,也可用于抢险救灾和高度灵活的移动通信基站。该系统的
该文以贵州省龙里县土地整理项目中台上片为研究对象,对该片的规划设计做了系统的研究.在了解研究区基本概况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研究区社会发展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