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天音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limi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八桂大地上曾经为后人留下了稻作、棉纺织、花山壁画、玉器文化等宝贵财富,在崇左龙州,他们则留下了天琴——这个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的弹拨弦乐。天琴所形成的文化系统被世人称之为“天琴文化”,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祭祀的神秘色彩引人神往,近几年崇左龙州成为了许多壮族民俗爱好者的探幽之地。
  世俗法器的艺术灵光
  天琴是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不仅是壮族民间巫文化的产物,同时还是当地壮族群众进行祭祀、说唱以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
  天琴源于壮族先民骆越人对天地自然界的崇拜与敬畏,弦音古朴,余韵悠长,骆越人用音乐和舞蹈与神灵沟通,避邪祈福、酬神拜天。最早的时候,天琴可以视作巫术仪式中的重要法器,是巫师手中“喻天”的法宝,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巫”文化衰落,“喻天”功能也就此逐渐弱化,取而代之是“娱人”。天琴作为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曲调节奏简洁明快、音色圆润明亮,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天琴的功能也就发生了改变,每逢侬垌节、歌坡节、四月十三观音诞等传统节日时,天琴悦耳之音便会响彻龙州。
  “口出蛮音莺弄响,足摇铃子手挥弦”,自2003年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天琴弹唱”惊艳亮相以来,这个古老的乐器就被外界知晓接受,成为广西知名的艺术品牌,不再曲高和寡。不少知名作曲家、民间天琴艺术家将曲作与现代、民俗、传统音乐巧妙的结合,不仅在曲调上,表演形式也作出了革新,在保留了天琴的原生态的基础上,更时尚、更动听。只听弦丝微动,声似银瓶乍破,“Den”、“Den”乐音一起,天琴似有了喜怒哀乐,带动人们的情感。
其他文献
Jul. 7, 2017 (China Daily) --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recently held a news conference in Beijing to promote it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new tourism products. Tourists can choose from eight them
期刊
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八桂大地上曾经为后人留下了稻作、棉纺织、花山壁画、玉器文化等宝贵财富,在崇左龙州,他们则留下了天琴——这个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的弹拨弦乐。天琴所形成的文化系统被世人称之为“天琴文化”,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祭祀的神秘色彩引人神往,近几年崇左龙州成为了许多壮族民俗爱好者的探幽之地。  天琴是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不仅是壮族民间巫文化的产物,同时还是当地壮
期刊
又名左江斜塔、水宝塔,位于崇左城东北2公里处,建在左江中的石头岛——熬头峰上,处于急湾激流之中,地势惊险。该塔是明朝知府李有梅于天启年间(1621年)建造,当时建3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2年)知府徐越加建两层,成为五层砖塔。据测塔身倾斜度为4度24分64秒,倾斜方向为西南偏西52度16分30秒,据专家考证是工匠在建造时考虑到江心风力和地基等因素而精心设计而成。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
期刊
龙州地处祖国南疆要塞,有184公里的中越边境线。边境线上有许多古营垒、古炮台、古战场,在距龙州城西边10里处的将山上,有一条“灰色长龙”蜿蜓伸展在峰峦之间,绵延数十里,这便是有名的古炮台群——小连城。小连城为清末广西提督、抗法将领苏元春所建。中法战争后,为更好防御外敌入侵,他在山巅筑左、中、右三座炮台,左可阻挡镇南关孔道,右可控制水口关隘口,与下冻、水口炮台连成一体,气势雄伟壮观,被称为“南疆长城
期刊
在过去,天琴弹唱技艺一般是世家传承的,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传承需要拜师、学艺、修炼、受戒和册封等程序和仪式,经过数年实践考核与检验后方可根据其表现授予相应的封号、法号。拜师后先自学经书,经书基本掌握了才择日出坛。”传承人筛选之严格,可见一斑。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民族音乐家范西姆教授到龙州县采风时发现了天琴,天琴从此获得了新生。而后2003年“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民歌节上横空出道,使这个不显
期刊
在广西西南边陲,崇左如同一座“绿色宝库”,左江之水环城而过,花山之岩点缀其中,润雨熹微常在,林木四季可长,可以说是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天堂。人杰地灵的崇左市,除了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更是物产丰富!从鲜红惹人的天等指天椒,到“香”名四海闻的八角,酸、甜、苦、辣、香,食之“五味”,尽在其中。此外,崇左还被称作“糖都”,“节节升高”的甘蔗为崇左带来了繁荣、清甜爽口的蔗糖从中国的大西南走向世界各地,让更
期刊
明仕田园距大新县县城53公里,为国家AAAA级景点。方圆20公里的景区山青水秀,周围有小溪环绕,景色极为漂亮,素有小桂林之称。除了山水相映的景色外,这里还有清新淳朴的村寨、农田等风光。景区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是电视连续剧《花千骨》的主要取景地。游客来此可以乘竹筏漂流、拍照观景,感受美妙的景色和宁静的田园生活。  费用:120元/人  开放时间:08:00 ~ 17:00  交通:明仕田园位于崇左
期刊
竹筒饭  竹筒饭是广西少数民族常见的特色食品之一,岭南一带盛产竹子,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宜竹子的生长。竹子有着特殊的清香味,把大米和水放到竹节中,密封后烤熟,使得米饭沾染上浓郁的竹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把荷鱼丸  把荷鱼丸是崇左市天等县地道的地方风味小吃,汤煮、酥炸、煎蒸均可,韧而不硬,营养丰富,没有腥味,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鱼丸选用垌列河的鲤鱼为原料,即做即吃,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期刊
沙屯叠瀑又称稔底瀑布,位于广西大新县硕龙镇硕龙村沙屯归春河段上的青山峡谷中,距大新县城55公里,为德天景区内一著名瀑布,是国家二级景点,属岩溶峡谷瀑布景观。瀑布似银练般分成七级,恰似水幕织成的梯级,明丽可爱,较之德天瀑布之雄奇,沙屯瀑布显得温婉而抒情,两岸崇山峻岭,树木繁茂,古藤缠绕,时有竹筏渔人于瀑布间出没,更增加其自然古朴的神韵。  费用:无需门票  交通:南宁北大客运中心上午每隔20分钟有发
期刊
景区位于广西扶绥县城以北7公里,地处昌平乡平白村群山环抱之中。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3公里,景区内峰林林立,景致优美,有岩洞3个,暗河1条,湖潭2个。归龙潭常年泉水喷涌,迂回倒流,水声如歌,泉水冬暖夏凉,水质清澈湛蓝,是理想的天然泳池。景区内的归龙潭是一奇潭,有百亩之宽,潭泓似湖,宛如圆镜平仰,有水欲注,却无隙外泻。潭面中央,圆形3亩余,数处喷泉常年喷涌,漩涡争秀,景色迷人。  归龙潭有三奇。一奇是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