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与器乐的合作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隨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赏析能力和内在需求也实现了大幅提升。钢琴伴奏凭借其强大的艺术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但在器乐演奏中得到了普及应用,其作用与价值也被人们所认可。本文首先分析了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之后针对演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钢琴伴奏技巧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建议,希望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器乐演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钢琴伴奏;器乐演奏;作用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48-02
  【本文著录格式】李梦兰.钢琴与器乐的合作——浅析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20,05(10):48-49.
  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在中国器乐演奏中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彰显出极大的艺术价值。但是,在认可钢琴伴奏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钢琴伴奏中的注意事项和伴奏技巧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提高钢琴伴奏与器乐演奏的配合程度,才能使钢琴伴奏的作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推动我国器乐演奏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
  (一)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
  与民间器乐演奏者相比,钢琴伴奏者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与素养的形式,既包含与生俱来的成份,又离不开后天的专业化培养与刻苦训练,方可才能使钢琴伴奏者在受众面前呈现出较高的演奏水平。同时,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钢琴伴奏者精准地把握演奏作品的内以及钢琴伴奏与器乐演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伴奏在整体演出当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器乐演奏者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要关注自己与钢琴伴奏者之间默契配合程度,使双方能够就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动机和关键片段内涵达成共识,确保器乐演奏中的各种重要环节和细节之处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此外,在演奏训练的过程中,钢琴伴奏者还需要在音色、和声、节奏和情绪等方面多下功夫,使自身的音乐感悟在训练中受到启发,在与器乐演奏者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将钢琴音乐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烘托出绝佳的现场氛围,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最终呈现出令人赞叹的器乐演奏效果。
  (二)在演出及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对于器乐演奏者来说,从平时训练走上真正的舞台是他们的梦想,更是一直努力的方向。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器乐演奏者要想让自己的专业水平经受得住舞台和受众的检验,就必须在日常训练当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器乐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同时加深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把控,方可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做到厚积薄发,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水平。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钢琴伴奏使音乐表现形成式变得更加丰富,让受众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高对于整场表演的满意度与好感度。此外,伴随着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给器乐演奏的舞台表现形式带来更多创新元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带有钢琴伴奏的器乐演奏已经成为创造性艺术疗愈的一部分,通过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拓展与延伸,钢琴伴奏的创造性疗愈已经延展至戏剧治疗、绘画治疗以及融合性治疗等多个领域当中。相信通过研究者不断的实践验证和探索创新,其应用范围还将获得更大的提升。从某种层面上看,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当中属于一种交叉应用,同时还与其他学科理论相互作用与相互支撑。这就意味着可以将钢琴伴奏的应用范围延展至其他学科领域当中。比如音乐剧、舞台剧、音乐实验学等都可以融入钢琴伴奏元素。同时,这些应用也会对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发挥有所裨益。
  (三)在器乐作品创作中的作用
  器乐演奏中的钢琴伴奏几乎涵盖了钢琴弹奏的所有基本技法,比如琶音弹奏,三、七和弦的运用,音程衔接,音阶运用,八度跨越,装饰音和跳音的弹奏等。以我国民族器乐代表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自从在原有演奏方式当中融入钢琴伴奏以后,已经熟悉这首歌的钢琴伴奏者便能很快掌握其切分节奏的运用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住弹奏的“感觉”,同时对“连线”运用的实际意义形成深刻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切分、连线的意义及弹奏特点一并掌握下来,促进个人演奏水平的整体提升;再以我国台湾地区的热门歌曲《橄榄树》为例,当这首歌与钢琴伴奏相结合以后,钢琴伴奏者在弹奏这首歌曲时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弱起小节”的含义,理解“弱起”在钢琴曲中的应用方法、在谱面上的标识方式及其表达形式,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弦连接”的弹奏方法。在民族器乐演奏当中融入钢琴伴奏是从19世纪开始兴旺起来的,发展至20世纪以后,这种艺术形式开始传入我国,其演奏水平在实践当中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与提升。例如相继出现了一些职业钢琴伴奏家群体,甚至陆续涌现出很多成就斐然的大师级人物。同时,包括钢琴演奏元素在内的声乐演唱音乐会也多了起来,这些演出活动为钢琴伴奏者一展身手、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钢琴伴奏与民族器乐的相互结合,在钢琴伴奏者和爱好者的头脑当中迸发更多的火花与灵感,成就了许多优秀的合奏音乐作品。
  (四)在器乐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艺术院校中的音乐教师而言,需要同时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在课堂上将钢琴伴奏的技巧和方法全面细致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钢琴艺术的魅力,同时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钢琴伴奏在器乐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钢琴伴奏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节奏感、速度、调性、音准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逐渐形成一种规范化演奏。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法进行演奏,呈现出灵活多变的演奏技巧,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钢琴的特性,通过与学生进行配合练习,针对学生的音色、和声、节奏和情绪等方面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们的音乐感悟受到启迪。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器乐合奏的气氛和情绪有所了解,增长学生的合奏经验。   二、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注意事项
  (一)针对音量进行合理控制
  与古筝、二胡这些民族乐器相比而言,钢琴的声音更加浑厚响亮。在弹奏钢琴时,如果不能对其音量进行合理控制,就会出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情况。但是,在对钢琴音量进行控制时并非是越轻越好,而是要根据整体演奏情况对其进行准确判断与合理调整。比如在与唢呐配合演奏时,由于唢呐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所以钢琴伴奏者可以放开音量,不必小心翼翼地进行弹奏;在与古筝进行合奏时,由于古筝的声音像山泉一样清脆,而且音色不是很开阔,所以钢琴的音量不宜过大,至少不能超过古筝的音量。另外,在控制钢琴音量时,还要结合作品本身的性质、演出场地情况、其他伴奏乐器、情感表达需要等方面進行综合考虑,以此来决定声音的平衡性和音量控制效果。
  (二)把控好伴奏部分的音色
  由于钢琴有着丰富的音色变化,有些时候还会代替乐队来为器乐伴奏。通过钢琴一己之力,将乐队中其他乐器的音色表现出来。因此,在合奏之前,就要钢琴伴奏者对乐队演奏部分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能够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不同乐器的音色进行模拟与效仿。虽然最终形成的音色与其模仿的乐器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别,只要钢琴伴奏者对手指触键的角度、手腕灵活度、踏板等方面控制得当,其演奏效果也不亚于乐队的演奏效果。
  (三)与主奏者进行默契配合
  在乐队演奏的过程中,钢琴伴奏作为整个团队中的一部分,要与主奏者保持较高的默契程度,方可呈现出最佳的演奏效果。例如在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些技巧性的段落或者是比较自由的演奏部分时,主奏者就会采用较为自由的速度进行演奏。此时,如果钢琴伴奏者还是按照曲谱进行范式演奏,就会导致整体演奏效果不和谐。因此,钢琴伴奏者要准确把握住主奏者的节奏节拍和整体韵律。如果主奏者节奏不够稳定,钢琴伴奏者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节拍重音,帮助主奏者尽快找回正常的演奏节拍,力争呈现最佳的演奏效果。
  三、钢琴伴奏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
  钢琴伴奏与民族乐器演奏之间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一定的差别。相同之处在于所有乐器演奏者都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技巧,而差别之处在于民族器乐的演奏篇幅普遍偏长,与之合奏时,需要钢琴伴奏者具备更加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自身演奏水平的同时与主奏者默契配合,充分展现音乐本身的风格特点,使受众获得更加美好的视听感受。
  (二)了解民族乐器的特点
  钢琴伴奏者既然需要与民族乐器进行配合演奏,就需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民族乐器的特点。以二胡为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旋律感,所发出的声音也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因此,在与二胡进行配合演奏时,除了需要根据曲谱进行演奏以外,还需要根据二胡的特点对细节进行合理调节。例如对音量进行合理控制,确保钢琴伴奏不能掩盖二胡的音色。在为琵琶进行伴奏时,同样需要结合琵琶明亮清脆的音色对钢琴音量进行合理控制,从而确保演奏作品的整体协调性。
  (三)要具备即兴伴奏能力
  对于钢琴伴奏者而言,可能在整场器乐演奏当中只有短短几行曲谱,但是,要想保证与主奏者保持高度一致,对于钢琴伴奏者的即兴伴奏能力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因此,在日常的钢琴教学和舞台实践当中,要注重培养钢琴演奏人员的即兴伴奏能力。比如针对同一支曲子演奏出不同的效果,从而使钢琴伴奏者熟练掌握其中的移调技巧,以便于在即兴伴奏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四、结语
  伴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思想意识的不断完善,愈加认可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当中的作用与价值。但是,作为钢琴爱好者、学习者和全体从业人员,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钢琴演奏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需要在今后的器乐演练与表演当中,对钢琴伴奏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钢琴伴奏真正融入到器乐演奏之中。
  参考文献
  [1]蔡云凌,李东媛.浅析器乐演奏中的钢琴伴奏[J].北极光,2019(7):38-39.
  [2]徐皓妍,曲迎仁.民族器乐演奏中钢琴伴奏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9):188.
  [3]孟醒.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J].艺术研究,2017(4):180-181.
  作者简介:李梦兰,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钢琴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追溯音义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目的和对象,分析音义学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意义。从林语堂中诗英译的翻译实践出发,分析了语音意义传递的几种最主要的形式,验证音义学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并试图从音义学的角度为诗歌翻译找到启示。  关键词:音义学;诗歌;翻译;林语堂  音义学旨在研究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历史较短,但声音和意义之间关系的争论却开始于柏拉图时代。中国古诗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语言政策的角度入手,梳理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两国语言政策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在语言政策的指引下华语在两国的发展趋势,以及两国在语言政策的制定中对华语的考虑。最后预测华语在海外传播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语言政策;华语;推广  语言政策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根据对某种或者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立场、观点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等。具体说来,语言政策就是一个国家、地区、
期刊
摘 要:“互文性”出现于后结构主义时代,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互文性已不再局限于文学理论之中,它也经常出现在非文学语篇之中。本文基于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来阐释互文性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以此来展示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来传播他们的观点。  关键词:政治演讲;互文性;批评话语分析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是由克里斯蒂娃在20世纪60年代提
期刊
摘 要:《聊斋志异》塑造了各种栩栩如生,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本文就马尔英译以及杨宪益英译《聊斋志异》中《婴宁》篇进行比较,探讨译本对于人物形象的重现与塑造,是否符合翻译标准及审美需求。  关键词: 《聊斋志异》;《婴宁》;人物形象  婴宁是《聊斋志异》塑造的人物之一,富有个性,神采奕奕,深入人心。然译者要将其形象再现,不可能完全等值,正如钱钟书所言 “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 ...而且
期刊
摘 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以其深厚文化底蕴,幽默谈谐的艺术风格及语言特色著称,问世不久便备受国内外褒奖,这部经典之作文学功底之深厚,让众多翻译学家望洋兴叹。文化冲突障碍在翻译过程中无从避免,能否将其消除就成了文学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Jeanne Kelly 与茅国权合译的英译本很大程度上算得上是优秀的译本,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及文学艺术性。本文试从“陌生化”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的翻译策略,希望能
期刊
摘 要:曾以为那是比男女间爱情还要纯洁而剔透的感情,然而,当我们剥去那层层神秘又陌生的面纱,才会发现剩下的、那蓬勃跳动的、脆弱而又坚强的心,是一样的赤裸而又炙热,而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爱情。而同性间的爱情其实和男女间的爱情一样——坚实可靠,却也经不起挥霍。  关键词:爱情;同性;电影;文化  这是一部关于同性之间故事的文艺片,一部演绎恋人之间爱情故事的爱情片,一部新世纪新背景下的文化片。其实私底下
期刊
【摘要】鲁特琴作为一种在欧洲与中东地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的弹拨乐器,其历史显现了从发展到繁荣最后逐渐没落的走向。从刚刚脱胎于阿拉伯“乌德”的五弦拨子弹奏乐器到十五世纪末期制作精美的七至九弦手指弹奏乐器,鲁特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进化出多种形制。这一曾经的贵族圈宠儿为何经历了十八至二十世纪将近三百年的沉沦,探索其背后的原因能够使我们更多地了解那个时期的音乐发展。  【关键词】低音弦;复调化;巴洛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开花调”产生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叙述,分析了“开花调”独具特色的题材、歌词、调式等艺术特点,并对其发展与传承进行分析研究,以体现“开花调”这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价值。  【关键词】左权“开花调”;艺术特点;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10-0037-0
期刊
【摘要】我国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天柱注溪鄉的春社节盛行于天柱注溪与新晃一带。本文通过分析注溪乡春社节的来源、形式及其发展现状并就如何传承发展给出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  【关键词】注溪乡;春社节;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2
期刊
【摘要】浪漫主义鼎盛时期,诞生了一位古典主义的狂热爱好者——勃拉姆斯,在他的钢琴作品里总有古典主义时期作品风格的影子。由于时代的框架,勃拉姆斯的作品也有他所处时代的音乐风格,他将多种风格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的独特风格,因此也有人稱他为“改革者”,在其作品《g小调第二狂想曲》中这样独特的风格更加凸显,该作品也被评论家们誉为“最能体现勃拉姆斯音乐特色、最具有他自身味道的、被演奏的最多的名曲”。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