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何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贤不是靠背诵造就的


  不知什么原因,“读经”这个话题最近又火了起来。
  台湾某教授所倡导的儿童读经运动,已在大陆运行多年,信从者众,这种教育主张少年儿童多背诵经典书籍,即使孩子一时不能理解,也不要紧,只要背下去,长大后会有理解的时候;在读经学堂里,教师只负责带领儿童背诵书籍,不讲解;那些能背诵30万字的少年,可以进入他们最高级别的书院求学……
  根据主事者的自述,这种读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圣贤。
安徽合肥,一家儿童俱乐部的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诵读经典

  这个说法,可谓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有一个人,他没有拿过世界杯冠军,却开了一个足球培训班,然后告诉世人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冠军”,这话听上去口气很大,但从道理上来说,是可以相信的。因为“世界冠军”是一种荣誉,属于“利”方面的内容,与德行无关,而且想要获得冠军,必须通过比赛,而足球比赛是团体合作,不需要施教者上场,所以即使教练不会踢球,也能教出好的弟子。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踢球不好的人成了顶级教练。
  不过,如果有这么一个人,读书多,但不懂诗词格律,此人开了一个培训班,宣称要培养诗人,写近体诗。对于这句话,可千万不能相信。这是因为,“诗人”两个字,包含了人的品格、作诗技巧等因素,属于“义”方面的内容。要想培养出诗人,施教者必须自己首先是诗人,不然,即使让学生把唐宋名家的诗集全部背诵下来,也学不会写诗,更别说成为诗人了。这种例子实在不胜枚举,譬如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不少从业者写起论文来洋洋洒洒,却连一首文从字顺的律诗也写不出。
  儒门的教育也跟诗人的培养一样,都属于“义”方面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儒学是实践性的学问。一个人要称得上“儒者”,必须做到言与行相合无间。《论语》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赞扬子路勇于实践,因为子路知道了一个道理,若是未能躬行,就唯恐再听闻另一个道理。在《论语》里,类似的表述还有许多,比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又如孔子的这个慨叹:“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都说明,儒者必须在实际言行中体现出其所知道的义理。
  正因为儒学要求言行一致的特性,所以如果有人推行一种目标是培养圣贤的教育,那么其人必须先具备一个条件:他是世所公认的圣贤。退一步说,他即便不是圣贤,也必须是合格的儒者。但事实是,目前各种读经学堂里的教员,薰莸同器,有些教员连理解经典都成问题,其身份更多是“高级伴读书童”。自身尚非儒者,而欲教人成为圣贤,这已经不仅仅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不自量力,亦是一种欺世行为了。
  其实真正的圣贤,是不会以“圣贤”名号自居的。孔子在世时就被视为圣人,但他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以圣者和仁者自居。细看孔子的言行就不难发现,他没有任何高自位置的地方,当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会跟弟子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多么诚挚,何尝有高言大句欺世?孔子设教的用心,并不是要自己成为什么圣贤,也不是要把弟子培养成为圣贤,而是希望每一个来学的人,都能成为人格高贵的士君子。
  在儒门体系中,存在着“士人、贤人、圣人”这个由低至高的序列,所谓“士希贤、贤希圣”是也。在这个体系中,士是基石,圣贤只是其中的卓绝者,他们本质上也是士人。今人提倡儒学,要说教育目标,也宜说是培养士人,因为能否培养出贤人,是要看各人造化的。事实上,一个人要成为贤者,不仅需要读书好,更要做出了不起的事情,有功于人群,方能得此称号。古之贤者,莫不如是。今人直接越过士人而侈谈圣贤,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与儒家严明“义利之辨”的精神背道而驰,其说之不可行,是显而易见的。

在无因果处用力


  “背诵30万字经典”、“长大后自然会理解”,这是常见的读经教育者的主张。这类说法的背后,所抱持的是“经典书籍里面每句都好”的意态。问题是,“30万字”指标如何定出?若不向孩子讲解,凭什么认为孩子长大后一定能懂?就经典而言,即便是每句都蕴含哲理,也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反复推寻、印证,经过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前贤说过的话才在自己心中有生命力,不然就只是纸上的遗训而已。
  赋予读经如此深切重大的意义,其实展现的是一种“期必如此”的思想状态。这种表现似乎是极其推尊经典,实则大大降低了经典的价值。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章太炎说“事无证验而必之者,非愚即妄”,他们所绝去的“必”,即此之谓。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必”:读儒家经典,定能成为士人;背诵够多少字,可成大才。又或是反过来:儒家经典是现代化的阻碍,不能再读;封建残余,桎梏心性,何足寓目……后一种声音,我们绝不陌生,鲁迅就说过,“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面对这种强悍的逻辑,我们除了拍一下大腿,实在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四川遂宁,某小学运动会前,孩子们诵读《弟子规》

  对典籍的极端推尊与贬斥,态度迥异,然而论者所犯的“必”之病,则是相同的:他们建立起一些牢固的因果关系,然后倡导人群遵循。
  因果之说,并非专属于佛家,儒家早就有之,比如《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言说,有着导人向善的深意,然而人若读后认定世界必是如此,恐不尽然。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感慨地说,像盗跖那种做了许多坏事的人,他们活得很好,像伯夷、叔齐那样的善人却活得很惨,历代都有很多这种情况出现。对于世间流行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说法,司马迁表示“余甚惑焉”。   司马迁的感慨,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世界的一种真相。我们所习惯言说的经,指的是常道,确切来说,经是一种应然,即引导人应该如何表现。然而在浩漠的人间,除了“常”,还有许多“变”。对于后人来说,仅学习经典中那些义正辞严的道理是不够的,还需要认识世间的种种“变”。这部分内容往往不在经籍中,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前人的史部书籍里。
  在1925年《史地学报》第3卷第7期里,载有柳诒徵先生的《历史之知识》一文,文中这样说:
  历史的事实,有些是有因果的,有些又无因果。又如孔子,大家都说他是宋之后裔,又居于鲁国礼义之邦,故能产生出这一个伟大的人物来。但是宋之后裔而居鲁者何止一孔氏,孔氏一门的人居鲁者又何止孔丘一人,而何以独孔丘能成为伟大人物?这可以说是无因果的。又如蒙古种族,由荤粥而匈奴,由匈奴而鲜卑而突厥而蒙古,何以独于秦、汉之间能产生出一个冒顿单于,这也可以说是无因果的,是偶然的。因此我们可以得一教训:我们处世,应当在无因果处用力,来适应环境,适应历史。故历史的最后,还是无因果的,须凭个人自己去造因果。
  柳诒徵先生是史家,也是儒者,这段话说得意味深长。在儒家精神中,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极堪寻味,他明知天下无道,仍然不辞辛劳地去行道、明道,就是希望“在无因果处用力”,使得世界更好。
  司马迁也是一样的心情。在《伯夷列传》中,他感慨恶人得好报、善人无好报之后,笔锋一转,说伯夷、颜回这些人虽然有善行,也是因为得到孔子的称赞而名垂后世。司马迁是在表达一种意愿:即便天下无道,他也要做一个像孔子那样的人,通过自己的记录,让善人留名后世、让恶人恶行昭彰。在认识乃至经历了世间的许多“变”之后,司马迁对“常”道更加坚持,他也是“在无因果处用力”。
  今人盛言读经、谈史,然而读经者多显得拘迂,谈史者又容易陷入各种阴谋斗争的泥淖。司马迁的《伯夷列传》以及柳诒徵的上述言说,可药此病。

今之国学教育,缺少活泼滋润之功


  “读经”这个话题,其实一点也不新鲜。
  早在1935年,学者何炳松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就曾发函给全国文化界名家,征求他们关于读经的意见,共收到七十多篇回复,其中包括了蔡元培、唐文治、钱基博、陈立夫等名流。可以这样说,今日关于读经问题的所有争论,几乎都能在1935年的那些意见中找到同调。
  这是一场不可能有结果的争论。比方说,什么是经?这个概念在今天就很不清晰。比如《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老子》又名《道德经》,佛家有《金刚经》,喝茶方面也有一部《茶经》……但最早有“经”这个名堂、影响也最深远的,无疑是《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先王政典,即古人常说的“五经”,它们都跟孔子有关:《春秋》是孔子据旧史而作,其他4部经也都经过了孔子的整理。
  在汉代,《论语》的地位已经很重要,但因为不是先王政典,所以当时的人并不称之为经,而是看作辅助解经的要籍,是谓“传”。这并非说《论语》比不上五经重要,而是说“经”这个概念原有其清晰定义。后来,经书内容不断扩充,宋代出现“十三经”的说法,把属于子书类的《孟子》收了进去,《尔雅》是解经的书,也成为十三经之一。这已经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至于今天的一些国学教育者,把读《弟子规》这种末流文献的行为也称为“读经”,就更不值一论了。
  那么,要不要读经?关于这个问题,只要想到简单的一点就可以了: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当然就要读,因为无论你是赞成经典,还是反对经典,都必须植基于你对经典有所知的基础上。事实上,百年来国人围绕“读经”话题争论不休,本身就说明这些经典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
  有一天,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兄长给我转来一篇文章,文中用半生不熟的文言,学着古贤的口吻,批评这个时代礼崩乐坏。观其言,仿佛是一位老夫子,然而实际上只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孩子而已。兄长很忧虑:“这孩子学传统文化,都成老苗子了。”
  这个担心很对。当前的国学教育尤其是少儿国学教育,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干枯,没有滋润活泼生命之功,只是在批量制造一些面带忧国忧民之色的俗儒而已。
  其实,与其让小孩子耗费心力去阅读或背诵各种大道理,还不如让他们去学好一两门具体的“艺”——例如学诗词或文言文的写作。这是因为,会说千百种道理,不如掌握一艺,因为道理往往是从纸上得来,而学艺则是直接与古人精神往来。孔子主张“游于艺”,可谓颇具深意。
  《诗经》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所谓的“鸢飞鱼跃”,指的是精神上一种自由、活泼之境界。无论是诗文也好,乐器、绘画也罢,都是助人通往“鸢飞鱼跃”之境的直路,沉浸其间,会得到一种极好的熏陶,同时又不至于斫伤了生命力。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论语·泰伯》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解释这一条时说:“本章见孔子之重《诗》教,又重礼乐之化。后世诗学既不尽正,而礼乐沦丧,几于无存,徒慕孔门之教于语言文字间,于是孔学遂不免有若为干枯,少活泼滋润之功。此亦来学者所当深体而细玩之。”
  从本质上说,人是不能被说服的。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感发自己与他人。清代学者焦循在《毛诗补疏序》一文里说:“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自理道之说起,人各挟其是非,以逞其血气。激浊扬清,本非谬戾,而言不本于性情,则听者厌倦。”此语甚要,足以令人深思。
  后世的诗,也与《诗经》的精神血脉相通。钱穆、焦循的说法,宜为今日学传统文化之人听取。然而,我们看到的实情,不仅仅是诗教缺失、后进学得干枯,更是那些振臂高呼复兴传统文化的人,自身往往连基本的诗文写作都不过关。如果他们会内省,应视之为耻,因为古贤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并不是说会写诗文就有多了不起,而是说如此基础的东西都未能掌握,如何倡导传统文化?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读书方面,宋人黄庭坚有这样一个说法:“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广东深圳,一位家长陪着孩子在一家国学私塾读经

  朱子很喜欢这个说法,认为“有补于学者”。黄庭坚这番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读书要守约,不可泛滥;二是阅读时要多涵泳,于自己的生命有切实体验,方为有得,而不是一味追求多闻、多得。
  这种读书精神,似乎在今天很难通行了。因为黄庭坚所提倡的,乃是一种真正对自己生命发生作用的学习,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后都可能不会让人感知到效果,这无疑与今人求快、求果的追求相违背。
  一位在某国学教育机构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的业务对象以少年儿童为主,开有诗词写作、《论语》阅读、琴棋书画等课程,其中琴棋书画这些课程最受家长欢迎,而诗词写作、《论语》阅读等课程则乏人问津。
  这是一个颇令人伤感的现实。家长是在让孩子追求多闻多得,而忽略了精神的塑造,可谓释本而务枝。这种功利心态,与某些国学教育主持者的欺蒙心理,可谓相得益彰。在目前可见的讨论中,人们只注意到国学教育者的一些弊病,却往往忽略了家长功利心态所造的恶。
  重琴棋书画而轻诗词文章,跟追捧儿童读经教育的,都是同一批家长,他们无疑都被急于求售的心态所左右——学琴棋书画见效快,可以让孩子在人前表演;送孩子去背诵经典亦然,也是只要稍微一学,就能够在他人面前表演。
  然而真正能够影响生命质量的学习,又岂是学一下琴、背一些书这么简单的事呢?《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拈出“说”字为教,这个字通“悦”,是比“乐”更深一层的感受。在孔门的教育理念里,学习应是一件愉悦的事。这是就大处着眼之说,并不意味着学习是容易之事,因为当你真正进入一种学问之后,将有大量的关节需要打通,这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才能做到的。
  其他的不说,单就学诗而言,即便你熟读各种选本,对于写诗来说收益也不大。前贤所教的学诗方法并不神秘,往往是建议你选取一两个心仪的诗家,扑入其世界、涵泳其专集,此外再博览其他诗家的作品。这是非常切实的意见,也只有这样,学者才能在诗方面真切有得,不容易跟着流俗之见走。
  学诗文不易,学孔孟之道乃至其他学问,也一样要付出许多精力,才能真切受益。对于那些鼓吹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之事、只需带小朋友背诵经籍即可的声音,我们应该想到,天下的便宜事,实在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的。
  我们还看到,只要有人稍微质疑某读经教育的方法,读经主事者就认为这是反对读经、“断人慧命”。这倒是不劳主事者忧心,因为传统文化的典籍俱在,自有俊彦来读。其实翻开历史书就可以看到,数千年的文脉尽管受过各种损伤,然而何尝断绝过?
其他文献
在香港传媒界工作的十多年间,结识了许多台湾媒体朋友。有些是曾经服务于同一机构的同事,有些是赴台采访时认识的同行,有些是交换新闻来源的合作伙伴。2007年,和妻子一起去台北旅游,在春秋乌来温泉酒店偶遇《中国时报》的一位朋友。他和我热情握手,责怪我来台也不事先打个招呼。分手时执意要请我次日在台北的一家餐厅共进午餐,并说会帮我邀约媒体的老朋友。第二天中午,我如约到了餐厅,老朋友们陆续前来,包括德高望重的
十多年前的“最具争议的市委书记”、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落马,如巨石沉渊,引爆民间舆论。在他曾主政的几个地方,对其支持与反对的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甚至有人为此割席断交。争议的焦点从未改变,仇和到底是忍辱负重的“实干家”?还是为祸百姓的“酷吏”?  “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是宰相,一是县官,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改革的空间和余地。”这是他当年最为著名的一句话,作为这句话的旁证,无论是在宿迁,还是在昆明,
“这算是我第一次创业,跟以前的活动不一样,有点紧张,怕忘词”  郭富城创业了。印象中,郭天王还是那个跳浪漫樱花舞的活力男孩。    这一次,51岁的郭天王创立了自己的男士护肤品牌 Aa Kode 。在最近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郭天王面对媒体和观众第一次感到紧张,“这算是我第一次创业,跟以前的活动不一样,有点紧张,怕忘词。”看来,郭天王这次创业是认真的。  明星创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与郭富城同时代的“
人物周刊:过去一年的数字音乐,大家注意力集中在播放器,在抢夺版权。  高晓松:播放器是五子棋,你走了三步我就拿一子堵你,我看你跑哪一步我就把版权拿回来,这不很简单的逻辑么,这还用我和宋柯来吗,任何一个学过小学算数的都可以,但是前景根本看不到。所以要拓展,要下围棋了,星球就是一个庞大的围棋。  人物周刊:据说阿里星球上入驻的大牌艺人都是你和宋柯亲自去谈的,你说了些什么?  高晓松:比如李易峰,我就说
半夜,女儿从睡梦中醒来,嘟哝着一大堆谁也听不懂的话,说着说着还委屈地哭了起来。迷迷糊糊听了半天,似乎是说她心爱的玩具娃娃被我们弄丢了。我不耐烦地拍拍她:“娃娃还在,你是在做梦。”以为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反而更糟——女儿见我醒了,一定要我现在就把娃娃找来。  她的玩具在另一个房间,堆成了一座小山。谁有耐心大半夜开灯找娃娃?我甚至眼睛都懒得睁开。我敷衍地说:“娃娃就在这,喏,闭上眼睛就看见了。”可
阿圖·葛文德(Atua Gawande):  外科医生,1965年出生于美国,牛津大学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曾任美国卫生部高级顾问。阿图是美国医生中“白天是医生,晚上是作家”的典型,他的写作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医改政策。2010年,他发表在《纽约客》的调查报道《成本难题》引起了奥巴马的高度关注。著有《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等,其中《最好
早晨4点,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一丝白光,一阵急促的铃声划破皖北平原小村的夜空。“起床了,起床了。”48岁的宋玉娇开始逐个房间敲门,“一天的训练,个个身困疲乏,不叫根本醒不来。”  这是一座四合院的杂技学校,东西两侧和北侧分别是宿舍和厨房,南侧和中间的院落,以及四合院外的草场,则是训练场所。伴随着嘈杂声,孩子们陆续走出宿舍,十几分钟后,整个院落开始热闹起来。  早晨的训练以基本功为主,学员被分成两拨,
2015年1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仓库大火现场,消防队员找到被埋的同伴  黑龙江哈尔滨市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着火仓库先后两次坍塌,造成5名消防战士不幸牺牲。该新闻发生的时间点,正好与上海的踩踏事件重合,叠加造成的新闻效果,成为近期的舆论焦点。  巧合的是,2013年年底,我就曾经撰文对消防编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这次黑龙江消防队的牺牲事件,实际上正好是对我去年论述的一次客观例证。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突然失火爆炸,引发了人类核能历史上最大的惨剧,辐射量相当于400颗当年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  切尔诺贝利位于乌克兰的北部,原本有茂密的松树与白桦树林,流淌的河流穿过森林,野生动物随处栖息。1986年,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后,附近30平方公里以内的地区被隔离为禁区,曾经繁华的大楼成了斑驳破旧的废址,核反应堆的大烟囱无声地指向天空,了无
“历史还是需要有我们自身的血肉,从古代文献里面发掘中国自身优美的历史叙事,融入一些现在的视野,尽量接近中国人自己的风格和思维方式”  杨念群说自己的人生极其苍白,几行字就介绍完了:不折不扣的“海淀区宅男”,出生,长大,求学,生活,工作,都在京城这个著名的高教区方圆几平方公里打转。没撞上“上山下乡”,待到要念大学了,“文革”已到尾声,他考进离家几百米远的中国人民大学,一顺溜地读到博士,留校任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