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米勒的现实主义绘画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于十九世纪的欧洲,艺术家将绘画创作的意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题材,他们提倡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者,批判或揭露黑暗的社会底层生活。在他们的笔下,广大的劳动者成为了绘画的主题,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被搬进了画面。
  关键词:现实主义;米勒;真实;本质
  一、米勒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
  现实主义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主义精神占据绝对上风的法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有尚帕涅和勒南兄弟,尚帕涅是王后的画师,他的肖像画造型严谨而富有艺术性,上流社会也争相购买。勒南兄弟对农村有深刻的见解和特殊感情。粗旷的农民形象,简陋的乡村环境在他们的笔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不加装饰,却感人至深。到18世纪,法国艺坛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而出现了分歧。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希望用理性代替感性,用自然科学和人类文化武装头脑,他们猛烈的抨击矫揉做作的洛可可美术,希望用真实来表现大众的生活,在法国掀起了向荷兰画家的风俗画和静物画看齐的新趋势。到了19世纪,绘画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主要是以柯罗为代表的巴比松画派、画家库尔贝和杜米埃等表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现状的画家。
  在19世纪的众多画家之中,艺术家米勒的作品有别于其它的现实主义绘画,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最早的美术启蒙教育是在瑟堡。早期他来到巴黎,德拉罗什画室成为了他学习的场所,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以往一些大师的作品。这个繁华的都市享乐之风盛行,充斥着以萎靡、矫饰、浮华为时尚的作品。从靠卖画艰难的糊口开始,不得已描绘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无疑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包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直至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画派,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在这个时期产生。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牧羊女》等。
  二、米勒绘画的时代性
  现实主义绘画所要表现的是真实的社会情感。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以及政治腐败的现象,使得艺术家更自觉地发现自己的责任,现实主义美术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表。在题材上的表现,现实主义主要选取的是客观生活中所呈现的真实景象。在思辨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应该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一成不变的形式规则上。艺术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其中最多体现的也是艺术本身的时代性。米勒的绘画正是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生活,他的作品深深地嵌在欧洲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三、米勒绘画的真实性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特征就是真实地描绘其作画的对象。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要传达出艺术的本质,必须要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的描绘,以此来传达出画家对真实世界的情感,因此对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创作的初衷上來看,绘画主要是画家同真实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在题材的选择上自然也更加着重于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它的这种创作理念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它形式普通,尊重本真,充满了深度和力量。例如画家米勒创作的作品《播种者》。在画面上呈现的是一个穿着破布短衫的农夫,他正大踏步地走在田野间,手中握有的种子尽力的挥洒,夕阳的光辉洒落在原野上,深色的帽子与蔚蓝色天空的对照显得格外的明显,人物动作表现得十分协调,雄浑有力,画面充斥着一种朴实的美。整个画面表现的即规整又沉稳,显示出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农民在他的笔下显现的真实而又力量。而在米勒的乡村风俗画中,农村女性的形象描绘也十分生动,朴素、善良是他们的标签,她们勤劳、质朴,具有一种真实的美。《牧羊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牧羊女站在广袤的田野之中,画面的地平线与站立着的女孩形成了一个十字架式的构图,画面构成规整而简洁。只见牧羊女带着一条鲜红色的头巾,双手拄着木棍放置在胸前,低着头默默地祷告。正值青春的她娇小玲珑,身后是一群她放牧的羊群。画面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虔诚的宗教感情,没有柔美的形象、高调的色彩和戏剧性的情节,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善良和淳朴。纵观米勒画作,我们都可以发现他塑造的农民形象总是有浑圆雄厚的身躯,笨拙的动态和庄重沉稳的自然风貌。无论是表现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或者赞美他们淳朴善良的内心,画家所要传达的都是关于社会的一种真实的美。
  四、米勒绘画的典型性
  法国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典型性”是指在绘画创作时画家选取有代表性或是能够传达出画家所想要表现的主题。这种典型性的创作思维使得画家所要描绘的主题更加明确,使观者更快的理解画家所要传达的感情,更好的把握作品的精神。“典型性”首先包括场景的典型,其次也包括人物的典型,特殊的场景能够反映社会真实的本质,而典型的人物表现的感情也往往更加深刻,也更加感人。以米勒的《拾穗者》为例,画面描绘了三位妇人在收割后的麦地上小心翼翼的弯腰捡拾麦穗的情景。画面没有任何有趣的情景,也不是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题材。在金秋收获的季节,远处堆放着几处麦堆,几个农夫驾驭着载满粮食的马车在田地里奔波忙碌着。三位农妇在其中弯腰捡拾着麦穗。她们略显佝偻,没有瑰丽的容貌,也没有华丽的衣衫,她们有的只是结实浑圆的身体,粗羊毛织的简单朴实的衣裙,在撒满阳光的田地里,她们平静而踏实的做着手中的工作。三位农妇的位置格局错落有致,处理恰当。米勒的这幅画从题材到表现都直击人的内心世界,给观看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结语
  通过对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特点以及对画家米勒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主义所要表现的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它对艺术的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它源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画家所要表现的真实情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它以弘扬真善美为核心,与时代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征和人文内涵,它作为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实主义油画艺术进行深入思考,在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上有很大的帮助。在阐释法国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上,精湛的作品和独特的油画语言给人以美的启示,更重要的是现实主义艺术家热爱生活、直面自然、对景写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给人以莫大的感触。
  参考文献
  [1] 朱欢瑶.传承与发展——现实主义绘画再认识[J]. 北京: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09:20-25.
  [2] 孙仕荣.对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思考[C].2011.(5):30-33.
其他文献
主旨:新闻要在宣传为人良善及安徽、江西人的善良,正文写作之初未作它想,仅为感叹,早晨上班地铁而就。  正文:  鄱阳凰岗徐安徽佬者,生不知其溯,死知其有归。杂处乡野,祉善一地,殆四十年矣!  其相削,而形骨立;衣衫浊,而戴风气。方其入也是乡,卒服厥生。多忆少时踵其欢乐,更思百门求食之际慈抚啼儿。有为善之乡民,长夺口食,忍给生养之饭,同度时艰;有悼亡之少年,悲起穴地,善择福宅,亲送黄泉;有一乡之教者
期刊
摘要:试图从朱自清的《春》的文本出发,根据文章最后三段排比的意象反观文本,对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的内涵加以新的阐释。  关键词:文本细读  当我们谈起春天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在对语言加以分析的过程中,罗兰·巴特提出了“二级符号系统”,他发现一个词语拥有多层的含义,当我们运用“玫瑰”这个所指的时候,能指看似是现实中的玫瑰,但又不仅于此,我們往往用玫瑰寓指美丽。而美丽这个属性并不是玫瑰本身所有的,之
期刊
摘要:学界内曾有一种轰动性的说法被引入进来,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提出过这样一种说法,即“翻译从业者的翻译过程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叛逆”,在国内学界引发热烈讨论,一度得到人们的肯定,当然也有受到抨击指责。教授谢天振分析了文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深入浅出对“创造性叛逆”理论进行分析讨论,对该理论的本质及内涵深度挖掘,点明其在业界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  關键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绘画充满个性和多样性,艺术语言极大丰富,每一位艺术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创作,而之所以独特,是因为每位艺术家在对待自己的创作都有主观意识的把控,主观意识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支撑,而其中的灵魂语言就是主观性色彩的表达。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主观性色彩的运用在不同程度的表达着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主观情感,也是艺术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自我认知的表达。  关键词:主观意识;色彩;个性;客观
期刊
摘要:摄影技术的发明被公布,从早期摄影对绘画图式的模仿到后来绘画对摄影的借鉴,摄影的出现使得绘画重新定义自己并不断设定自己的边界。同时,摄影术的发明也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而大量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图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摄影的诞生,使得视觉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得人们对绘画也产生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绘画艺术;摄影艺术;图像时代  摄影与绘画,自始至终都有着一定
期刊
摘要: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历史高峰,下层生活的普通人群成为了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描绘对象,这一时期的艺术杰作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叙事的手法及长卷的方式呈现给观者。复杂精湛的内容和技巧,在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关键词:风俗画;艺术风格;美术鉴赏;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保存下来的清明
期刊
摘要: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也导致了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成倍增长,目前针对老年痴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运动对海马功能的有益作用,研究运动对认知和记忆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以为老年痴呆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策略,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近期关于运动在大脑中的积极作用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痴呆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运动;老年痴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再生  
期刊
摘要:色彩是研究传统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悄无声息生息的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知,延续着历史文化的文脉。如今,越来越多的仿古园林日益兴起,但在色彩使用上却异常混乱,毫无章法可言,这些显然损害了传统园林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杭州传统园林--胡雪岩故居、郭庄为对象,以色彩大师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所提出的“色彩地理学”(Color geo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文艺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新时期文化馆发展群众文艺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馆在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大潮中,扎根沃土,说唱百姓,积极作为,越来越体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越来越被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为了保证我国文化事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进行发展,注重文
期刊
摘要:插花是一门有生命力的、非常强调动手的课程,让学生与花亲近,感受花艺之美。插花教学中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在学习插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插花教学;艺术魅力;审美教育  在学习插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劳技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