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学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整合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世界各国越发注重美学教育对人的综合素养培养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普通高等教育进程中美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长期占主导地位,没有足够重视美学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联性,更对美学教育存在误区致使美学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弱化了,最终使当代大学生美学教育陷入困境并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美学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举措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102-02
  一 大学生美学教育的内涵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美学教育成为一门专业性学科进行系统性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美学教育,美学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是人特有的文化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首先对美学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对美学教育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着重对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功能进行了深刻分析,可以说其理论成就为随后时代的美学教育学科发展开创了先河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学科领域内这本书也标志着审美教育开始形成独立理论体系。对于美的内涵,席勒将其定义为“自由”,而且是人类思想解放的伟大自由,通过对美的追求克服人性的割裂状态,从而使人性走向完整。在中国,我国的一些学者对美学教育也进行了阐释和发展,诸如在20世纪初,蔡元培和王国维等人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把西方美学教育理论成果引入中国,并使其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化的美学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学教育也相应地获得了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美学教育进行了著述和发展,但是从学术界来看,人们对美学教育的内涵界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艺术等美好的形式作为具体的媒介,直接作用于受教者,从而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适时地对高校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对他们有着最为关键、具有终生意义的影响。美学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的宝库,是提供智力支持的文化阵地,大学生担负着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处于个体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培养和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开展美学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美育是高校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载体,运用美学知识理论、具体美的形态、艺术教育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 美学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价值功能
  从教育的视域来看,在美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加强美学教育的课程和建构其知识体系。大学生美学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为要旨,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分享美,实现“求真、向善、唯美”的人生境界升华[5]。大学生美学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
  1 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怀和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导向
  审美情怀和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情怀和意识,它要求以艺术为依托把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体现出来,致使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使竞争日趋加剧并严重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从美学教育角度出发,以审美情怀和意识层次剖析个人理想抱负以及自我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以艺术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根植于社会国家的发展之中,认真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担负起历史使命并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2 领悟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基点
  世界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越来越美,世界就越来越美,世界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才能、理想,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人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无不体现人的发展成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不断彰显,人的思想动态、价值以及利益追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现为人过多于追求经济价值和个人私欲的满足,道德滑坡、精神缺失和价值观失衡等现象充斥着整个社会,致使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加剧了人和社会关系的紧张。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审美知识、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构建完善的人格,通过梳理人与社会的互相交融关系,以美的心态、美的行动重塑社会和谐之美。
  3 以艺术视域把握和看待人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美好、成功、喜悦、追求与困难、复杂、沮丧、痛苦总是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的人生征途充满了选择、矛盾和困惑。大学生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并使这种美学教育知识转化为一种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社会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从战胜困难到获得成功过程中体会到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艰辛和乐趣,从而更加以美学欣赏的眼光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去看待人生、分析人生和规划人生,而不是对人生充满失望、迷茫和无助。
  4 美学教育给全面发展注入动力,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美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并始终体现着教育的目的,通过美学教育旨在使我们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求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美学教育以美学学科的角度使学生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集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上,这也是培养学生素养教育的必然所在。德智体美劳构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学教育使德育体美四个方面在高度和层次上得以提升,培育了学生的审美理念、践行了审美实践、获得了审美体验,从教育的追求来看促进了学生整体发展。   三 当代大学生美学教育的现实困境
  1 当代大学生美学课程和实践活动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停留在追求分数和功利教育为目的上,在观念上造成对美学教育的忽视,并把美学教育流于形式乃至边缘化。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专门性的美学专业开展美学教育活动外,在其他专业领域极少涉及美学课程的设置,认为美学教育是美学专业的学科追求与其他专业不可能有关联性,一味地追求专一性的理论和知识。在大学社会校园文化的开展过程中,割裂了与美学教育的关系,大学社团的建立和开展活动过于注重单一的学科学术领域而不能够与美学教育人文学科进行整合,对美学教育的实践活动更无从谈起。这样的结果不可能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美学教育知识理论和水平,也必将使美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割裂开来,最终不利于其他学科的创新性发展。
  2 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弱化
  当代大学生对美学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对美学教育停留在现象和直观的认识层面上来,他们认为美学教育就是美术教育,就是进行一定的绘画理论和技能,并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而已,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意义。其结果初了专业性的美学教育学生外,我们的大学生审美能力严重弱化,主要体现在缺失对美的认知能力、鉴别美的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创造美的动力不足。其结果必将导致大学生对一事物看待停留在单一、直观的层次上,缺失了对事物发展的期许。
  3 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偏离
  由于大学生缺乏审美知识和能力,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冲击必将失去价值判断和选择某一事物的能力。在当前社会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由社会化向个性化偏离、理性化向感性化偏离、高雅化向低俗化偏离。其结果必将使大学生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自己发展的导向,出现各种各样的大学生话题社会问题,最终不利于我们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 破解大学生美学教育现实困境的举措
  1 完善美学教育课程
  我们的高等教育决策层和管理层要转变教育理念,把美学教育提升到普通教育的高度上来。对于大学课程的设置,要打破对美学教育的界限,使美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衔接,使美学融入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中去,并转化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构建多元化的美学教育教学系统
  在教育教学的硬件方面要建立美学教育教学的环静,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美学教育的教学设备以求为学生美学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在软件方面,加强对教师进行美学教育的培训以培育内外兼修的高等教育教学人才以求为学生的美学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3 开展多层次美学教育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不拘于某一专业学术领域,要把美学人文元素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以美学讲座、报刊、论坛、艺术才艺展示等形式开展。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美学教育文化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一定的美学知识、审美能力和价值观,从而有利于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
  总之,我们要把美学教育立于高等素质教育的理念中,行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为之奋斗的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霍九江.美学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6):177-178.
  [2]毛天虹.高校美学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3):124-125.
  [3]许丙泉.审美成就艺术人生——论大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6-29.
  [4]刘贵振,刘志甜.大学生美学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之作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2):123-126.
  [5]苏丽君.探析高校美学教育[J].大众文艺,2014(14):242-243.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需要对其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进行系统的逻辑建构。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是大学德育生活化革新的理论动因;大学德育的突出问题是德育生活化革新的实践驱动力。大学德育,要加强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构建基于贴近生活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领域“生活化”全覆盖。  [关键词] 大学德育;改革动因;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
期刊
[摘 要] 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众多高等中医药学府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工作之一。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而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结合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教育发展形势,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积淀和全校上下共同的坚持与协作,才能形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研究生数目增多了,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从创新能力概念着手,以学校、导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角度剖析考虑现今研究生创新能力不高的主要缘由,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26-02  创新是改变世界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有利武器,是一个国家
期刊
[摘 要]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其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针对当前社会实践基地在建设中存在一定不足的现状,本研究以浙江大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为着手点,梳理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状况,以问卷调研结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学校方、共建方、学生方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中图分类号] G646
期刊
[摘 要] 高校成人医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拓宽办学渠道,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讲授“重点、实用、新颖”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面授与网络辅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医学成教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强化成人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成人医学教育的考评体系。  [关键词] 成人;医学;质量  
期刊
[摘 要] 社会实践研修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中央听到第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真实声音,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长远发展。  [关键词] 社会实践研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54-02  一
期刊
[摘 要]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简称青教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着眼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竞赛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 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5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研讨式教学范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对克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范式“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启发、重传授、轻方法”的倾向,对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期刊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等做出评价。报告显示,部属高校年报综合平均得分为60.2分,其中40所大学的就业年报总分达到60分,合格率刚刚过半。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未达到及格分数,位列55名、58名和69名。(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从1909年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从自身办学优势、特色和服务面向出发,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形成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良办学传统。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与平台优势,全面深化协同创新改革,着力抓好特色智库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