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饮食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在社区通过饮食控制预防糖尿病(DM)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福州鼓楼区两个社区作为干预(安泰社区)与对照社区(温泉社区),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干预社区进行综合饮食干预,对照社区未进行干预。2年后根据2个社区住户分布的实际情况分为每100户一群,每个社区随机抽取30群,共调查3702名干预人群和3666名对照人群。干预社区调查了一般人群980例、高危人群2070例、糖尿病人群652例,对照社区分别为898、2016和692例;两组人群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身高、体重、血糖、血压等),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

结果

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的建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比71.2%,χ2=294.69;P<0.01);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社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空腹血糖(FPG)、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体质指数(BMI)与收缩压(SBP)及高危人群的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t=4.289、11.847、8.517、4.946、7.838、8.176、12.931、8.315,均P<0.01);一般人群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显著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显著减少(t=12.72、11.40、4.11,均P<0.01),高危人群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均显著减少(t=9.45、14.32、7.44,均P<0.01),糖尿病人群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显著减少(t=5.98、15.22,均P<0.01)。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组一般人群的豆类、水果类、乳类、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t=6.778、9.035、4.718、14.223,均P<0.01);干预组高危人群的豆类、蔬菜类、水果类、乳类及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而主食、肉类和食用油的摄入量则显著下降(t=5.358、2.827、9.627、21.346、3.351、12.970、19.342、3.241,均P<0.01),干预组糖尿病人群的乳类和蛋类的摄入有显著增加而肉类、水产品、食用油、零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则显著下降(t=8.376、2.702、4.155、3.121、8.494、6.702、10.854,均P<0.01)。

结论

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社区人群的膳食和营养结构,促进健康。其中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优于一般人群。但部分干预对象的饮食结构仍不合乎标准,因此社区饮食干预仍需长期开展,并强调控制豆类、油盐摄入量,提高果蔬及乳类摄入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纳米微粒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作用,探讨EGF纳米微粒促进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EGF纳米微粒,测定EGF纳米微粒载药率、包封率和释药行为。用打孔器制备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模型。分为4组:EGF纳米组(给予含1 μg/d EGF的纳米微粒),EGF组(给予1 μg/d EGF),空微粒组(给予不含EGF纳米微粒),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于3、7、14、21 d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个体化降糖治疗策略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全国10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中的13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之内的患者,年龄(51±9)岁,体质指数(BMI)为(24.9±3.0)kg/m2。治疗方案根据复杂程度分为未用药(A组)、单种口服药(B组)、口服药联合治疗(C组)及含胰岛素的治疗(
期刊
目的了解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在Ⅲ级糖尿病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选取在我科住院确诊的Ⅲ级糖尿病足患者(均为单足)共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7例,年龄(63±8)岁;对照组19例,年龄(65±6)岁。对照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常规换药,试验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置入双套管持续冲洗吸引,至引流液澄清拔除双套管,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并评估双向转诊在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区2家社区街道医院(一级甲等)为研究点,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65例参与双向转诊的糖尿病患者,调查转诊前后有关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转诊的感受;同时在这2家医院抽取301例未参与双向转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调查患者血糖等代谢指标的变化。两组间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转诊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