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效果评估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并评估双向转诊在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上海市杨浦区2家社区街道医院(一级甲等)为研究点,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65例参与双向转诊的糖尿病患者,调查转诊前后有关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转诊的感受;同时在这2家医院抽取301例未参与双向转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调查患者血糖等代谢指标的变化。两组间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转诊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4、9.721、6.291、5.246、5.179、2.976、2.894、7.358、3.114,均P<0.05),转诊组均优于非转诊组。非转诊组空腹血糖下降患者比例(72.1%)低于转诊组(81.5%),而上升患者比例(23.6%)高于转诊组(17.4%)。转诊组患者对目前双向转诊模式的主观评价较好。

结论

双向转诊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益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与血压等代谢指标;但转诊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有诸多细节需待进一步去完善。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纳米微粒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作用,探讨EGF纳米微粒促进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EGF纳米微粒,测定EGF纳米微粒载药率、包封率和释药行为。用打孔器制备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模型。分为4组:EGF纳米组(给予含1 μg/d EGF的纳米微粒),EGF组(给予1 μg/d EGF),空微粒组(给予不含EGF纳米微粒),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于3、7、14、21 d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个体化降糖治疗策略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全国10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中的13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之内的患者,年龄(51±9)岁,体质指数(BMI)为(24.9±3.0)kg/m2。治疗方案根据复杂程度分为未用药(A组)、单种口服药(B组)、口服药联合治疗(C组)及含胰岛素的治疗(
期刊
目的了解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在Ⅲ级糖尿病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选取在我科住院确诊的Ⅲ级糖尿病足患者(均为单足)共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7例,年龄(63±8)岁;对照组19例,年龄(65±6)岁。对照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常规换药,试验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置入双套管持续冲洗吸引,至引流液澄清拔除双套管,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