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的审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资格审查能有效遏制骗取、冒领、重领养老金等欺诈行为,防止社会保险基金“跑冒滴漏”,减少基金损失,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一直以来,我县社保部门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随着参保覆盖面的扩大,离退休人员的急剧增加,现在的审查方式已不能满足年审工作的需要,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隐患,本文通过对现审查方式的弊端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关锻词: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年审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01
一、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审查情况
当前,我县是在每年的4月通过通告的方式,告知各离退休(退职)人员持有效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各所属辖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所办理资格审查相关事项;若有特殊原因(如因身体状况或居住外地),本人确实无法来年审的,可以委托他人代审,并附居住地社区提供的人员生存状况证明,代其到所属辖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所办理资格审查相关事宜。办理的时限是每年的4月至8月。若不能及时前往办理的,社保部门将停发其享受的待遇,直至离退休人员发现其未领到应享受的待遇再来补办年审手续后,社保部门才能于次月给于补发。近年来,通过年审检查杜绝并及时发现了冒领骗领养老金的行为,如2013年我县通过年审查处了10多名冒领或重领人员,并追回养老金10多万元。
但随着我县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退休人员也是迅速增加,如2011年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17000多人,2013年为37252人,这将给年审工作带来了一大挑战。
二、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审查方式存在的弊端
笔者通过对苍南社保经办人员了解,近年来离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年审率只有80%左右,如2013年就有6000多人没来年审。同时因系统信息数据的不完善,这6000多人根本无法联系,为了预防冒领重领等现象发生,现只能按传统方式停发其养老金。面对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资格审查难的囧境,本人认为现在的审查模式存在以下三点弊端:一是时限长,效率低。一次年审要持续5个月,年审率也只有80%左右。而周边的县市只要1-2个月,如紫金县只要2个月。二是任务重,失误大。全县有近4万人的离退休人员,10个社保所各由一个经办人员来负责审查工作,然后社保股再派一专人来负责未及时来年审人员的补审工作。因为工作量大,经办人员在审查时常会发生失误,如前两年就发生一案例,经办人员在计算补发养老金时,将应补的9000多元,因失误未输小数点错录成了900000多元。若未发现及时将对社保基金的流失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此笔数目是因为金额大好发现,若是金额小,根本难以发现,因此社保基金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三是粗放型的年审方式,适用性差。一是当前很多离退休人员都随子女移居到外县市或是国外,为了每年的年审工作非得回来一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次有些残疾或病重又无近亲在旁的人员也是很大的不便;再三,一些新退休人员因没看到通告而未知来年审事项等状况,总之当前的年审模式即呆板又缺乏人性化,以致现在不管是退离休人员还是社保经办人员都对这传统年审方式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大。
三、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基金是民众的“保命钱”,年审工作是对保障基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面临欺诈的潜在风险点也在增多。同时国外及周边县市发生的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死亡后其亲属或社保工作人员继续冒领社会保险金等违规案件屡见不鲜,也不时地为我们敲醒了警钟,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方式,研讨一套更有效更实用的审查措施。如成立一个调研组,到周边做法先进的县市去学习,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对传统年审模式进行改进。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的协同监管体制。社保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部门要
积极调动社保、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源,建立密集的监管体制。同时加大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让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就近、贴心。
第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素质,增强自律。一是通过政策法规宣传和开辟基金安全宣传教育专栏,广泛进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法规和知识的宣传,以营造出全民人人重视、关心和维护基金安全的氛围;二是社保部门通过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着力从源头上、机制上控制风险的发生,不断促进年审管理工作的规范。三是通过对一批案件的查处,不仅惩处犯罪,还震慑了有关责任人,也警示了他人,起到惩防并举的作用,使我县骗取、冒领、重领养老金等欺诈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胡晓义.社会保障基金监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胡晓义.社会保险经办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关锻词: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年审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01
一、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审查情况
当前,我县是在每年的4月通过通告的方式,告知各离退休(退职)人员持有效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各所属辖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所办理资格审查相关事项;若有特殊原因(如因身体状况或居住外地),本人确实无法来年审的,可以委托他人代审,并附居住地社区提供的人员生存状况证明,代其到所属辖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所办理资格审查相关事宜。办理的时限是每年的4月至8月。若不能及时前往办理的,社保部门将停发其享受的待遇,直至离退休人员发现其未领到应享受的待遇再来补办年审手续后,社保部门才能于次月给于补发。近年来,通过年审检查杜绝并及时发现了冒领骗领养老金的行为,如2013年我县通过年审查处了10多名冒领或重领人员,并追回养老金10多万元。
但随着我县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退休人员也是迅速增加,如2011年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17000多人,2013年为37252人,这将给年审工作带来了一大挑战。
二、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审查方式存在的弊端
笔者通过对苍南社保经办人员了解,近年来离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年审率只有80%左右,如2013年就有6000多人没来年审。同时因系统信息数据的不完善,这6000多人根本无法联系,为了预防冒领重领等现象发生,现只能按传统方式停发其养老金。面对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资格审查难的囧境,本人认为现在的审查模式存在以下三点弊端:一是时限长,效率低。一次年审要持续5个月,年审率也只有80%左右。而周边的县市只要1-2个月,如紫金县只要2个月。二是任务重,失误大。全县有近4万人的离退休人员,10个社保所各由一个经办人员来负责审查工作,然后社保股再派一专人来负责未及时来年审人员的补审工作。因为工作量大,经办人员在审查时常会发生失误,如前两年就发生一案例,经办人员在计算补发养老金时,将应补的9000多元,因失误未输小数点错录成了900000多元。若未发现及时将对社保基金的流失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此笔数目是因为金额大好发现,若是金额小,根本难以发现,因此社保基金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三是粗放型的年审方式,适用性差。一是当前很多离退休人员都随子女移居到外县市或是国外,为了每年的年审工作非得回来一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次有些残疾或病重又无近亲在旁的人员也是很大的不便;再三,一些新退休人员因没看到通告而未知来年审事项等状况,总之当前的年审模式即呆板又缺乏人性化,以致现在不管是退离休人员还是社保经办人员都对这传统年审方式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大。
三、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基金是民众的“保命钱”,年审工作是对保障基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面临欺诈的潜在风险点也在增多。同时国外及周边县市发生的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死亡后其亲属或社保工作人员继续冒领社会保险金等违规案件屡见不鲜,也不时地为我们敲醒了警钟,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方式,研讨一套更有效更实用的审查措施。如成立一个调研组,到周边做法先进的县市去学习,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对传统年审模式进行改进。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的协同监管体制。社保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部门要
积极调动社保、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源,建立密集的监管体制。同时加大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让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就近、贴心。
第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素质,增强自律。一是通过政策法规宣传和开辟基金安全宣传教育专栏,广泛进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法规和知识的宣传,以营造出全民人人重视、关心和维护基金安全的氛围;二是社保部门通过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着力从源头上、机制上控制风险的发生,不断促进年审管理工作的规范。三是通过对一批案件的查处,不仅惩处犯罪,还震慑了有关责任人,也警示了他人,起到惩防并举的作用,使我县骗取、冒领、重领养老金等欺诈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胡晓义.社会保障基金监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胡晓义.社会保险经办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