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和金足兽(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体味夜的呼吸似的……
  像体味夜的呼吸似的……
  你一定知道,此刻天地岑寂……
  萬物都悠长地,有一个爱的生殖。
  维系
  只有绳索的尽头可以拴木桩
  那维系你我的逶迤道路
  那维系你我的艾略特的春天,它仅仅是一句诗歌的春天
  (没有颜色和动作也不察风云)……
  牧羊人和金足兽
  到了今天,我与世界的差别已经不存在,
  与习惯里的认知的错位已经不存在。
  我理解一切事物,理解一切你我。
  当然,也理解高架通途和之下的山谷沟壑。
  我们在历史里的生长密密匝匝。
  那山谷里飘升的史前生物带着浓厚的氧气而来。
  它们落在地上的种子长出额骨化石。
  它们发育饱满的身躯带来急骤如风的大力。
  陈旧的屋子里蜘蛛结网,而滴水回归深潭。
  那些饱满的身躯向着更高的骨髓深入。
  在人间,只有烟火与霜雾的差别。
  但只有到了今天,我与世界的萧瑟之间的差别不存在。
  那些缝缝补补的妇人抽空在午间煮粥。
  我站在午夜的山岗,它们携带着浓厚的氧气而来。
  只有古生物垂首。
  但你可否听懂它们的啸声?
  在人间巨子,烟火如霜雾,而连绵的峰峦静坐如飓风。
  你可否缔造人间的巨子?你可否缔造?
  但是我从此生长起来。未随任何死亡尽失。
  你汲取任何破败的力也是如此。
  没有任何隐秘可以促使你来到此地,
  见识它们庞大的被氧气制造的身躯。
  有时是一叶潜艇在时间的驳岸边停靠。
  它们就是物的回身。有时是厚厚的物在停靠。
  牧羊人发出召唤巨子的雷霆声的夜晚,
  阳光灿烂如金足兽。
  你应该知道,万物皆如金足兽。
  蹲在那里逍遥的,振翅冲破九天的,默书法则而恭守如仪的,
  皆如金足兽。
  废墟固化形成
  废墟固化形成。
  废墟非梁柱可攀。
  废墟自有弊病。
  废墟实已班班可考。
  废墟无棱柱无变形。
  废墟实已无记忆。
  废墟是沟壑盘旋。
  废墟是金银器皿。
  废墟是人间血。
  废墟说是人间沧桑。
  废墟几无概念。
  废墟是绵软的僵硬的话语。
  废墟飞舞似飘絮。
  废墟跨海跃江长在水上。
  废墟蹈袭前尘长在太空中。
  废墟无动止轩昂莫可名状。
  废墟是死一般的寂静啊莫可名状。
  盘亘:斜阳
  要呼喊(归来)吗?
  万人列队听闻你的呼啸(呼喊)纵横。
  你只容一人降落尘土的深部,抵达它的深部。
  你只身一人路过客庄。
  要?招引所有(古今)生物听说故事(枢纽)。
  要切断日复一日的流淌(动态的,祈福的)。
  要重返人间二三月。
  要重返(疾呼)吗?
  要抓故事的潮汐(辨析),要重返十七岁。
  万人列队迎迓,你此去万里。
  你只身一人过悬崖断壁。
  过路的客商皆在陌上。要重返他们的核心?
  过路的客商皆过庄子向西去了(料峭的)。
  两三个沙漠。风暴涌起密云。
  我看见你了
  我看见你了,只有微弱的“看见”,没有丝毫曲折。
  没有拘谨于任何山川林木——
  但是,我看见你了。在午睡的梦寐中。
  在黝黑得嘹亮、沉寂的高原——
  在远方的阴晴不定,在芳草萋萋——
  我看见你了。但是,在没有丝毫隐秘的高原,
  在处处皆是雾霭和山石的高原——
  你记得那些春日明媚?
  你该记得那些春日明媚!在午夜的高原——
  是的,我看见你了。
  在我的举手投足间,在你的疏影横斜——
  在夜色的枝叶中,我看见你了。
  我看见你,并不是忘却的看见,而是夜色铭刻,
  而是看见的生殖!
  旅途是写不尽的
  当苍老的古人悲白发,而我也是类似
  在或曲或直动止如仪的旅途上
  我感觉到了时光的黯淡
  和赶也赶不走的高山
  那些相伴了许多旅程的友人们都走远了
  现在,我们又是像从起点上出发一样
  回到了高山上,现在
  我们又是像从起点上出发一样
  回到了炎热的孤寂的夏天和
  细碎的如梦境一般的夏天
  那些时间并不代表任何思想
  但它们孕育着更生世的人群
  和我们的喧哗的静止
  以及,我们的无声的静止
  在旅途中如果我能够感觉到雨水就好了
  那漫长的发声使我们的一生变得郑重
  而在那些突兀地莅临的梦境之中
  我并无法洞悉我的旅途将指向何处
  我只是沿着血液的流动来感受
  命运的温度,那里曾经有过我们
  年少轻狂的诉求,但是迄今我们
  只是一个人行远路和回故土
  这双向的背离接近了我们也疏远了我们
  就连窗外的风声也是复杂难辨的
  这双向的背离制造了我们又离散了我们
  我们从来不知何为起点
  总之都是那些埋葬人的泥土和时间
  总之,就连窗外的风声也熟悉了我们
  或者陌生了我们。我静静地走过了一生
  就像从未来到旅途,在我度过的那些星辰中
  喧哗和静谧都是无尽头的,爱雨水的人啊
  他们淋湿了我们又烘烤着我们
  他们制造了我们又离散了我们
其他文献
李毅翔  李毅翔,1994年出生,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硕士,现居广东江门,从事诗歌写作、翻译和研究,专攻媒介技术与诗歌史的跨学科研究,专注于加拿大当代诗歌翻译。  梦就这样轻易地捕捉生命的荒凉  卤菜头,装在发泡饭盒里  另一个新鲜的,提在外卖员手里  敲我的门,动作和声音  都极致地温柔——她不怕我不开门  我的饥饿扯着我站在门边,它说  看一看。于是门上出现了猫眼:  我看见另一个我倒挂在门外  
雾笼层峦。清晨走在一滴水上  便有浪花溅起,落进手心  穿越溪流时,此起彼伏的金丝鸟的啼鸣  便在山谷奔腾起来。走在山丘上  便多了一片白茫茫的海  隔着一年江南  我们仍朝一个方向聚拢  看见彼此  山的深处……  秋分辞  夜晚散步。先趟过一些人群  其后是樹荫和花影  以及不安分的啁啾的秋虫  无意拾起什么  把白天的路重走一遍  习惯性地挥霍虚掩的日子  抬头,看见星光  薄薄的风贴着清瘦
新世纪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这迫切需要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教学反思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反思教学理念    教师首要的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系迫于就业的压力,加之社会不良因素对教师的影响,使很多教师不安心工作。有句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说的是人要“认命”,要安于现
作文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关于作文教学老师关注的是布置作文、批改作文、评讲作文,材料积累、技法传授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少探究教材(文本)与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的关系。其实两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1、以“诚信”为话题作文(2001年全国卷)    《项链》(人教版第四册):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没有逃避,没有耍赖,没有堕落,没有向命运低头、屈服,而是诚实地借款购买项链偿还。于是,她辞退了女
诸事退隐  你与天空统一了颜色  一轮朝阳是你的眉心痣  再没有桨能划进你的内心  你将辽阔的寂寞晒在太阳下  醒着或者睡着  波光粼粼似千万只星目微睁  你慵懒地吻遍了坠入水中的叶片  忽有故人过  你又摁不住风沙  仿佛那些你爱過的人儿  你羞于相认  冬雪的回忆  我循着时光回去  那一冬的雪无人接应  她们落在我的眉睫  她们将夜都赶进屋子  母亲点燃火塘  敞开的门内就升起一轮太阳  月
坦率的说,《小暖》并非一篇十分出色的小说。作者白天光是个老作家,写过不少优秀的小说,但《小暖》算不上特别优秀。《小暖》不优秀,一在于故事太编造,太像小说。汪曾祺说过,他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所谓太像小说的小说,就是太过于故事化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总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第二,叙述有点刻板。两条线索轮换着进行,缺乏参差之美。第三,语言缺乏打磨,甚至有不少病句。比如“另外三十万要向全县人民发起为小暖献爱心
汪:江校长,走进阳新实验中学,会被眼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深深吸引:古朴典雅的古乐楼、清晰可见的明代石碑、翔实的校史陈列室,诠释着这所千年儒学丰厚的文化底蕴。阳新实验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她有着悠久的历史,请您介绍一下阳新实验中学的历史和现状,好吗?   江:阳新实验中学位于县城关儒学垴。其前身,远可上溯到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始建的儒学,近可追溯到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兴国州中学
时光是个空盒子除了时光本身  什么也收纳不了装不下  虚空的男女鸟兽般窜入婚姻的躯壳  与寂寞一起忍辱负重  显赫与卑微的身份就如两株  品种一样的兰草截然不同的命运  沉默的街市奔走着万万千千的营生  平等地分享命运的无常  与贫穷对抗、时间赛跑、荣辱争夺  汗水泪水跌落的瞬间  每一滴液体都是生命的潋滟  欢乐与痛苦从不需为任何人让路  生活原本如是从未腐烂并不新鲜  垂钓  半个晌午我垂钓了
仿佛冥冥之中的定数  每一步行走,未知而陌生  却又似曾相识  “这是这个尘世多年前落下的病根”  不停赶路的人  总在不停地抱怨  抱怨,归抱怨  他们还得讲究一些体面,和分寸  还得裹着一副皮囊,剐蹭  炎凉里的玄机  壶中  倒进去,再倒出来  只是一个过程  但在這个吆五喝六的尘世里,却显得  极其珍贵  无非是茶水  无非是酒  无非是,嘴里的乾坤
对于应用文来讲,它的写作目的是“用”,即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所以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准确。为了更好地突出应用文“用”的写作目的,努力提高应用文语言的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应用文语言的表现力呢?    一、熟练掌握应用文的惯用语    应用文的特点之一是格式的“程式性”。实际上应用文程式性的特点,不仅体现在格式方面,而且在语言使用上同样如此。从宏观上讲,常见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