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卫校生命教育的若干思考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当今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出发,从中职生个体心理、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浅析导致学生漠视生命的因素,提出中职卫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生命教育;因素;中职卫校
  
  近年来,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自杀他杀事件时有发生。从著名的云南大学马家爵残忍杀害4位同窗好友,到06年广东药学院大四男生跳楼自杀并砸死大二女生,再到今年雷州二中杀人事件和中山大学女生跳楼自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一个个转瞬而逝的生命,在震惊、疑惑和痛惜之外,不能不追根溯源,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这些原本风华正茂的学生们为何如此漠视生命?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青春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鲜活和坚韧?作为传道授业、培德育才的学校,如何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让这些漠视与残害生命的现象不再发生?
  
  1 中职卫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自1968年被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到21世纪的今天,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开展起来。台湾地区是中国生命教育的先驱,内地以上海和辽宁开展较早。近年来由于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的发生,生命教育在高校地区被逐渐意识并得到关注,但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却鲜有所闻。据周利华的一份对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生命意识态度和生命价值认识明显差于高职生。陈红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当前职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比較淡薄,挫折承受能力较差,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健康教育环节非常薄弱。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中职生个体心理因素。众所周知,职校的学生来源多数是“差生”云集,大部分为考不上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他们的成绩一般较差,学习行为和表现不尽如人意。到卫校后对学习不感兴趣,迷于网吧、嗜好烟酒、赌博、盗窃、逃学、早恋和打架斗殴等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在面对挫折时悲观失望,缺乏正确的解决方式,错误地选择摧残生命以释放内心的压抑、寻求解脱。
  其次是家庭环境因素。我们熟知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由于亲子沟通缺乏而导致家庭生命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如单亲、离异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等,因经济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而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因不良刺激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后是社会和学校因素。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攀比风盛行,社会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社会媒体如影视上的脱离实际的对死亡的宣传,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刺激,造成心理扭曲,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虽不象大学重成绩轻综合素质那么严重,但侧重技能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这种学校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中职卫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
  
  中职卫校应该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关措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关注。
  2.1 一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在学校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是老师,对学生各方面有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言行身教,生命教育同样不例外。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言估。所以,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是生命教育的前提。
  学校领导要重视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不断提升教师和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和育人能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教师为人师表,表现出高尚的生命情怀,特别要努力创造人性化的环境氛围,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高贵的思想和情怀影响和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要自己珍爱生命,先自爱后博爱并且充分体现教育的爱,有学者认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品质是心中有爱、热情和温暖。这些素质比教师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生命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是针对教师的。试想,如果老师或者班主任是无爱的、冷漠的、厌教的,那么如何作为一盏明灯去照亮学生指引学生?
  2.2 结合学校特点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目前无论在中职学校还是高校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都非常少,多以学生选修为主。要确保生命教育有效实施,必须重视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这是生命教育开展的根本措施。“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我们是医学学校,更要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人“从何而来,因何而去,为何而活”。
  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生命很美丽,但也很脆弱。让学生学会在人生痛苦、低谷和惨淡时能够正确坦然面对,从而拥有科学的生命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其次,要选定合适的教材,并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理解感悟的程度划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也可组织本校老师自己编写即采用校本教材。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用要体现生死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
  2.3 在现有的医学课程和实验活动中广泛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学校的专业特点可使我们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内容。我们可将生命教育理念武装到老师,然后由教师渗透到现有的医学课程和实验实训活动中来。通过现有课程和实验实训活动渗透生命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有效形式。比如在上妇产科课程时,通过观看精子卵子的受孕过程及产妇惊险的产育过程电教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通过解剖课观看尸体解剖,让学生直面死亡,感悟生命之脆弱,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定时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讲座,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等,并积极组织家长共同参与,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生命教育无处不在,生命教育无孔不入。学校联合家长并督促社会给学生灌输生命教育,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珍惜生命,健康成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俗语常说:“宁为鸡口,莫为牛后。”人们常在意最前面的和最后的。看名次如是、看成绩如是、看地理位置如是……甚至老师看待学生也如是——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成绩拔尖或严重落后的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人——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实际情况和经验而言,中等水平的学生不等于智力平庸。世界是在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也是如此。许多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都认为:“两头尖,中间大”的班级只
期刊
[摘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关键词]主动;积极;相互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新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分层递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会知识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1 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    课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更好的制度保证,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增长的表象,行政计划配置资源或政府主导型才是问题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核心问题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体制性障碍;制度创新;服务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实施行动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合作学习积极互赖、奖赏互赖、合作互学、合作互教的原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有效开展“一帮一”合作学习帮扶活动解决学困生和学生偏科问题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一帮一;合作学习;潜在教学资源;学困生和学生偏科问题;校本研究    近年来,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教师成为研究者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通过校兴科研、教
期刊
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再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主题设计导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
期刊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高中一年级新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课。    1 理论依据    以辩论赛为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  1.1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
期刊
[摘要]说服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思想交流互动,解决认知与行为的问题,它以教育者传播一定的信息为开端,而以引起教育者相应的心理变化或反应为目的。其中说服效果达到最优的核心因素包括说服者的说服能力、说服对象的自主性和说服内容的真理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原理    1 说服在运用过程中的矛盾及困难    1.1 说服者在运用说服时自身面临的问题。①对问题的本质不能有一个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它反应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熟记,课外阅读的积累,写作的实践,老师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本;广泛阅读;实践    英文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只要勤奋学习英语语言,勤于英文写作实践,人人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优秀的英文短文。    1 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    中学英语课本内容均属精读内容,学生应把课本中的知识学
期刊
[摘要]如何加强对教学督导的管理,为教学督导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教学督导;监控主体;作用    2007年,国家教育部就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问题,连续下发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对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地方新建本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新状况的不断出现,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为重要。海南旅游业正面临着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海南旅游管理人才的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海南省;旅游;管理人才;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概述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