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尝试了“自学——辅导”模式,即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以“三动”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启迪思维;参与意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及课的所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与教材的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只有教学结构合理,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为此,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改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尝试了“自学——辅导”模式,即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以“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开动大脑,启迪学生思维
  (1)善于思维启发。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在发现问题、引起注意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讲到菲力普夫妇一家人都急切盼望于勒归来,而这时,作者却宕开一笔,安排了去麦折赛旅游的情节,这时教师可指出疑问:作者此时安排这样的情节,用意何在?学生绝大部分脱口而出:这样就可以见到于勒,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再问:急切盼望——愉快旅行——碰见于勒怒骂。这样急、缓、急的情节安排,构成了文章结构的什么特点?这样降低难度的思维启发,很容易使学生想到了情节的“波澜起伏”“吸引读者”。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了学生,活跃了思维,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采用形象直观手段,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诱导他们认真分析、积极思考,把思维引向深化,便于学生理解。《中国石拱桥》时,讲到石拱桥的外形特点,如长龙饮涧,又似长虹卧波。在拱的肩上有两个小拱,不但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还可以增加水量。虽然这样的语言已经很形象了,但如果配以《中国石拱桥》的插图,那么所有的关于石拱桥外形的描述都变得直观可视,就不用再多解释了。
  (3)巧用课后题,启发学生思维。课后的许多练习题,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解决难点而设计的。我常常把这些练习题用于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曹刿论战》一课,有这样一道课后题: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着眼:战前准备;有利的反击时机;有利的追击时机。让学生带着这样三方面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思想,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最后由老师做总结:战前准备——取信于民;有利的反击时机——彼竭我盈;有利的追击时机——辙乱旗靡。那么曹刿的“远谋”则表现在战前准备取信于民上,在战争中能准确把握反击时机和追击时机,这样利用这个课后题解决了这一课的重点,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实是一举两得。
  (4)抓住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启发学生思维。在语文知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连贯的,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加以联系、总结,可帮助学生记忆理解,从而提高课程效率。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中,解释“序”这一字意——它为古文的一种文体,具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为劝勉赞扬之词。为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教师可以联系所学过的文体,如“说”“铭”“表”“记”等。然后可让学生举出例文,并谈谈这几种文体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联系对比,学生不但对“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也系统化了。
  二、开展活动,提高表达水平
  (1)动口提问。提问可以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学生间互相提问,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要求学生把要说的问题向听众表达清楚,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例如,讲《故乡》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①《故乡》中的“我”是鲁迅自己吗?②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为什么中年闰土却变得麻木不仁?③《故乡》中谈到的新生活是怎样的生活?④这种新生活能实现吗?我们把班级学生划分6人一组,编序并选出组长,以各种资料为参考,各小组间进行挑战性提问,在提问过程中,显示了浓郁的学习气氛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2)动口演讲。在教学中多举行演讲会、朗读会、辩论会,如讲过议论文后,笔者出了两个题目:①环境造就人才;②勤奋造就人才。分作正反两面,先让学生选择题目写,总结好论点,准备好论据。然后,将学生分做正方和反方,各派代表三人辩论,以三个代表为主辩,下面同学可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有激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辩得有理有据,不仅语言流利,还绘声绘色,使学生的口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亲身表演。结合中学生易动好奇的特点,寓乐于教学之中,表演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白毛女》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旧中国封建地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农民在苦难深重的生活中挣扎,认识地主阶级自私贪婪、凶残、狡诈的本质。我们让学生分角色到讲台上进行戏剧表演,主要表演逼债一场:选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再选一个同学进行旁白,这三个人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表演,既锻炼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也给台下的同学带来了欢乐和知识。这样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放开搞活,训练动手能力
  (1)动手写日记。语文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写作,写作光停留在看别人的好文章,记别人的好语言上,远远不够,必须自己动手去写,而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写作的机会。例如,期中考试过后,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几句话: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要耕耘就有收获,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请记下你期中后的思索。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期中后的心理和想法。
  (2)动手出题。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在进行章节性复习时,建议让学生参与出题,教师限定范围,说要求,以评论的办法,鼓励学生勤出题,出好题,然后对换做题、批改,经教师审阅评比后,全班按顺序不同,分发卷子考试,最后交于出卷人手,进行批改。并且学生出题前教师先分析试卷的结构,要求学生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应用。第二,阅读分析题,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体裁入手;第三,古文阅读(包括诗词赏析);第四,作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能自觉去找题、选题、做题、改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教师认真地教,也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光有“教”的积极性,没有“学”的主动性,常常是徒劳无功,或事倍功半。总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参 考 文 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处处有语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适当运用可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澄海素有“灯谜之乡”的美誉,灯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学生耳濡目染,时灯谜也很感兴趣。语文教学与灯谜学习有不少共通之处,引用恰当,定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关键词:民族优秀文化;灯谜;有机结合;陶冶情趣;亦庄亦谐;激活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够使日常枯燥生硬的教学模式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推动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对一堂好课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创设各种导入情境,设计贴近本课教学内
“我们越来越知道让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知道为什么让孩子阅读。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理解阅读的意义。这就忽视、蔑视了阅读的价值。其实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我们种一颗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做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
[摘 要]    类比思维一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思维。它能让学生通过对A知识内容的学习进而激发出对B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让学生猜想与发现结论,从而帮助寻找解题思路。  [关键词]    类比思维;联想;双曲线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以来,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诸如逆向思维、归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思维等。基于高中数
王艺涵,辽宁沈阳人,2009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两年后,王艺涵选择赴美发展,从实习的夜班校对、记者,到成为美国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的市民版撰稿人。  前不久,王艺涵回国探亲休假时,笔者有幸采访了她,听她亲口讲述在大洋彼岸奋斗打拼的日日夜夜……  严师出高徒  尽管在国内时,我有两年多的媒体从业经历,可等到了美国,却不得不从一名实习生干起。《每日南城报》虽然只是芝加
摘 要:在认真分析2012年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燃烧与灭火》教学重难点,从实验活动设计、课堂气氛调节、教学资源整合以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设计分引入新课、燃烧的三要素、燃烧条件的深化理解和应用、灭火原理及方法和多元化开放性作业五个部分。  关键词:燃烧;灭火;课程资源;开放性;科学写作  一、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2012年修订人教版九年
摘 要:本文基于对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构成的理论分析和武汉技师学院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初步总结了实施“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生产型实训以及“学生 企业”双本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开展这一探索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职业能力构成 “学生 企业”双本位 生产型实训  以前,“八级工”(1956年制定、后经过修订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中,八级工是最高级)是我们崇拜的对象,车间里师
一、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由浅入深的活动中探究、感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并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内容由“交通连着你我他”、“惊人的交通发展”、“怎能忘记他们”、“交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但是,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方法和技巧,词语理解模糊,进而直接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象,须从改进课堂教学、扎实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入手。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掘词语教学的魅力,从词语特点、文章内容、学生年段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加强词语理解和运用,有效激活,使词语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    一、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刚刚结束,我们也开始揭开语文试题神秘的面纱。作为测试的第一科,语文有稳定考生心理的作用,因而命题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变化,难度会适中。这套试卷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试题与课本联系紧密,突显课本重点。试题中涉及的课本课文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劝学》《登高》《鸿门宴》。这几篇文章都是平时教学的重点,一共23分,相信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对于这23分的题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