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检验在医院规范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即时检验发展迅速,不仅开展科室越来越广泛,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方便了诊疗与急救,也给即时检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明确要求,医院所有的检验项目应纳入检验科的管理中,这与即时检验管理产生了交织,需要思考如何协同与统一。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医共体的出现,即时检验管理上出现了新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新思路。笔者通过不断实践及与兄弟医院交流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一并总结和探讨,供同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频发性透析中低血压(IDH)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该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连续监测6个月的IDH发生情况,据IDH发生率是否≥20%分为频发组(31例)和非频发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透析前后血压、透析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频发性IDH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OR=2.370,P=0.001)和平均UFV(OR=7.240,P=0.003)是频发性IDH的危险因素,HGB(O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儿217例,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居住地、住院期间是否伴有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年龄≤3岁、伴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使用≥2周是肺部感染继发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年龄≤3岁、伴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使用≥2周可显著增加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继发腹泻的风险。
近年来,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各项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有力推动了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文章阐述了盐城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成效、做法、思考,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目的 观察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该院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女童42例,采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
缺血型J波发生于冠状动脉因阻塞性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出现J波或原先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属于心肌缺血时的一种超急性期改变。Ⅰ型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表现为ST-T呈下斜形改变,J波抬高振幅≥2mm,T波呈负向,二者的心电图表现有相似之处。我院曾收治心电图表现类似于Brugada样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通过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及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指涉及16号染色体短臂1区1带2亚带上不同大小片段的缺失。它的特点是智力障碍、先天发育异常、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ASDs)、语言障碍,20%的受影响个体出现癫痫。该病罕见,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漏诊和误诊。笔者曾诊治糖尿病患者1例,考虑与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本文结合文献对该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的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简单,可为患者提供较安全、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给药途径,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1]。但置管后导管维护的时间和技术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及导管留置的时长[2]。目前,维护患者不断增多,维护要求也不断提高,常规的PICC导管头端用胶布固定,导致大量黏胶残留。我科应用保鲜膜保护PICC带管患者治疗间歇期间的外露导管,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选取抗菌保鲜膜,膜中含有挥发性杀菌物质,如无机抗菌剂、有机合成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等。
目的调查桐乡市某中学一起结核病聚集性暴发疫情,探索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胸部X线、痰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接触者进行筛查,并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结果共发现结核病5例,班级罹患率为5.4%(5/92),教职工中未发现病例。接触者中PPD筛查阳性率25.5%,强阳性率8.7%(其中预防性服药拒绝率21.2%)。密切接触者PPD筛查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一般接触者。结论就诊延迟,校医未掌握发病情况是这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在
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心电图胸前导联ST-T段特征性改变和冠状动脉(冠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高为特点,这类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易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预后较差。为减轻心肌梗死程度,通常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有心绞痛反复发作,甚至心肌梗死复发。为此,本文报道Wellens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预后较好2例,旨在为临床治疗Wellens综合征提供参考。
蒺藜又名白蒺藜、刺蒺藜、杜蒺藜等,为蒺藜科植物蒺藜和大花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生长于全球温带的沙地、荒地、山坡、田野、路旁、河边草丛及居民点附近。我国各地均有,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等地。8-9月果实由绿变黄白色时割取全株,晒几天后脱粒,再将果实晒干。大花蒺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滨沙滩或荒地上,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蒺藜入药取颗粒均匀、饱满坚实、颜色灰白者去刺生用或炒制(取净蒺藜,炒至微黄色,碾去刺)或盐制(取去刺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晒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