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taide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班主任担负着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的双重责任。这要求班主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班级管理的方法,以资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一、班主任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中热爱教育事业,拥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爱学生,树立学生无小事的观念;为人师表,树立身教重于言教和以身作则的意识;拥有专业素养,即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知识。
  二、全面了解学生是管理班级的第一步
  班主任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学生之间的凝聚力,需要班主任的培养和带动。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全面了解班級中的每一个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等等。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走到学生中去。班主任要多和各个任课教师交流,或者询问以前班主任。只有做到知己知彼,班主任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确立明确恰当的班级目标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订恰当的班级奋斗目标。目标是全体学生前进的动力,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成员才能形成一股凝聚力。班级目标一般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三种。
  1.近期目标。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上课遵守纪律,不交头接耳或者跟其他同学打闹;在学习上,积极主动,不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
  2.中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班集体,使他们可以形成自律精神,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3.远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重视班集体的核心——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班干部可以将班主任的意图传达给学生。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对于班级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班主任要选拔班级中乐于为学生服务、积极主动、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法。有意向的学生可以上台演讲,然后全体学生进行投票,将权利下放到学生的手中。班干部团队建立以后,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将班干部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
  1.严格要求班干部。班干部首先是普通的学生,不能让他们产生优越感。应该让班干部懂得与其他同学之间不存在命令与服从,治理和被治理的关系。班干部如果犯错误,班主任的惩罚应更严厉。
  2.对班干部进行耐心引导。班主任一方面要善于长善救失,对班干部进行耐心地培养;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班干部去做,以培养他们的管理和执行能力。
  3.实行轮岗制。注意要使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领导和被领导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创建班级文化
  1.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环境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在班级中设计合适的标语、墙报、学习园地、光荣榜等,使教室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最优质的环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要坚持民主平等。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处理好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全班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3.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熏陶作用。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个成员都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班主任可以将榜样示范作为培养班风的重要方法。一方面,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班级中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公开表扬,进行奖励,让其他学生学习。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人际关系的主导者。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班级管理需要方法,也需要智慧。只有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7-259.
  [2]崔立杰.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文信息,2014(12):10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