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24-01
  
  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传承。然而,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仍存在着低效现状,广大中学生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无用武之地。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对文言文的兴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文言文的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来分析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对策。
  一、我校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一般,学习文言文极为被动和功利,是为考试所学,为分数所迫,根本没有主动性和兴趣可言。此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感觉“腻味”,厌“学”甚至厌“看”。
  二、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时空跨越大,与我们现在通用的白话文在语法结构和文字组织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存在着明显的感知障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课堂上,老师总是怕学生不理解,于是字字落实,逐句翻译,文言文教学总是“读”“译”“背”“默”这老一套。这种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甚至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名篇的反感、抵制。
  四、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情况不好,面对陌生的文言文,有些学生直接选择放弃,很少有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来解决疑难问题,这说明学生在使用工具书方面形成的习惯和能力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并不一致。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项羽本纪》时,开始先播放了一段《霸王别姬》的昆曲,一下子就能拉近学生与这篇文章的时空距离,而且项羽悲歌的形象感染了学生,使之对文章内容产生期待心理;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兰亭的环境美,语言美,书法美,声画同步的放映不仅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再比如,学完《屈原列传》以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司马迁和屈原相遇了,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结果学生兴致盎然地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言论。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要把握一个字“活”,活则生趣,趣则生爱。学生一旦喜欢上了文言文,又何愁教不好、学不好呢?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喝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一直在教育界流传着,但是,我觉得老师的作用不是要装多少水,而是告诉学生水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怎么可以喝到更多的水?老师是起指导作用,告诉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对不同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类、整理,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能触类旁通。第一,在词法上,要求学生注意一些经常遇到的文言现象。比如在实词方面,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的归纳,通过比较“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蔺相如固止之”这三句话中的“固”,学生就有了“固”字在古文中可以有“本来”、“使……牢固”、“坚持”这几种解释的概念。第二,在句法上,句式的把握和梳理同样重要,我们尤其需要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即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式特点。第三,在翻译时,遵循着“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的原则,如翻译“夫六国与秦皆诸侯”时,“夫”发语词可以删去,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乎?”时,要把文言句中的倒装句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成为学生日后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加强文言文的诵读,让学生领悟文言文的内涵
  诵读法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加深对文言文的语意理解,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例如,教《刺客列传》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以凄婉与慷慨的语调读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会苍凉悲壮的壮别气氛,再以昂扬急促的语速读出“廷刺秦王”的一段文字,不用过多分析,学生就能从朗读中感受到那种生死搏斗的场面,勾画出荆轲的英勇形象。
  教师在课堂上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把文章中的风骨神韵,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
  四.指导学生做好课后积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虚词,并了解它的多层含义,掌握了规律的基础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课外自读《古文读本》中比如《氓》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段标注出,根据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以及相关资料尝试自己解决疑问,并根据课后练习进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枯燥的文言灵动起来,教会他们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使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17-01     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物理、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活动,具有抽象性,因此创造性思维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正如沈湘教授指出的那样:“歌唱发生不是力气活儿,光凭劲儿是唱不好的。”可见,创造性思维不仅体现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中,而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对作品的二度创造性上。它
摘 要:工程图学中画图和读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空间想象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系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工程图学 画图 读图 空间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18-01      工程图学是机械类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学好这门课就必须完成画图与读图这两个重要的任务,而画图和读图都离不开空间想象,离不开对空间形
以改良培肥土壤、提高生产力为目标,在山东省东营市轻度盐碱地上开展增施有机肥、生物炭及土壤调理剂对大豆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探索轻度盐碱地大豆提质增效的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19-01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的动力,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兴亡的大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任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22-01     观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作文个性化缺失的现象。如何回归学生作文个性化?如何写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我觉得追求写作的陌生化,不失为培养学生写作创新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变麻木为敏感,在体验中感受“陌生”  社会日新月异,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生活理应绚丽多姿,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写出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20-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美,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