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投资时钟”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菲特说:当你看到知更鸟的时候,春天已经结束了。“投资时钟”能否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
  投资是一种在“贪婪”与“恐惧”间寻找平衡的游戏。
  2004年,美林发布《投资时钟(Investment Clock)》研究报告,表明繁荣和衰退的不同经济时段内,不同的投资品种表现差异较大。
  眼下,各个机构和专家学者纷纷预测全球经济在2009年将逐渐复苏,通货膨胀压力也随之而来。此时,趁机利用一下“投资时钟”正当时。
  
  “投资时钟”是什么?
  
  美林的“投资时钟”是一种将经济周期与资产和行业轮动联系起来的方法。它将经济周期划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每个阶段都对应着某一特定资产类别,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
  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停滞,通胀率下降,企业赢利微弱并且实际收益率下降。央行削减利率以刺激经济,导致收益率曲线急剧下行。此时,债券是最佳选择。
  在复苏阶段,舒缓的政策使得GDP增长率加速,并处于潜能之上,通胀率继续下降,企业盈利大幅上升。中央银行仍保持宽松政策。这个阶段是股权投资者的“黄金时期”,股票是最佳选择。
  在过热阶段,企业生产能力增长减慢,通胀抬头,GDP增长率仍处于潜能之上。央行会采取加息措施。收益率曲线上行并变得平缓,债券表现低迷。而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取决于强劲的利润增长与估值评级不断下降的权衡比较。此时,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
  在滞胀阶段,GDP的增长率降到潜能之下,但通胀却继续上升。产量下滑,企业为保持盈利而提高产品价格,导致工资一价格螺旋式上涨。只有等通胀过了顶峰,央行才能放松货币,这就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回暖步伐。股票表现也非常糟糕。此时,现金是最佳选择。
  “投资时钟”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2005年第四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是经济复苏阶段,通胀温和上行。A股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牛市,上证指数从1000点上涨到接近4000点。
  2007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是经济过热阶段,经济增长和通胀均在高位。此时大宗商品表现最强,原油价格不断上行,在2008年的滞胀阶段,甚至创下147美元/桶的历史纪录。虽然股票在2007年第三季度仍上演了“最后的疯狂”,达到牛市的顶部,但已脱离理性,并在2007年10月创造历史高点后掉头向下。
  2008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是滞胀阶段,当时有“现金为王”的说法,企业纷纷收缩生产规模,变现获取现金流。
  2008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是经济衰退阶段,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降息。从2008年8月开始,债券大幅上涨,各类债券指数直线向上拉升。
  也就是说,2008年,人们未来得及庆贺繁荣时,竟发现“投资时钟”走人了“经济收缩”的寒冷深夜。全球股市大跌,资金不仅撤出股市,也急忙撤出商品市场,油价紧跟着大幅下滑。2008年是世界经济增长由盛转衰、由升转降的一年,也是充满惊心动魄和多灾多难的一年。
  
  “投资时钟”的复杂之处
  
  “投资时钟”的复杂之处在于,每一个周期“时钟”的转动速度不同,因为每一次泡沫的形成原因不同,政府也会做反周期干预。比如,本轮经济危机是由房地产泡沫造成的,上一个周期的泡沫是由互联网造成的。同时,宏观政策是否有效,也会影响“时钟”的速度。例如美联储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连续降息11次,宽松货币政策抵消了企业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后的不利环境,让“时钟”尽快走向繁荣。
  “投资时钟”并不能准确预测经济周期的“拐点”,并且,各类资产交接的“拐点”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经济过热阶段,股票仍然延续上涨的惯性,并形成牛市顶部。在2008年第一、二季度的滞胀阶段,虽然现金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但大宗商品的表现也较好。所以,找出驱动“时钟”转动的关键因素,才能判断选择何种资产做投资。但现实往往如巴菲特所言:当你看到知更鸟的时候,春天已经结束了。
  “投资时钟”所具有的价值,并非抄底,但它可以帮助投资者看清大的趋势、市场所处的阶段和下一个阶段会转向什么状态。
  50年前美国经济处于低迷阶段,随后经济向上运行,美联储利率跟随上涨,通货膨胀率也随之上涨,走向顶端,25年后下降,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意味着大约25年左右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循环圈。如果理论成立,我们现在可能刚好孕育在循环圈的底部。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个循环圈可能会缩短。从研究角度来看,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率或者利率,可能都处于长久的历史低点。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很有可能以美联储利率转折期为准带动全世界的转折,而金融市场稳定的标志之一就是美元开始走弱。
  从循环圈来讲,目前已经经过从经济衰退走向通货紧缩这个阶段,开始从通缩走向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只要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出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两个指标,即CP14%、GDP8%。这说明3个问题:第一,政府将大力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保证CPI接近4%;第二,未来利率的降幅空间不大;第三,今年第三、四季度中国很可能迅速步入微高通胀时期,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因为产能消化过程中,资金必然会走向股市、房市。
  
  依据“投资时钟”配置资产
  
  在中国运用“投资时钟”,一定要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
  易方达沪深300拟任基金经理林飞表示,基于GDP、内需、出口等数据的好转,国内经济正在加速复苏,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这是对股票市场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国泰君安发现在复苏阶段,表现较好的是能源、金融、可选消费。表现较差的是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科技类的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板块在复苏阶段并没有很好的表现。
  在中国,大宗商品的投资渠道有限,如果进入过热阶段,往往会表现出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如果经济陷入到滞胀阶段,政策会加以干预,市场预期会产生新的博弈,此时还要考虑政策因素。
  2009年,顺着“投资时钟”向前看,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权益类的资产——股票上。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经济大循环的时候,第一波上涨的基本都是跟业绩没关系的,比如今年股市上涨的第一波都是跟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密切相关的,是水泥股、铁路股大涨。紧接着跟经济恢复有关的就是电力、能源、有色金属,所以越是能源资源未来越具有潜力。
  如果能够用更为宏观或长期的视角来看待“投资时钟”,而不是有意或无意的将其扭曲为一种“实时的交易策略”,那么投资者将更理解行业投资属性。
  了解“投资时钟”的周期后,聪明的投资人总会先买先卖,先卖降低市场大跌的风险,要知道少赚并没有亏损那么痛苦。先买的风险是时间成本,不过却要耐心地等待。
其他文献
饰金实物淡季接近尾声,股市暴跌降低风险偏好,通胀担忧力挺黄金价值,银行黄金理财产品正在步入成熟秋季。    黄金,贵为五金之首,自古以来就是财富与尊贵的象征。“金榜题名”、“金屋藏娇”、“金玉满堂”,从这些成语中可以窥见古代人对于金的崇尚——几乎名誉、地位、财富,当然,还有美人,都与“金”脱不了干系。而储金,似乎也是中国人的习惯,从大贪官和珅巨额家产中多达上亿两的黄金,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结婚大搞
期刊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勤奋的他每年要走访500多家公司。他把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比作“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1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2只。  很多人认为,要在资本市场中成为大赢家,必须有很高的天赋才行。彼得·林奇这位投资奇才却说了与大发明家爱迪生类似的话:“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彼得·林奇曾连续13年战胜市场、年平均复合收益
期刊
银保业务竞争激烈,“黑马”频出,却大多只是昙花一现,后劲不足。    银保业务向来是保险公司争锋之地,不仅中国人寿、平安人寿这样的险企“大佬”热衷于这项业务,新华人寿、泰康人寿这些银保大户也不甘示弱。一如迭爆冷门的法网,银保市场同样注定是“黑马”的温床。今年上半年,“黑马”的偶然闪现,给银保竞争大戏增色不少。  1月,国华人寿银保保费2.6亿元,几乎追平银保大户新华人寿。国华人寿虽然成立还不足两年
期刊
如果你看好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你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从而决定要投资于中国的证券市场,那么,你会面临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买什么好呢?  第二,什么时间买人对?什么时间卖出正确呢?  前一个问题是“选股”,后一个问题是“择时”。这两个问题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面临的问题,也是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苦恼的问题。汗牛充栋的投资指南书籍,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两个问题;无数穷其才智的专业投资者,
期刊
理财产品  某保险公司护身符定期寿险  案例:刘先生,现年36岁,公司职员,月薪1万元,妻子32岁,月薪3000元,孩子正上幼儿园,每月还房贷3500元。刘先生给自己投保了某保险公司护身符定期寿险保险计划,每年缴纳保费5100元,缴费20年,保险期限20年。  保险责任为:被保险人若在保险期间内身故,保险公司给付身故保险金100万元子受益人;若被保险人发生残疾,保险公司根据残疾程度按相应比例×50
期刊
电话车险逐渐升温,保监会又连推3个规定规范车险中介市场,车险中介生存空间被挤压。    近日,记者在与保险中介公司人员聊天时感受到,很多公司都叫苦不迭。有的口口声声说越来越不赚钱,有的无奈地表示没有生意做,有的甚至关门了事。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34591家,比上季度末减少2043家。随着电话车险新渠道的推广,传统保险中介经营困局日益凸显,一些中小保险中介机构纷
期刊
股神股盲相逢,必演出如下精彩剧目。  2007年7月,已经66岁的老张,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股市赚到了钱,也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没过多久,他的账户总资产就增加了60%,于是他又增加资金投入。但好景不长,他的财富开始缩水,到2008年,以至于本金损失过半。  他搞不明白股市为什么会这样反复无常,于是他把证券卡交给了一位自称有18年股龄的老朋友,让人家代炒,但截至2009年7月,他仍然没有扳回本钱。  看
期刊
理财案例  李先生31岁,在一家国企工作,公积金、社保都有,年收入16万左右;爱人27岁,做教育培训工作,小孩儿还有2个月出生。  夫妻二人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房产,现在市值80万元左右,按揭贷款32万元,15年期。目前,通过每月等额还款的方式已还了一年多。另有外债10万元,以及6000元助学贷款在还(20lO年还清)。  家庭有固定存款5万元,活期存款2.5万元。  家庭每月生活费支出1500元左
期刊
目前货币政策开始微调,但保增长仍是主基调,经济的增长趋势、物价回升、  工业企业盈利改善这三个支持资本市场的基本因素不会改变。  中央高层多次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一揽子计划’,特别要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我们认为年内这一基调不会改变,主要原因是目前经济仅仅处于复苏阶段,还未过热。  从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看,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
期刊
不靠运气也不图侥幸,既要忌贪又要反恐,时刻遵守自己的正确投资理念和执行自己的投资纪律,这才是立于股市的不败基石。  眼下的股市如火如荼,与半年前真有天壤之别。回首沪市大盘从6000多点的巅峰跌落到2000点之下,下跌幅度接近70%的股指只能用“飞流直下”来形容,不少投资者也因此陷入极度的沮丧与迷茫。  想当初在5000点之上时,部分新股民开始憧憬“万点不是梦”,沉醉于如火如荼的股市行隋和快速致富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