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本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hj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的职业素养对于警务执法规范与执法形象有着紧密的关联,其培育离不开专业的警察职业教育与训练支持.随着现代警察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公安感知网、在线教学、智慧教室、BIM三维模拟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正加速推动着公安监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海公安监管专业以现代智慧教学技术为支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更好地实现素质本位的公安监管人才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基于系统基模理论,将创新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置于同一个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基模,以揭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放缓及延迟问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消除负反馈环主体要素制约因子的影响.通过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构建基于创新素养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路径,解决生态系统有效运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高校双创文化培育、企业技术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支撑引导、原生家庭、校企合作双创实践平台等要素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及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创造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平台型”模式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行业平台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分别从“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中文+电力+国别”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1+1+X”“三证融通”境外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境外办学“六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期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游戏化学习作为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转换游戏理论聚焦人、内容、情境三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能够发展学习者基于学科知识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转换游戏理论,设计游戏化课程,并从情感维度的心流体验角度检验教学效果.结果 证实,基于转换游戏理论设计的情境游戏,比口述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实验组的心流体验,其中在动机、挑战、专注、时间扭曲、内在赏酬5个心流体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反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研究为今后应用转换游戏设计中职课程,提升学习者理论学习效用提供借鉴.
职业过渡培训是退役军人安置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退役军人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英国,政府承担为退役军人提供培训服务的责任,是职业过渡培训的责任主体.作为社会中介组织,职业过渡伙伴凭借其独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退役军人职业过渡培训的供给主体,不仅缓解了英国因技能短缺而造成的社会失业问题,也帮助退役军人顺利实现“二次专业化”,充分利用了退役军人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贡献了人才.具体说来,英国职业过渡伙伴主要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协调管理与信息等服务,体现了职业过渡培训的公平性
职业教育合作是澜湄流域社会人文合作的内容,是为澜湄流域各领域合作提供跨文化复合应用人才的基本方式.职业教育合作为此被视为产能合作的基础,纳入澜湄流域合作的总体框架,成为深化澜湄流域社会人文交流的重要举措,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澜湄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人才需求,澜湄流域的职业教育合作面临整体规划缺失、需求与供给数据匮乏、合作机制重叠等挑战.亟需强化职业教育合作顶层设计,加快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和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多元参与机制,建立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供需数据库;打通流域大循环、优先培养产能合作
职业教育教材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推进职教改革的基本要素,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定好目标、定好思路、定好机制、定好保障、定好特色、定好规划六个方面对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应对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建立了基于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关联,成为职业学校工作本位学习的教学趋势.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主体、逻辑框架和主要特征的内涵分析,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项目为例,阐述行动导向教学在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应用,为相关专业及其他工作本位学习的课程实施提供借鉴.
通过确定关键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找准自身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基于科学性、导向性、客观性、可行性的原则,通过严格筛选,分门别类地确定了以职教资源、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为代表的6个一级评估指标,并由此拓展为20多个二级指标和40多个三级指标,再辅以科学的指标权重设置和评估方法,为对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进行有效评估进行了有效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高”最终落脚在人才培养规格高和院校办学质量高两个层面.实施的载体是教师、教材和教法,目标是对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促使其适应技术进步下的就业变迁.从“三教”改革的视角建构了“双高计划”落地实施模型,即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纽带,结构化团队为基础,工单式活页教材为重点,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联动机制.
为应对产业发展过快引起的产教失衡问题,德国“学习工厂”逐渐兴起,成为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德国在“学习工厂”建设过程中,树立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目标观、尊重学习规律的教学观以及行动导向的教育过程观.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明确面向智能工业发展的能力目标,实现从宏观运营到微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从产业需求转向学习需求,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将价值链管理和精益生产融入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从传统的校企单体合作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整合产教融合的各类资源;注重前瞻性设计,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