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样化手段 对初中语文课堂国学知识教学的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国学知识可谓是教学重中之重,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却很难以理解,在很多课堂上都普遍存在“教师讲得欢快,但学生听得痛苦”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与学习质量,本文对采用多样化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国学知识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關键词:多样化;初中语文;国学知识;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本及教学中国学知识都占据着相当的比重,而给予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指引,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国学的教学显得很有必要。但是国学知识大多是以精辟的言辞或者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初中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所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几个策略,认为应该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缩小时空间隔、引导学生自助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阐述。
  一、 趣味化教学——坚持寓教于乐,挖掘国学知识的乐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很多国学知识内容,其中有很多学生难于理解的文章,觉得学习的过程枯燥、痛苦,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认为难度太高不愿意学习,而且学习兴趣较低。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有必要在自身的教学方法上找突破点。教师应该逐渐打破以单纯讲授知识为支撑点的授课模式,将更多具有趣味的内容点引入进来,通过更多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学知识的乐趣所在。例如,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先在班内播放了王菲歌唱的经典歌曲《但愿人长久》,之后和学生介绍说:“古代很多的诗词其实都是能够用优美的音乐唱出来的,但是时至今日很多的编曲方法已经丢失了。然而我要播放的这首歌却将一首经典的词融入其中,让我们来听听吧。”听完后我问学生:“有人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吗?”学生回答:“但愿人长久。”我又问:“那歌词原本的词名叫什么谁知道?谁知道其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有的学生可以回答出来一部分,但是含糊其词,我便趁机开始带领学生细致研习了其中的内容。在最后的复习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内容的把握对其进行谱曲,可以创作全新的,也可以改编《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班内的氛围非常欢快,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学习国学知识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整体把握。
  二、 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科学技术,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
  文言文的语言与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令学生不能深入领会文章产生的含义以及其中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今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而且将科技与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好奇心,能够缩小因为时间流逝而导致的言语“代沟”,同时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这对教师展开教学活动过来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因素。例如,在学习《论语》时,我在课程开始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了一段“《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一视频片段。通过说明的讲解分析以及内容细致的描述拆讲,学生明白了《论语》的来源以及大致内容,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班内逐渐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了一部分平日里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之后我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又播放了《论语》朗诵比赛的视频,通过视频中声情并茂的演讲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催动了学生在课上认真的学习。
  三、 探究式教学——引导探究相结合,在问题中寻找答案
  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关键要素在各大校园内的教学课堂上被看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上也不例外。而且国学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可以触类旁通,认知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提升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在课上引导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进行探究,可以采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结合的模式来引爆学生的思维,并且在最后安排一个交流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见解碰撞中逐渐完善自身的思考角度与方法。例如,在学习《诗经》的节选内容《关雎》与《蒹葭》时,在上节课的结束时我便有意让学生针对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调查和自主学习,在课上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查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了讨论,之后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做了共享,同时学生也提出了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便与学生一起就问题继续了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经过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将两首诗的内容掌握到位,而且在其中还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和提升了合作能力与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 延伸式教学——学在课内用在课外,在活动中涵养文化
  我校初中语文组推行课堂改革,以核心素养和伦华教育6C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核心,在抓好课堂改革的同时,积极向课外延伸。我们先后开展汉语大讲堂、汉字书写大赛、现场文化作文大赛等国学活动,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继而发诸笔端,书己所感之深情,所悟之至理。依托学校读书节和圣诞迎新演出,近三年结合经典文化打造了三个意韵悠长,古韵飘香的大型原创剧目《印象济宁》《雅韵儒风》《古韵春秋》关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文化精神。学生在表演参与中共沐先贤遗风,同品文化醴醪。去年把《蒹葭》搬上舞台,通过配乐吟诵,舞蹈表演,演绎诗经艺术内涵。核心素养在育人实践中落地生根。语文教学由课内走向了课外,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宽度和广度。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授课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即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其创设出相关的学习情景与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对国学知识有浓厚学习兴趣和拥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学生。如此一来才能在提高语文课堂上国学知识的授课效率的同时,帮助学习培养起一定的国学知识底蕴。
  参考文献:
  [1]赵菊红.巧借多媒体,趣味读经典[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上),2015.
  [2]边兰华.初中文言文教学实施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4.
  作者简介:
  陈晓红,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孟子》一书中,他提倡的爱民保民的“仁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仁政爱民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孟子;仁政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涵义在不同的境况之下有不同的解释,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条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可以提高投资收
摘 要:高职教育在强调技能培养和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语文作为一门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爱国热忱的历史重任,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改革的使命。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提升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必然之举,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高职
摘 要:中职学校开展烹饪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烹饪技巧和专业化的知识,为社会培养烹饪专业人才。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要做好学生专业化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就业形势合理进行知识的讲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本文就以就业为导向的烹饪教育发展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烹饪
审美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古代诗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本文将对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内容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目的:研究自由基与大脑半球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利用SCT—6800CT机对114例脑出血病人的平扫观察与统计。结果:左侧大脑半球的脑出血比右侧多。结论:自由基的产生过多,脑内的
全纳教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中叶被正式提出后,在国际教育发展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最基本原则就是早期干预.研究以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为对象,在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特殊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农村非常态生源的学习状况,他们有的来自贫困家庭,有的来自单亲或是孤儿家庭,家庭背景、生活阅历与其他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强化对这一群体的学习技巧指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掌握学习技巧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非常态家庭;学生;学习技巧  一、 农村非常态生源学习状况分析  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笔者针对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教育效果对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不断地从中职教育实践出发,提升教学层面的有效性,十分关键。理论教学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组成部分,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考核层面入手,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实践,首先针对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层面的分析,其次从全面化考核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高效高中语文课堂就成为当前教师所面对的重要问题。高中高效语文课堂的成功构建,有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实现学生阅读习惯、写作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综合培养。基于此,本人在文中首先探讨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前提,然后通过素质教育目标及本人实际教学经验出发,讨论了高中高效语文的若干建设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我国广大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