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兴团天地新

来源 :当代兵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经营场地、员工宿舍都是团场提供的,十分感谢!今年,我们将扩大经营规模.”rn“企业的事就是团场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rn……rn室外寒风萧萧,会场内暖意融融.近日,三师四十四团企业家座谈会召开.企业家们感到,在四十四团投资放心、办事顺心、创业舒心.rn记者看到,无论是企业生产一线,还是项目施工现场,四十四团处处涌动着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潮.近年来,该团党委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以产兴团”的良好态势.
其他文献
春播在即,七师一二六团一连职工王新龙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托里县庙尔沟镇阿合开纳热村哈萨克族牧民朱马什家,看望朱马什和巴合提古丽夫妻俩.rn多少年来,王新龙始终牵挂着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兄弟朱马什一家.从春种到秋收,从牛羊药浴到对外销售,王新龙就像操心自家的事一样操心着朱马什家的事情,两家人也在你来我往中越走越亲.rn说起王新龙与朱马什的故事,还得从朱马什的两个孩子说起.2015年,朱马什的妻子巴合提古丽为了让两个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便带着他们走出大山,到一二六团租房上学.租住的房子,正好是王新龙家的.
期刊
1963年春节期间,我去老领导师景岳家拜年,后来,他拉我同去给王根僧处长拜年.在王根僧家,他聊起了在铁门关电站视察时看到的情况,谈到石河子各项建设应用水泥构件项目,是张仲瀚同志提出的设想.可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这个想法一直无法实现.
期刊
“开春了,要做好驱虫、口蹄疫防护等工作……”rn3月2日,八师石河子市驻一四二团六连“访惠聚”工作队邀请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焦中新来到六连养殖户于全军的家里,指导他科学喂养牲畜.rn工作队带专家来家里进行技术指导,对于于全军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饲养了 100多头牛,600余只羊,是连队的养殖大户,也是工作队的重点帮扶对象.
期刊
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好时节.rn在十四师二二四团,王建立夫妇和春天有个绿色的约定.19年来,他们和风沙赛跑,栽植新绿,守护绿色,见证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rn“没人比我们更有感触,植树造林真的太重要了.”王建立说.rn王建立54岁,今年是他来二二四团的第19年.在王建立的记忆里,到二二四团的第一天永远也忘不了.那时的二二四团,连棵草都看不见.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在这里可以活下去吗?”但是已经做了选择,王建立不允许自己退缩.
期刊
在十三师红星四场塔水河牧区,只要提起李慧的名字,这里的牧工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我们的好卡德(卡德,维吾尔语,意为干部).”rn李慧是红星四场党政办公室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负责党支部“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因此,她经常带领党支部成员深入塔水河牧区了解哈萨克族牧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期刊
晚冬,北方气温骤降,我外出培训,一个人住在20平方米的房间里,前两天还能适应,越往后越焦躁.影响心情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全天开着的电暖器,可能是操作不当,温度高低控制不好,忽冷忽热.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温暖的土火墙.rn小时候,连队里都是低矮的连排平房,每当冬季来临,人们除了提前在菜窖里储备好大白菜、萝 卜、土豆等一些过冬的蔬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当数砌火墙、盘炉灶了.火墙、炉灶是冬天屋里取暖的必备设施.
期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田园梦想.三师四十四团“90后”大学生宋坤鹏也有自己的田园梦:一片园林、一个鱼塘、一座小院……经过7年打拼,如今,他的梦想即将实现.rn农历新年前夕,记者随宋坤鹏来到四十四团二十连位于公路旁的一片田野里,走过一片芦苇滩,拐角处,只见一条排碱渠串起3个垂钓池;垂钓池旁边有一大片果园,果园里有300多只鹅在觅食;南面一段废弃的排碱渠依稀可见.
期刊
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出了家门便是平坦的柏油路,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到每家每户,新学校、乡卫生院、客运站、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走进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达里雅布依村,处处是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满是浓浓的文化气息.
期刊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阅读教学的全面创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从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的优势入手,对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全面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探索.
年后的几场雪,将十三师红星二场染得沁白.天刚蒙蒙亮,初升的太阳懒懒地晒向大地,笔者如约前去拜访老兵薛元生,听一听他们一家三代人“与青春有关的故事”.rn一rn青春里藏着许多音符,96岁的老兵薛元生说自己最重要的两个音符是:信仰和忠诚.rn薛元生是红星二场的第一批建设者之一,他的大半生都在这里度过.rn1952年年初,上级党委决定成立红星二场,并由原五师派出一支工作队,重点对居民地、公路、盐碱地等进行定桩、测量、划分,为后期建场工作打基础.工作队提了一个要求,“找个\'机灵点的带路人\'.”首长第一
期刊